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贛州:“客家搖籃”變身台資沃土
2013年08月24日00:26 來源:人民政協網
【字號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論壇 | 網摘 | 手機點評 | 糾錯 |
初秋的贛州,仍然炎如盛夏,然而,更加火熱的是800多萬客家人的熱情。
近日,以“弘揚客家文化、深化贛台合作”為主題的第六屆海峽兩岸客家高峰論壇和第十一屆贛台經貿文化合作交流大會在“客家搖籃”贛州開幕。
包括近800名台灣嘉賓在內的上千人參加贛台經貿文化合作交流大會、客家高峰論壇、客家文化發展及客家語言保存論壇、贛州市產業推介會,以及台灣客屬宗親祭祖大典等。短短幾天,贛州見証並收獲了這一輪豐碩成果。
□“贛台會”搭起虹橋
贛台經貿文化合作交流大會上,一大批先進裝備制造、綠色食品、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等項目成功簽約。贛台兩地共達成75項合作協議,總投資額39.4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其中,贛州達成22個合作協議,投資額15.99億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現場簽約達成的合作協議外,贛台基層交流合作也開啟了新篇章。大會期間,贛州市台胞台屬聯誼會、信豐客家聯誼會、贛州市旅游協會分別與台灣新北市客屬文化協會、客家民俗文化發展協會、觀光產業發展基金會喜結連理,攜手共同推進贛台兩地文化、旅游產業發展。
在贛州市產業推介會上,贛州各地各有關部門積極推介《重點招商項目》,促成了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與贛州市人民政府共同簽署了《投資促進戰略合作協議》,並有12個項目上台簽約,合作意向金額8.7億美元。
對此,台灣禾伸堂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專案經理陳聖宜感覺良好:“對於我們台灣來的廠商,跟我們對接的人員都有洽談,逐步在進行當中。”
贛台人緣相親,商緣相通,經貿交流合作得天時、地利、人和,前景無限廣闊。“贛台會”正發揮其橋梁紐帶作用,成為讓更多台商知道贛州、了解贛州、結緣贛州的一個重要窗口。
台灣冠宇國際電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蔡欽銘告訴記者:“我相信,在未來的十年,兩岸合作會有更好的機會。在台灣和贛州打造這麼一個經貿文化合作的平台讓雙方都共贏。”
“贛州和台灣之間,具有客家親,又有客家情。加上贛州的區位優勢和地位優勢,與台灣之間將會更加緊密。我們想借助‘贛台會’這個平台,進一步加強跟台商的溝通交流,以促進兩地的更多發展。”贛州市商務局局長劉華明說。
□港台國際中心呼之欲出
在此間召開的贛州產業推介會簽約儀式上,南昌台資企業協會在贛州開發區投資3.5億美元建設港台國際中心。該項目建成后,將自主吸引100家台商協會總部、台資企業總部入駐。
據了解,贛州開發區正以立體式的架構探索產業集聚、綠色發展之路,打造“蘇區曼哈頓”。去年,開發區規劃約500畝建設總部經濟區,並配套出台了《關於加快總部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在工業發展基金、企業“三稅”、企業高級管理者年度繳納個稅等方面,對總部經濟項目提供優惠,加快推進總部經濟區建設步伐。
贛州市台資企業協會會長王家隆表示,贛州、台灣兩地地緣相近、人緣相親,在農業、文化創意產業、旅游業等方面合作潛力巨大,前景廣闊。當前,贛州要充分利用好兩地各自的優勢,充分發揮在贛州投資創業台商的作用,不斷推進兩地經貿文化合作交流,特別是要通過“以商招商”吸引更多的台灣客商來贛州投資興業。
記者了解到,贛州作為海西經濟區城市之一,近年來出台了相關政策,積極承接台資企業轉移。
贛州市在工業用地開發成本補貼、鼓勵興建標准廠房、鼓勵發展總部經濟、減輕規費負擔、物流運輸費用補貼、幫助企業繳交社保費用、幫助企業用工就學、住房保障等方面提供的優惠,被評價為是目前國內同類城市最優惠的政策。隨著贛南振興發展的國家利好政策的出台,贛州市政策窪地效應更為凸顯。
現年49歲的王家隆2002年就來到贛州,11年來,他積極介紹台灣企業家來贛州考察投資,多次組織深圳、東莞等沿海地區的台商來贛州考察投資,並順利促成了多個台資項目。
“贛台經貿文化合作交流大會是一個很好的平台,可以促進台商之間的溝通交流、互通信息,也可以促進台商和當地政府的相互了解、增進共識。贛州有較好的生態環境和朴實勤勞的客家人,這對台灣客商有較大的吸引力。”王家隆說。
□客家文化情牽兩岸
贛州與台灣同宗同文、血脈相連,既有歷史的聯系,更有特殊的感情。
贛州是客家先民南遷第一站,也是在台客家先民的主要遷徙地之一,自古以來就鑄就了兩地濃厚的血脈親情。贛州與台灣地緣相近、人緣相親。
在台灣島內有贛州鄉親近40萬人,分布在島內各縣市,佔江西籍台灣鄉親總數的五分之二。贛州18個縣(市、區)在台灣島內的鄉親都成立了旅台同鄉會組織,在島內影響較大。
贛州是江西省台灣籍同胞的聚居地之一,約有台屬40余萬人,有台灣籍同胞550余人,人數佔江西省的二分之一,其中定居台胞300余人,主要聚居在於都縣,其他分散在尋烏、全南、興國、安遠、寧都、章貢區。
2009年,江西省被列為大陸居民赴台旅游第二批開放區域,為贛台兩地互為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帶來了新機遇。依托豐富的旅游資源,加上鐵路、高速公路、航空等立體化交通網絡的形成,贛州正在成為台港澳地區的旅游目的地。
近年來,贛州市緊緊圍繞促進兩岸和平發展的主題,充分發揮贛州與台灣間的人文、地緣、客緣等優勢,兩地人員交往日趨頻繁熱絡,每年回贛州尋根祭祖、續修家譜或探親旅游的台胞都在5000人次以上,贛州赴台探親旅游的人員在8000人次以上。
贛州市先后培育了贛州台商創業園等8個台資企業轉移承接平台,成為全國首批9個重點承接台灣產業梯度轉移城市之一。寶成、光寶、大潤發等一批台灣知名企業先后在贛州投資興業,台資已成為贛州開放型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力量。
(來源:人民政協網)
![]() |
中國人大 |
|
1、挖出110名碩鼠亟需亡羊補牢 2、割腕討薪讓欠薪入罪在滴血 3、利欲熏心不法商販瘋狂制售毒豆芽 4、違法套牌貨車擔心被查強行沖卡 5、權力家庭化已成反腐重點難點 |
中國政協 |
|
1、“二胎政策”因何而起?“延遲退休”是否現實? 2、變化中的中國生育政策 3、台媒如何報道擊沉“太平”艦 4、史沫特萊採訪朱德將軍 5、農村面貌改造提升還需多方努力 |
中國工會 |
|
1、【科教時評】花千萬造個大學校門值不值 2、全國首份高溫証明在南通簽發 3、西寧一些店面陷入“變臉”怪圈 4、國乒三次創業任重道遠 5、中元節來臨 廣西鴨子鋪滿街市 |
中國婦聯 |
|
1、泛鑫實際控制人陳怡被抓 2、愛吃面食鋁易超標 4至6歲兒童超標比例嚴重 3、女人為啥偏要減肥:職業不許胖 減肥改變命運? 4、“少年神童”未滿14歲考入清華 5、立秋不宜吃茄子 多吃山藥和白蘿卜 |
播客·視頻 |
|||
|
|
時政要聞 |
|
·廣大干部群眾堅決支持公安機關嚴打網絡謠言 ·薄熙來受賄、貪污、濫用職權案庭審記錄匯總(組圖) ·男子實名舉報妻子被官員包養 妻子辯稱:他誹謗 ·雲南麗江公安局原紀委書記因賭博被辭退 ·環境保護部發布7月份重點區域和74個城市空氣質量狀況 |
頻道精選 |
|
人民日報重要言論庫 |
||
|
重要理論 |
|||
李君如:黨的先進性的具體體現 李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的法治意義 常修澤:自然壟斷性行業也可以引入競爭 糧食安全始終是頭等大事 俞可平:善治,打通幸福之路 程恩富:虛擬經濟並不創造真實財富 |
時政資料 |
|
●胡錦濤活動報道集 ●吳邦國活動報道集 ●溫家寶活動報道集 ●賈慶林活動報道集 ●李長春活動報道集 ●習近平活動報道集 ●李克強活動報道集 ●賀國強活動報道集 ●周永康活動報道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