政協要聞 參政議政 視察調研 提案工作 民主黨派 統戰新聞 熱點專題 地方政協 委員面對面 綜合報道 視聽新聞 政協論壇 圖片新聞 人民網首頁
人民網>>中國政協新聞網

全國政協副主席兼秘書長張慶黎:如何搞好調查研究

2014年02月07日08:35  來源:《中國政協》雜志

 【字號 打印 留言 論壇 網摘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全國政協副主席兼秘書長張慶黎(資料圖)

  就如何搞好調查研究,我結合自己的工作實踐談些認識和體會,與大家—起交流。

  調查研究至關重要

  從大的方面來講,重視和堅持調查研究,是辯証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認識論的重要內容,是掌握客觀情況、保証科學決策的基本前提。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對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作出了新的部署,也對開展調查研究提出新的課題和任務。加強調查研究,既有重要性,又有緊迫性。可以從這樣五個方面來理解。

  調查研究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不斷取得革命、建設、改革勝利的重要傳家寶。中國共產黨歷來十分重視調查研究工作。毛澤東同志曾反復強調,“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不調查不研究就不得了,就要亡國亡黨亡頭”,“民主革命階段,要進行調查研究,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階段,還是要進行調查研究,一萬年還是要進行調查研究工作。”鄧小平同志指出,離開了調查研究,任何天才的領導者也不可能進行正確領導。江澤民同志強調,盡管我們現在進行調查研究的對象、內容、手段、條件都發生了新的變化,但是調查研究在黨的決策工作和全部領導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僅絲毫沒有改變,而且顯得更為重要。胡錦濤同志指出,要堅持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深入一線,開展系統調查研究,了解真實情況,掌握工作主動權。黨的十八大以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把調查研究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更沒有決策權。這些重要思想都是指導我們開展調查研究工作的寶貴精神財富,需要認真學習領會。回顧中國共產黨九十多年的發展歷史,什麼時候重視調查研究,決策就符合實際,黨和國家的事業就順利發展﹔否則,就會導致決策失誤,黨和國家的事業就蒙受損失。可以說,中國共產黨正是憑著解剖麻雀、見微知著的深入調查研究,才把握了客觀情況變化、把握了歷史大勢、把握了時代發展方向和人民群眾期待,從而戰勝一系列艱難險阻,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走出了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成功之路。今天,我們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更是離不開調查研究這個重要傳家寶。

  調查研究是貫徹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必然要求。實事求是,是我們開展一切工作的思想指針。貫徹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最重要的一條就是摸清情況,深入實際,調查研究。在艱苦的革命戰爭年代,毛澤東同志曾歷時32天,步行700多公裡,實地考察湖南湘潭、湘鄉、衡山、醴陵、長沙等地農民運動情況,掌握大量第—手資料,寫出了《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為開展中國土地革命提供了重要理論和實踐基礎。改革開放初期,安徽小崗村推行包產到戶,增產幅度很大,鄧小平同志在深入了解情況的基礎上,積極支持並在全國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推動改革在農村率先開展,取得了積極成效。鄧小平同志后來說:“農村搞家庭聯產承包,這個發明權是農民的。農村改革中的好多東西,都是基層創造出來,我們把它拿來加工提高作為全國的指導。”面對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勢新任務,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強對重大問題的調查研究,提高全面深化改革決策科學性。實踐充分証明,調查研究是作決策、搞論証、干事業的重要基石,無論是以前還是現在和將來,都需要搞好調查研究。現在有些同志當了領導干部,認為決策能力自然就來了,不注重調查研究,不下去接地氣,作出的決策往往“離天近、離地遠”。這種干部被群眾形象地稱為“四拍干部”:接任務拍胸脯,做決策拍腦袋,干砸了拍屁股,作總結拍肩膀。這種現象嚴重背離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需要引起高度重視和警惕。當前,我國改革已經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越是重要改革措施出台,越需要深入調研、反復論証、多方權衡,力求做到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的檢驗。

  調查研究是堅持群眾路線的集中體現。黨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工作路線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主要任務是解決人民群眾在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隻有深入接觸群眾,深入開展調查研究,了解民情,反映民意,匯集民智,才能更好地為人民群眾辦實事、謀福祉。在這方面,老一輩革命家給我們樹立了很好的榜樣。1930年5月,毛澤東同志利用紅軍分散在贛南的尋烏和粵東北的平遠一帶做群眾工作的時機,進行了調查研究。毛澤東同志在尋烏調查找的是一部分中級干部,一部分下級干部,一個窮秀才,一個破了產的商會會長,一個在知縣衙門管錢糧的已經失了業的小官吏,並強調說,“他們就是我的可敬愛的先生,我給他們當學生是必須恭謹勤勞和採取同志態度的”。正是以“放下臭架子,甘當小學生”的精神,尋烏調查成為中國共產黨調查研究的典范。周恩來同志認為,調查研究不是一個簡單地下到基層和群眾中間獲得情況的過程,而是一個貼近群眾,密切黨群和干群關系,傾聽意見的過程。要了解真實情況,就要與老百姓平等相待。他還特別強調,領導干部不能搞特殊化,與群眾區別對待和隔離起來,要杜絕那種事先安排、前呼后擁的調研方式。當前,全黨正在深入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突出解決“四風”問題——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克服脫離群眾、脫離實際的問題。我們要以開展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大興調查研究之風,進一步密切聯系各界群眾,匯集民智、反映民願,切實把群眾路線貫徹到政協各項工作和活動之中,真正體現“人民政協為人民”的理念。

  調查研究是做好領導工作的基本條件。調查研究是一種方法,也是一門學科。社會學就專門設有調查研究這門課程。美國著名社會學家艾爾巴比,撰寫了《調查研究方法》、《社會研究方法》等著作,在國際上具有廣泛影響。對於領導干部來說,調查研究是科學決策的重要前提,是增長才干的重要方法,也是思想理論水平和工作水平的重要反映。領導干部必須堅持調查研究,善於調查研究,把調查研究作為搞好領導工作的一項基本功。當前,我國正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關鍵時期,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更加突出,前進道路上的困難風險增多。領導干部隻有開展深入扎實的調查研究,准確把握新形勢新情況新變化,不斷提高科學民主決策的能力和水平,才能有效應對各種風險和挑戰。

  調查研究是政協履行職能的基礎工作。早在1962年,時任全國政協主席的周恩來同志強調指出,“政協要多組織一些調查研究工作。要使我們的建設搞得更好,首先就要實地調查,才能知道實際情況,如實反映情況,才有具體材料、具體經驗可供討論和研究。”調查研究對於人民政協具有特殊的重要性,這從根本上來說是由人民政協的性質所決定的。人民政協是我國各黨派團體、各族各界人士協商議政的機構,不屬於國家權力機關,它不能靠發號施令履行職能,而主要是向黨和政府提供意見建議。人民政協發揮作用,不是靠說了算,而是靠說得對。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在調查研究上狠下功夫,切實提高建言獻策的水平,對黨政科學民主決策發揮參考作用。全國政協原副主席李維漢同志說得更形象,他說,不搞調查研究就沒有飯吃,進行批評、建議、監督、協商,要有點本錢才行,政協應該做—些調查研究工作。可以說,在政協沒有調查研究就沒有發言權,就沒有議政權,就沒有獻策權。政協委員作為政協履行職能的主體,有的是長期在中央和地方黨政部門領導崗位上工作的同志,有的是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有的是成就卓著的專家學者,還有的來自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具有較強的代表性和較大的社會影響,也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這些,都構成了政協人才薈萃、大家眾多的智力優勢,代表性強、聯系面廣的組織優勢,集思廣益、平等協商的民主優勢,地位超脫、角度客觀的位置優勢。政協理應充分發揮這種綜合優勢,不斷提高調查研究的質量和成效,圍繞經濟社會發展重大問題和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實際問題,多提有益決策、務實睿智的意見和建議,切實履行好各項職能。

(責編:曾偉、段欣毅)
新聞檢索:    
   中國政協
1、福建省政協委員建議 建立電子垃圾回收網
2、秘書長做了道“算術題”……
3、廣西政協全會熱議養老民生話題
4、習近平會見俄羅斯總統普京
5、傳統村落保護發展工作任重道遠
   中國工會
1、春運返程高峰遭遇雨雪天氣
2、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價更注重師德
3、長吉客專破解融雪裝置故障難題
4、槍殺中國留學生凶手被判終身監禁
5、【科教時評】大學辦產業要有約束邊界
   中國婦聯
1、習近平總書記給女大學生村官復信引熱議
   播客·視頻
改革需啃下“硬骨頭”改革需啃下“硬骨頭”
六大為何遠赴國外召開六大為何遠赴國外召開
   時政要聞
·中紀委廉政留言板開通5個月已回復網友留言500余件
·港媒:內地多省份為吸引游客爭造大佛(圖)
·江蘇高速公路免費政策首次因雨雪延長3小時(圖)
·去年全國供銷社利潤總額超300億元
·多地地鐵常態化安檢引輻射擔憂 記者調查稱安全
頻道精選
   人民日報重要言論庫
   重要理論

李君如:黨的先進性的具體體現
李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的法治意義
常修澤:自然壟斷性行業也可以引入競爭
糧食安全始終是頭等大事
俞可平:善治,打通幸福之路
程恩富:虛擬經濟並不創造真實財富
   時政資料
            ●習近平活動報道集
●李克強活動報道集  ●張德江活動報道集
●俞正聲活動報道集  ●劉雲山活動報道集
●王岐山活動報道集  ●張高麗活動報道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