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要闻 参政议政 视察调研 提案工作 民主党派 统战新闻 热点专题 地方政协 委员面对面 综合报道 视听新闻 政协论坛 图片新闻 人民网首页
人民网>>中国政协新闻网>>综合报道

揭秘毛泽东称赞叶挺:共产党第一任总司令(图)【2】

2013年03月25日08:55  来源:人民政协报

 【字号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新四军在皖南岩寺集中后,国民政府军委会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罗卓英奉命前来点验。罗是叶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的老同学,叶挺与之巧妙周旋。罗提出新四军人多枪少,编制人数要减少。叶则采取把部分干部战士送教导队培训,把另一部分干部战士放到下面去充实基层,把宣传队和华侨服务团上调军部之类的办法,顺利地走完了这个点验过场。

  所有这些,基本上实现了党中央对组建新四军的要求,叶挺以自己特殊身份作出的努力,为其他任何人所难以替代。

  提高军队素质

  新四军组建前夕,叶挺即从项英、陈毅等领导人口中得知,经过南方三年游击战争考验的红军游击队,具有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优良传统。同时,叶挺以战略家的眼光,也预见其不足:红军游击队员大都出身贫苦劳动人民的家庭,读书不多,缺少文化;长期游击环境,未能经过正规军事训练,更未研究过战略战术;小游击队作战,一个人发号施令就可以了,而新四军挺进华中敌后,面对的是武器精良、训练有素的正规化日军,不仅要打游击战,还要打阵地战、攻坚战,大部队协同作战,提高广大指战员的政治、军事、文化素质成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1938年4月,一、二、三支队在皖南岩寺集中后,叶挺就以主要精力抓部队训练,他亲自给指战员讲课,讲国内国际抗日形势,讲与日军作战的战略战术;他亲自上操场指导指战员演练,列队、出操、打靶、刺杀、搞爆破、越障碍,一一示范,并严格要求。

  1939年春,叶挺主持编写了《关于新四军对敌作战说明书》,对新四军进入江南敌后一年抗日战争进行总结。这份说明书,不仅成为我军的军事教材,连蒋介石都批示:“所陈各节颇有见地,已令择列教令,以供我游击各部队之参考。”

  为了加速军队正规化建设,叶挺还倡导并主持建立了全军的参谋工作制度。他强调军队干部必须分清指挥员和战斗员的不同责任,连长以上的指挥员,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观察敌人的弱点,灵敏地指挥部队进行突击、战胜敌人上面。指挥员和参谋各有分工,参谋要随时了解敌情变化、熟悉战场、为指挥员决策提出可供选择的几种方案。

  但由于项英的不同意见,认为部队搞正规化训练会丢掉优良的游击作风,以致叶挺的这一颇具远见的战略决策未能贯彻始终,直到皖南事变后,陈毅、刘少奇又正式提出建设正规化的党军,叶挺的正确主张才得以继承和发扬光大。

  改善新四军的后勤保障

  新四军组建之初,国民党当局排斥异己,军费压得很低很低,枪支弹药和医疗器械及药品更是少得可怜,而且还常常被扣押。为解决这些问题,叶挺花费了大量精力。

  新四军在汉口筹建军部机关时,叶挺就亲自动员医学博士沈其震来新四军工作,沈其震又通过国际红十字会救护总队林可胜教授动员来一批医生、护士,很快成立了军医处,组建了前方医院、后方医院,并采取培训办法,为各支队培养了一批医护人员,为部队开展医疗和战伤救护奠定了基础。叶挺到南昌后,让项英、陈毅等主持南方红军游击队集中改编事宜,自己飞抵香港,通过宋庆龄的“保卫中国同盟”秘书处,向海内外华侨华人宣传新四军挺进华中敌后抗日,争取到一批华侨捐款及医疗器材、药品、通讯器材、衣物等急需物资。1938年秋,外国友人艾格尼丝·史沫特莱到新四军军部采访,叶挺请史沫特莱写了一篇新四军敌后抗日的报道,打印在白绸布上,挑选了几件从日军手中缴获来的战利品,还拍了一部新闻电影片,让沈其震去上海办了一个小型展览,又争取到一笔捐款和部分医疗器械、药品及其他军用物资。

  提高新四军在国内外的知名度

  叶挺本人的社会知名度很高,他善于利用自己的社会声望去宣传新四军。1937年11月13日,叶挺从延安来到武汉第二天,就以新四军军长身份召集记者招待会,宣布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集中改编后,将挺进华中敌后抗日,汉口《大公报》于次日以显著篇幅宣传此事。1938年1月15日,叶挺由南昌飞香港路过广州,向广州《救亡日报》记者发表谈话,再次宣传新四军将挺进华中敌后抗日,《救亡日报》和香港《珠江日报》先后发表了这篇谈话。此后,叶挺多次会见记者,向国内外宣传新四军。在国民党当局实行新闻封锁的环境下,叶挺通过自己的努力,把新四军坚持华中敌后抗日的信息大量介绍到海内外,使新四军得到了海外广大华侨华人的赞扬、声援和捐助,在皖南事变发生后,国内外人士都同情支持新四军,痛斥国民党当局和蒋介石倒行逆施,也为党中央重建新四军军部创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曹晋杰)

(责任编辑:王喆、段欣毅)
相关专题
· 人民政协报之春秋周刊
新闻检索:    
   中国人大
1、建“飘香公厕”,我有三个“不赞成”
2、为民造福是中国梦的落脚点(两会回眸)
3、改善民生 点亮中国梦(两会回眸)
4、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在京举行
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命名单
   中国政协
1、完善计生政策不等于放开二胎
2、揭秘毛泽东1934年因何事咬牙垂泪:"天亡我也!"
3、朝鲜发空袭警报再“示强”
4、赵本山默认与央视关系“回暖” 要给小沈阳减工作
5、宽进严管 工商登记制度将改革
   中国工会
1、“劳动我最美”全国职工微博大赛即将举行
2、中原油田职工捐献造血干细胞
3、西安:办公室变厨房解决白领午餐难
4、患病男子离家出走 细心民警帮其返乡
5、“诚信抵押”只为好人有好报
   中国妇联
1、全国妇联发出通知:开展“我与中国梦”主题活动
2、羽绒服无需干洗
3、长沙女孩掉下水道失踪 同学称眼睁睁看她不见了
4、用真情使真劲努力实现“中国梦”
5、姐妹携手 共圆“中国梦”
   播客·视频
六大为何远赴国外召开六大为何远赴国外召开
铁道游击队护送刘少奇铁道游击队护送刘少奇
   时政要闻
·多部委酝酿重点领域改革方案 财税、医疗成重点
·官员顶风违纪屡禁不止 媒体称“铁饭碗”滋生惰性
·筑中国梦需要经济发展 民生改善是梦想最好诠释
·食药总局“三定”方案将出 三位一体架构成型
·江西省委书记:弘扬井冈山精神 矢志为人民造福
频道精选
   人民日报重要言论库
   重要理论

李君如:党的先进性的具体体现
李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法治意义
常修泽:自然垄断性行业也可以引入竞争
粮食安全始终是头等大事
俞可平:善治,打通幸福之路
程恩富:虚拟经济并不创造真实财富
   时政资料
      ●胡锦涛活动报道集
●吴邦国活动报道集  ●温家宝活动报道集
●贾庆林活动报道集  ●李长春活动报道集
●习近平活动报道集  ●李克强活动报道集
●贺国强活动报道集  ●周永康活动报道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