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兩岸可以相互借鑒
2014年09月13日03:37 來源:人民政協報
【字號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論壇 | 網摘 | 手機點評 | 糾錯 |
國務院日前印發《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其中明確,啟動高考綜合改革試點,考生總成績由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成績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3個科目成績組成。保持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科目不變、分值不變,不分文理科,外語科目提供兩次考試機會。
對於大陸本次高考制度改革,台灣專家表示,大陸實行不分文理科考試十分必要,可以讓學生均衡發展不偏科。不過,上述專家認為,台灣高中升大學的考試和大陸相比體現在其多樣性上。其中一種高考是不分文理科考試,已使用12年,而在這方面,台灣考試部門已經積累了豐富經驗。
按照大陸新招生制度改革方案,上海和浙江將作為首批試點省市,並將從今年的高一新生開始實施。對於新方案中的文理不分科,大陸多地的學生與家長多數持支持態度,但因為新方案中規定錄取時原文綜、理綜三門課成績計算存在計算口徑問題,因此也有學生擔心在被高校錄取時的公平性難以保証,這樣一來,或會加重學生的日常課業負擔。
■台灣學者也贊成大陸取消高考分科
教育部公布新招生制度改革方案后,很多大陸高一新生的家長們都在“算賬”,作為首批體驗改革成果的學生家長們,普遍怕孩子吃虧。他們認為,由於是首批,之前沒有先例可以參考,一切都是未知數。而文科偏強的學生家長,更擔心文理不分科實施后,文科生考不過理科生。
根據新改革方案,未來文理不分科后,文科偏強的考生也可以選物理、化學和生物,理科偏強的考生可以選政治、歷史和地理,徹底打破了文理界限。
“對於理科生來說,確實能‘跨學科’選,但不喜歡物理、化學的原文科生的選擇范圍確實不如理科生廣。”北京一位高中老師坦言。
北京某大學負責招生的老師表示,在這次的考試招生改革方案中,考試科目設置已有全盤調整,除了統一高考外,還突出了學業考的作用,學生能夠自主選擇喜歡的科目。學科可選擇面拉開后,文理的界限消失了。“原先我們的文理分得很清楚,物理、化學、生物是理科,歷史、政治、地理是文科,選了理科,就不能選歷史、地理,但是其實很多理科的學生很喜歡歷史和地理,也有的文科生喜歡生物,改革后,選擇權大,對文理生都是合理的。”
對於改革后,高考總成績將由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科和另外3科的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組成,考生和家長第一感覺就是增加負擔了。北京一位高一新生家長將自己的顧慮告訴了記者,以往高考就考語數外加1門,現在增加到3門。以前學生高二開始分文理科后,會有主攻方向地進行學習,現在不分科,高考自選科目的壓力是否提前了,且將高考的戰線拉長到整個高中三年,加重了孩子學習的負擔。
很多高校招生的老師卻不這麼認為,“考試科目少,每個科目都不得有任何失誤,否則影響總分。在目前文理分科的背景下,高考的難度系數更大、考查的知識層次更深。改革后,科目雖然增加了,但減輕了學生的壓力,且降低了考試難度,擴大了考查范圍,對學生的綜合素質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時減輕了學生集中備考和一次考多門的心理焦慮。”
“台灣高中和大陸一樣也是讀三年,學生在高一升高二時也會分科。台灣的文科叫社會組,又稱第一類組﹔理科叫自然組,又分為第二類組與多念一科生物的第三類組。但我個人認為,學生讀高中就開始分科,不利於均衡發展,且易使學生偏科,所以大陸此次取消文理分科,我認為值得台灣借鑒學習。”台灣清華大學校長賀陳弘通過電話告訴記者說。
接受採訪的部分高一新生家長表示,目前普通高中處於基礎教育階段,過早文理分科,一些理科學生不再學歷史、地理,成年后人文情懷就很缺少。而文科學生不學物理、化學、生物,今后的科學素養必然缺乏。不分文理科可以讓學生有更大的選擇空間,不再是過去的非文即理。
賀陳弘說,教育的目標就是教書育人,培養高素質人才,招生考試制度顯然應該服務於這個目標。“台灣的招生制度和入學渠道值得大陸借鑒,但此次大陸改革后的不分科學習理念更值得台灣學習。”
■大陸可考慮學台灣
增加考試次數和入學渠道
對大陸招生改革的看法,賀陳弘認為,大陸高中生升學渠道過於單一,致使學生壓力過大。“大陸此次招生制度改革后,除外語每年有兩次考試機會,其余科目仍然是一年一次,還是一考定終身,只是在考試科目上給了學生選擇的機會。”
“台灣的高中生有多樣的升學渠道。高級職業學校在台灣簡稱高職,也就是類似大陸的中專、職高。與大陸的技職體系不同點在於高職有另外的技職院校升學考試,名為四技二專統一入學測驗,簡稱統測。學生可根據此成績進入四年制技職院校、二年制專科學校或甄選普通大學﹔台灣高中要升大學必須要考大學學科能力測驗,簡稱學測,根據此測驗成績可申請普通大學或四年制技職院校﹔台灣高中生還可再考大學指定科目考試,簡稱指考,以此成績進入普通大學。”賀陳弘表示,台灣的專科學校和普通大學的招生考試分開,且普通大學的招生考試一年有兩次,不僅增加了學生上學的機會,同時降低了學生考試的壓力。“台灣學測在每年新年前后舉辦,文理科學生試卷一樣。但學生要是感覺學測成績不理想,還可以參加7月左右舉辦的指考,這個考試和大陸改革后的高考類似,學生可以在語文、數學甲、數學乙(數學甲的難度大於數學乙)、外語、物理、生物、化學、歷史、地理等10個科目中,根據報考大學的要求進行任意挑選。這給了學生充分選擇的機會,並減輕了考試壓力。”
對於台灣高考制度,一些大陸學者也表示,高考不分科只是大陸高考改革邁出的一小步,而大陸高考最大問題就在於一考定終身,分不分科並不能改變這一現狀,但增加高考直屬和申請入大學資格渠道同樣重要,這一點,台灣的做法的確值得大陸研究和借鑒。
(來源:人民政協報)
![]() |
中國人大 |
|
1、圖解人大:人大制度是如何建立的 2、學習貫徹習近平在慶祝全國人大成立6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 3、圖解人大:歷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構成 4、“更喜人民幣”損害教師威信 5、購物中心“擱淺”引委托經營合同糾紛 |
中國政協 |
|
1、取消職業資格許可厘清權力邊界 2、澄清教師節的由來 3、歷年高考制度改革 4、全國政協赴安徽舒城縣開展教師節慰問活動 5、“新預算法”為地方債“開明渠、堵暗道” |
中國工會 |
|
1、自主品牌汽車進入“寒冬” 2、長安福特召回部分福克斯汽車 3、“興麟幫”卷錢跑路,監管在哪? 4、認清肩負的使命和責任 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 5、教師節罷課事件:斯文掃地之舉讓誰汗顏 |
中國婦聯 |
|
1、女性緣何更易受埃博拉病毒侵害? 2、孩子吃早餐有講究 專家:不肥胖應喝全脂奶 3、沈躍躍出席第六屆世界大學女校長論壇開幕式並致辭 4、宋秀岩慰問教職員工並致以節日問候 5、細節讓造型不乏味 5招讓衣服穿出設計感 |
播客·視頻 |
|||
|
|
時政要聞 |
|
·中俄西線天然氣談判近期啟動 將拉動南疆基建 ·郭聲琨:不論職務高低當黑惡勢力保護傘堅決清除 ·網友建言公務員工資改革:漲基本工資 遏灰色收入 ·習近平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杜尚別峰會並發表重要講話 ·習近平會見哈薩克斯坦總統納扎爾巴耶夫 |
頻道精選 |
|
人民日報重要言論庫 |
||
|
重要理論 |
|||
李君如:黨的先進性的具體體現 李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的法治意義 常修澤:自然壟斷性行業也可以引入競爭 糧食安全始終是頭等大事 俞可平:善治,打通幸福之路 程恩富:虛擬經濟並不創造真實財富 |
時政資料 |
|
●俞正聲活動報道集 ●劉雲山活動報道集 ●王岐山活動報道集 ●張高麗活動報道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