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要聞 參政議政 視察調研 提案工作 民主黨派 統戰新聞 熱點專題 地方政協 委員面對面 綜合報道 視聽新聞 政協論壇 圖片新聞 人民網首頁
人民網>>中國政協新聞網

全國政協副主席兼秘書長張慶黎:如何搞好調查研究【2】

2014年02月07日08:35  來源:《中國政協》雜志

 【字號 打印 留言 論壇 網摘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調查研究重在提高成效和水平

  從實際情況來看,各方面的調查研究都很多,對科學民主決策、加強和改進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質量不高的調查研究也很多,表面上熱熱鬧鬧,但有價值的東西不多。我認為存在這些問題的原因主要有五個方面:一是沉不下去,摸不到第—手材料﹔二是了解的面太窄,沒有代表陛﹔三是了解的情況面上的多、典型的少,原則的多、具體的少,死的多、活的少,虛的多、實的少﹔四是重調查、輕研究﹔五是文字表達不出來,就像茶壺裡煮餃子,肚裡有貨倒不出來。我認為,解決好這些問題需要做到五個“—定要”。

  第一,准備一定要充分。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備工作,是搞好調查研究的重要基礎,直接關系到調查研究的質量和成效。要把各項准備工作做早做細做實,避免想起來才安排、拿著題目就下去的盲目調研。要制定好調研方案,包括為什麼調研、調研什麼、去哪裡調研、調研多大的面兒、用什麼方法調研等等﹔要組建好調研隊伍,形成有理論功底、有實踐經驗和有調研能力的人員相互配合的隊伍結構﹔要儲備好調研知識,圍繞調研內容,學習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搜集相關背景資料,力求對面上的基本情況、歷史的來龍去脈有比較全面的把握。比如,今年5月至6月,全國政協圍繞“推進人民政協協商民主建設”重大課題開展調查研究,收到很好的反響,取得一系列理論和實踐成果,事前周密精心的准備起到了重要作用。調研前,全國政協黨組進行認真研究,形成總體方案,成立了由俞正聲主席任組長的課題研究領導小組,並明確7個調研組由7位副主席帶隊分赴14個省區市,分別從人民政協協商民主的地位和作用、發展思路和基本原則、理論基礎和實踐基礎、制度、形式、協商主體能力、現狀和發展方向等方面進行深入調研。正是提前做足的這些功夫,為調研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確保了調研活動順利開展、取得實效。

  第二,選點一定要准確。調研的點選得准,了解的情況才全面,獲得的信息才客觀真實。我國地域廣闊,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城鄉、區域之間的情況差別比較大。在確定調研點時,要注重典型性與普遍性的統一,不僅要調查經濟發達的地方,也要調查相對落后的地方﹔不僅要調查城市,也要調查鄉村﹔不僅要調查工作做得好的地方,也要調查問題和矛盾比較多的地方。俞正聲主席曾講過一個他如何選取調研點的例子,很值得我們學習。他在湖北工作時,圍繞貫徹中央規范機關人員津補貼政策開展調研,分別選取了經濟狀況好的、中間的、差的四個縣,每個縣分別選取四個機關、四個事業單位、四個鄉鎮,然后用查賬的辦法弄清楚它們發放津補貼的具體情況。通過對不同點的摸底,掌握的情況比較全面客觀,為出台相關政策提供了重要依據。

  在開展調研中,還要注意安排調研和隨機調研相結合,也就是計劃內的和計劃外的雙管齊下。大家都有體會,現在實際工作中,還存在不少的“調演”、“約研”現象,提前踩點、看路線、作設計,看什麼、怎麼看、和誰談、談什麼都是事先安排好的,甚至調研報告的內容也早就出來了。這種調研實際上是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的具體表現,不僅起不到了解真實情況、解決實際問題的作用,有時甚至還會起負作用、反作用。要按照中央八項規定,進一步改進調研方式,不能光看事先准備的路線,應有“自選動作”,努力找准調研的切入點,善於從點與面的結合上,查找共同性問題,探求普遍性規律,透過現象看本質,有的放矢,對症下藥,切實提高調查研究科學化水平。

  第三,工作一定要扎實。“手中有糧,心中不慌”。搞好調查研究,首要任務是要全面掌握第—手翔實可靠的資料。做到這一點,工作就一定要扎實,在調研過程中處處做“有心人”、時時做“錄音機”,多層次、多方位、多渠道地收集捕捉各種信息資料,確保弄清事情來龍去脈、前因后果。特別是對於一些重大課題,需要持續深入地進行多次調查,確保資料的全面准確。曾任全國政協副主席的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同志曾26次走進江蘇吳江市開弦弓村,遍訪農家,以畢生精力進行跟蹤調查研究,搜集大量一手資料,形成了《江村經濟》、《鄉土中國》等多達500萬字的著作。

  要工作扎實有效,調查方法也很重要。調查研究有很多種,有些是了解情況的一般性調研,有些是為制定政策提供依據的專項調研,有些是針對政策實施情況及效果進行監督的檢查調研。不同的調查研究需要採用不同的方法,有時還要綜合採用多種方法,僅僅是一般性地看材料、聽匯報,往往難以掌握真實情況。長期以來我們在實踐工作中探索形成的召開調查會、研討會、走訪調查、蹲點調查、解剖麻雀(即典型調查)等傳統方法,運用現代科學技術開展資料調查、問卷調查、統計調查、抽樣調查、網絡調查等新方式,都要學會利用,兩者結合,努力提高調研成效。今年7月,全國政協組織開展“進一步推動沙漠治理”課題調研。這是一個專業性比較強的專項調研。我們組織全國政協人資環委員會,並邀請環保部、國家林業局有關同志赴內蒙古,堅持點面結合,進行資料調查,廣泛收集書面材料,查閱各種歷史檔案,並聽取各方面匯報,把握沙漠治理的歷史脈絡和現實狀況﹔進行走訪調查,先后前往呼和浩特、包頭、巴彥淖爾、鄂爾多斯等地,實地了解綠化工程項目、沙漠經濟基地和生態移民安置點情況﹔進行典型調查,重點從有代表性的億利資源公司25年不間斷地治理庫布其大沙漠的成功實踐深挖治沙經驗和模式﹔進行家庭訪問,通過與農牧民直接訪談聊天,了解周邊牧民生活改善情況,等等。通過綜合運用多種調研方法,我們從不同角度分析總結內蒙古庫布其治沙的成功經驗,提出相關建議,形成了一份有情況、有分析、有建議的調研報告,汪洋副總理作了批示,並親自開會研究相關意見建議。

  第四,感情一定要真摯。與群眾感情真不真,決定調查研究深不深。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調查研究要“身入”,更要“心到”。這就是說,深入基層、深人群眾開展調查研究,不僅是物理空間上的聯系和接觸,更是心理層面、情感層面、思想層面的交流,隻有與群眾交真心、動真情,群眾才會說實話、道實情。習近平總書記也用自己的模范行動為我們做出了表率。去年底,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河北時,冒著零下十幾攝氏度的嚴寒,驅車300多公裡來到地處太行山深處的貧困地區阜平縣,走進農戶家裡,與鄉親面對面、手拉手,在炕頭上打著盤腿嘮家常,詳細了解生產生活情況,切實做到了訪民情、納民意、解民憂。離開河北時習總書記感慨地說,跑了這麼遠的路,看到了太行山革命老區的真實情況,值得。

  近年來,各地不斷創新聯系群眾的方法途徑,開展形式多樣的下基層駐點調研活動,增進與群眾的感情,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同時,在調研中,仍然存在華而不實、蜻蜓點水,甚至擺樣子、做官樣文章的現象,滿足於“坐在車上轉一轉、隔著玻璃看一看、座談會上念一念”,與普通群眾交不上心﹔講的都是基層群眾聽不懂的話,與群眾有一層“膜”,被群眾當成“外星人”,與普通群眾結不上友﹔隻見干部或干部指定的群眾,與普通群眾見不上面﹔不懂群眾心理、不了解群眾願望,與普通群眾說不上話。這些現象,反映出干部的群眾觀點、群眾立場、群眾感情存在問題。要把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和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結合起來,帶著感情、帶著責任,放下架子、沉下身子,深入到基層群眾中去,講群眾的話、和群眾交心,切實把群眾關注的熱點問題了解清、分析透,努力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和對策。

  第五,研究一定要深入。常言道,“三分調查,七分研究。”調查是研究的基礎,研究是調查的升華,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整個調查研究工作的成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調查研究包括調查與研究兩個環節,調查結束后一定要進行深入細致的思考,進行一番交換、比較、反復的工作,把零散的認識系統化,把粗淺的認識深刻化,直至找到事物的本質規律,找到解決問題的正確辦法。從目前調研情況看,有調查不夠的問題,但更主要的是研究不夠的問題。我的體會是,光調查不研究,等於白調查﹔光研究不調查,就是瞎研究。很多調研雖然也進行了調查,卻不願對調查得來的材料和情況進行深入的研究,僅僅停留於表面,往往沒有深度、沒有高度、沒有力度、沒有用處。要運用辯証唯物主義的思想方法和科學的方法論,真正沉下心來、舍得時間、豁出辛苦、花費心血來深化研究,提煉出系統而不零碎、深刻而不膚淺、務實而不空泛的對策建議,避免重調查輕研究、重數據輕分析、重文字輕思想的傾向,杜絕堆砌材料、圖解結論、編詞作文的做法。

(責編:曾偉、段欣毅)
新聞檢索:    
   中國政協
1、福建省政協委員建議 建立電子垃圾回收網
2、秘書長做了道“算術題”……
3、廣西政協全會熱議養老民生話題
4、習近平會見俄羅斯總統普京
5、傳統村落保護發展工作任重道遠
   中國工會
1、春運返程高峰遭遇雨雪天氣
2、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價更注重師德
3、長吉客專破解融雪裝置故障難題
4、槍殺中國留學生凶手被判終身監禁
5、【科教時評】大學辦產業要有約束邊界
   中國婦聯
1、習近平總書記給女大學生村官復信引熱議
   播客·視頻
改革需啃下“硬骨頭”改革需啃下“硬骨頭”
六大為何遠赴國外召開六大為何遠赴國外召開
   時政要聞
·中紀委廉政留言板開通5個月已回復網友留言500余件
·港媒:內地多省份為吸引游客爭造大佛(圖)
·江蘇高速公路免費政策首次因雨雪延長3小時(圖)
·去年全國供銷社利潤總額超300億元
·多地地鐵常態化安檢引輻射擔憂 記者調查稱安全
頻道精選
   人民日報重要言論庫
   重要理論

李君如:黨的先進性的具體體現
李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的法治意義
常修澤:自然壟斷性行業也可以引入競爭
糧食安全始終是頭等大事
俞可平:善治,打通幸福之路
程恩富:虛擬經濟並不創造真實財富
   時政資料
            ●習近平活動報道集
●李克強活動報道集  ●張德江活動報道集
●俞正聲活動報道集  ●劉雲山活動報道集
●王岐山活動報道集  ●張高麗活動報道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