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要聞 參政議政 視察調研 提案工作 民主黨派 統戰新聞 熱點專題 地方政協 委員面對面 綜合報道 視聽新聞 政協論壇 圖片新聞 人民網首頁
人民網>>中國政協新聞網

史沫特萊筆下的朱德將軍:愛跳舞卻不擅跳舞的親切老大爺

2013年08月22日01:10  來源:人民政協網

 【字號 打印 留言 論壇 網摘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當人們走進八寶山公墓,可以在陵園西側見到一塊大理石墓碑。碑上鐫刻的,是朱德親筆書寫的題詞:“中國人民之友 美國革命作家史沫特萊女士之墓。”在史沫特萊晚年,完成朱德的傳記一直是她最后的願望……

  埃文斯·福代斯·卡爾遜,系美國海軍陸戰隊軍官,曾任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的衛隊長,美國駐華武官。抗日戰爭時期他第一個深入華北敵后抗日根據地,跋涉2000英裡,獲得許多第一手資料。在這個過程中他曾見証過史沫特萊對朱德將軍的採訪……

  1937年1月,作家兼記者的史沫特萊,帶著自己採訪和寫作朱德將軍的計劃,來到了古城延安。在史沫特萊最初的想象裡,她將見到的朱德將軍,一定是個“堅強英勇、脾氣暴躁的人物,其滔滔不絕的論斷,幾乎可以使森林燃燒的鋼鐵般的革命者。”

  但是,當她見到這位聲名遠播的將軍時:“看起來完全是一副普通面貌。要不是因為他身穿制服的話,很容易把他當作中國哪個村子裡的農民老大爺……”

  從這一切看去,朱德似乎真如一些對他懷有好感的人的評價:單純、親切、平易近人。但聯想到他傳奇般的經歷,史沫特萊對眼前的這位將軍,還是以自己對生活的體驗認為:單純,這個字眼也許需要稍加保留才顯得真實。因為朱德看他們的眼睛,注意力非常集中,深邃而富有觀察力。與許多中國人的黑色眼珠不同,朱德有一點淡褐色。大大的一對,閃爍著智慧和判斷力。史沫特萊以女性特有的敏感和細膩想象:這樣一位有著多年苦痛經歷的革命指導者,既然能夠生存下來,就不可能非常單純。

  史沫特萊以記者的方式,提出了許多朱德個人經歷的問題,朱德簡潔卻真誠地作了回答。他還做了一些糾正。例如自己出身是在一個佃農家庭,而不是一些人傳說的富有的地主家庭。但是,當史沫特萊站在局外人立場,輕鬆地提起報紙上稱朱德為“土匪”的說法時,她以為朱德會像自己一樣,不置可否或一笑了之。可這位將軍卻不僅沒有笑,反而突然默默垂下了頭,眼睛望著地面,面孔猶如悲劇人物那樣,流露出深沉甚至悲戚的表情。雖然這只是一瞬間,但朱德回答的音調卻高亢起來:

  “土匪問題是個階級問題。”

  從朱德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史沫特萊感受到他內心的豐富,當朱德問她打算在延安做些什麼事時,史沫特萊立即回答:“我希望你把一生全部經歷講給我聽!”

  朱德感到有些突然:“為什麼呢?”

  “因為你是一個農民。中國人十個有八個是農民。而迄今為止,還沒有一個人向全世界談到自己的經歷。如果你把身世都告訴我,也就是中國農民第一次開口了。”

  朱德告訴史沫特萊,自己的生平只是中國農民和士兵生平的一小部分,並勸告她先到各處走走,與其他人見見面后再做決定。史沫特萊聽從了他的建議,到延安等地陸續見到了更多各類人物﹔甚至,許多人的經歷比朱德還富有戲劇性……但是,史沫特萊清楚地意識到一點:中國農民並不充滿戲劇性。1937年3月左右,這項寫作計劃開始實施。

  當然,這項工作並不容易進行,因為盡管朱德將軍有著極豐富曲折的經歷,但是,當時中國的多數家庭文化水平十分低下,參加革命后,朱德長期不斷遷徙,幾乎沒有留下任何可供查詢的材料。在沒有信件、日記、文件參考的情況下,朱德甚至無法對一些重要事件提供較為准確的時間……盡管如此,工作仍在緩慢進行。每個星期,他們便抽出兩到三個晚上,進行交談。一般由史沫特萊提問,朱德回答。有時由著朱德展開思路,盡量發揮﹔有時遇見朱德談得不夠翔實,或並不大樂意深入下去的話題,史沫特萊也運用自己記者的直接方式和追根溯源的不懈精神,“逼”朱德詳細講出來或延伸下去……他們當時交談的場面,也是頗有特色的。雖然史沫特萊在中國已經待了數年,但中文並不通暢,所以身邊有一位中文教師兼秘書和翻譯。

  當然,僅僅通過交談,對於了解一個人,是遠遠不夠的。因此在其他時間,史沫特萊也在直接間接地關注著朱德。

  例如,史沫特萊與朋友在院子裡晒太陽、喝茶時,朱德也會在工作間隙走出來,與他們一起講故事、唱歌、嗑花生……用朱德的常用語,是“吹一吹”,“擺一擺”。

  再有些空閑時間,人數多,氣氛熱烈,史沫特萊便把大家排成一隊,教他們跳自己家鄉的一種弗吉尼亞土風舞。朱德對此興趣極高。用史沫特萊的話:“世界上沒有任何東西可以阻止朱將軍參加,他和舞伴們旋舞起來,而且按一、二、三的拍子,好像剛參加閱兵式的新兵一樣,踢得塵土飛揚。”

  不僅學土風舞,朱德還要學西方式的交際舞,並且孜孜不倦。在史沫特萊眼裡,朱德雖然很喜歡跳,但他的舞跳得並不出色,沒有賀龍將軍那與生俱來的跳舞家的才華。

  為了多接觸朱德,史沫特萊還常常到紅軍大學——抗日軍政大學,去聽他的演講。講演完畢后,朱德還常常與青年干部戰士一起打籃球。在球場上,朱德卻並沒有在戰場上那般自如。下場后,他常常對史沫特萊搖頭感嘆,說這些戰士嫌他球技差,組隊時都不願意要他參加。這反映出當時共產黨軍隊官兵打成一片的和諧氛圍。

  但是,這樣對朱德的近距離觀察和採訪,並沒有持續多長時間。幾個月后,朱德擔任了八路軍總指揮職務,率軍東渡黃河,向山西前線挺進。此時,對朱德的生平紀錄,也就是《偉大的道路》的材料搜集,隻完成了一半左右。因為戰爭,這次有重要意義的訪問,終於被阻斷。

  史沫特萊還曾到過朱德的指揮部,並在這裡與朱德發生了一次“爭執”。

  那是1937年的冬天。史沫特萊的友人卡爾遜,獲准可以上五台山抗日前線。史沫特萊知道此消息后,在吃飯時便向朱德要求,希望能准予自己同去。朱德和政治部主任任弼時都不同意。他們提出了種種理由。譬如說凡是上前線的人,都要有打仗的准備。

  “我也能打仗,我是在西部(美國)長大的。”

  史沫特萊自豪地說。

  “可你是一個婦女。”朱德和任弼時幾乎同時這樣表示。

  這句話激起了史沫特萊的強烈不滿。她一生都是一個積極的女權主義者。所以一下子發起火來:

  “我並不是因為想要當婦女才成為婦女的。”接下來,她拋出一句辛辣的諷刺話來:

  “是上帝把我造成這個樣子的!”

  據在場的卡爾遜記述,這句話引起了朱德、任弼時的哄堂大笑。因為她提到了上帝,而這些將領們,都是堅定的無神論者。

  盡管如此,史沫特萊還是親眼看到了朱德在戰場上的活動情景。這樣的觀察,仍然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

  因為各種原因,史沫特萊的《偉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時代》真正開始寫作,已到了距最初採訪8年之后的1945年。

(來源:人民政協網)

(責編:陳稚瑤(實習)、申亞欣)
相關專題
· 人民政協報之春秋周刊
新聞檢索:    
   中國人大
1、江蘇南充市人大常委會啟動2013年政府部門工作評議
2、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修正案(草案二次審議稿)條文
3、山西男童案,區分媒體調查與警方調查
4、“血販子”自述非法血液交易內情
5、晉城市人大常委會召開第四十四次主任會議
   中國政協
1、組圖:毛澤東誕辰119周年 珍貴舊照記錄偉人一生
2、胡蝶、張愛玲……揭秘民國時代著名“二奶”(圖)
3、“中國好聲音”今晚亮相台灣熒屏
4、揭秘張學良的情史:我為什麼會特別“好女人”?
5、地方債房產泡沫等風險與財稅問題有關
   中國工會
1、百名優秀教師獲評全國師德楷模、標兵
2、【《勞務派遣若干規定(草案)》熱點聚焦⑥】法律更嚴謹保障才…
3、中華全國總工會辦公廳關於2013年中秋、國慶期間落實中央八…
4、把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落到實處
5、杭州舉辦居家養老服務技能比武
   中國婦聯
1、中國最美女教官走紅 網友都驚呆(組圖)
2、七十年前風情萬種的十位舊上海傳奇女人(組圖)
3、全國婦聯保護兒童須知征求意見 
背心褲衩覆蓋的地方不要讓別…

4、江西豐城2000多名女婿“倒插門”
5、組圖:看上市公司最美麗的女掌門人 張玉珊最年輕
   播客·視頻
六大為何遠赴國外召開六大為何遠赴國外召開
鐵道游擊隊護送劉少奇鐵道游擊隊護送劉少奇
   時政要聞
·三沙市歡送首名應征入伍青年
·李克強:要推行機關人事制度改革
·“站穩腳跟”的力量——李克強總理妙語對答企業家
·張高麗:心系群眾 綜合治理 齊抓共管保障食品安全
·前8月全國開工保障房560萬套 基本建成356萬套
頻道精選
   人民日報重要言論庫
   重要理論

李君如:黨的先進性的具體體現
李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的法治意義
常修澤:自然壟斷性行業也可以引入競爭
糧食安全始終是頭等大事
俞可平:善治,打通幸福之路
程恩富:虛擬經濟並不創造真實財富
   時政資料
      ●胡錦濤活動報道集
●吳邦國活動報道集  ●溫家寶活動報道集
●賈慶林活動報道集  ●李長春活動報道集
●習近平活動報道集  ●李克強活動報道集
●賀國強活動報道集  ●周永康活動報道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