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要聞 參政議政 視察調研 提案工作 民主黨派 統戰新聞 熱點專題 地方政協 委員面對面 綜合報道 視聽新聞 政協論壇 圖片新聞 人民網首頁
人民網>>中國政協新聞網

網絡造謠與可能的犯罪

2013年08月26日01:17  來源:人民政協網

 【字號 打印 留言 論壇 網摘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網絡造謠究竟是否構成犯罪以及在何種情形下才能進行刑事追訴,是一個嚴肅的法律問題。

  近日發生的典型案例當然是秦志暉及楊秀宇案。根據公開的報道來看,“據辦案民警介紹,秦、楊等人組成網絡推手團隊,伙同少數所謂的‘意見領袖’、組織網絡‘水軍’長期在網上炮制虛假新聞,故意歪曲事實,制造事端,混淆是非,顛倒黑白,並以刪除貼文替人消災、聯系查詢IP地址等方式非法攫取利益,嚴重擾亂了網絡秩序,其行為已涉嫌尋舋滋事罪、非法經營罪。”顯而易見,警方並沒有也不可能直接以網絡造謠的罪名將兩人刑事拘留。但從媒體的廣泛報道來看,始終把焦點放在網絡造謠上,仿佛兩人是因為造謠行為而被刑事拘留。媒體的報道誤導並錯誤地警示了公眾。事實應該是,單純的網絡造謠行為隻有在造謠對象對造謠者提起訴訟的情況下才有可能構成相關犯罪。

  刑法文本中並沒有單純的網絡造謠罪。有法學專家指出,“此前出現了一些網絡傳謠事件,比較常見的罪名是侮辱罪、誹謗罪、傳播虛假恐怖信息罪、煽動分裂國家罪等。”根據刑法第246條之規定,侮辱罪和誹謗罪在未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情況下,系告訴才處理的罪名。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本案中被秦志暉等造謠的“被害人”中並無任何一人對他們提起訴訟,兩人也不存在傳播虛假恐怖信息、煽動分裂國家的行為。警方當然知道上述情況,故隻能以涉嫌犯尋舋滋事和非法經營罪的理由將兩人刑事拘留。

  另一個問題是,在罪刑法定的法治理念下,刑法文本中的尋舋滋事罪和非法經營罪本身就存在相當大的爭議,在司法實踐中均應嚴格依法適用。

  由於兩人目前僅處於刑事拘留階段,是否提起公訴尚不可知。因此,筆者認為,不論出於什麼目的,公權力機關特別是司法機關必須在法律規定的框架內依法履行職責。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法官裁判的依據始終是法律而不是其他任何依據。應當進一步指出的是,不論是刑法本身還是解釋刑法,均應恪守謙抑之基本原則。在法無明文規定的情況下,法官和法院應當保持克制與包容,切不可為了迎合某種需求而匆忙解釋法律。

  ——紅塵的魚(摘自正義網法律博客)

(來源:人民政協網)

新聞檢索:    
   中國人大
1、周口市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召開
2、受賄600萬大學“一把手”獲刑15年
3、清理吃空餉的經驗應擴展至全國
4、權力家庭化已成反腐重點難點
5、黃埔海關破逾三十億元走私大案
   中國政協
1、“二胎政策”因何而起?“延遲退休”是否現實?
2、變化中的中國生育政策
3、陳竺:我國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形勢仍十分嚴峻
4、民進黨找“替代品”難上加難
5、台媒如何報道擊沉“太平”艦
   中國工會
1、【科教時評】花千萬造個大學校門值不值
2、司機套用駕駛証 車主承擔侵權責
3、西寧一些店面陷入“變臉”怪圈
4、少年因網游刺死同伴 因未成年獲得減刑處罰
5、國乒三次創業任重道遠
   中國婦聯
1、泛鑫實際控制人陳怡被抓
2、愛吃面食鋁易超標 4至6歲兒童超標比例嚴重
3、女人為啥偏要減肥:職業不許胖 減肥改變命運?
4、“少年神童”未滿14歲考入清華
5、身邊的“熊孩子”咋這麼多
   播客·視頻
六大為何遠赴國外召開六大為何遠赴國外召開
鐵道游擊隊護送劉少奇鐵道游擊隊護送劉少奇
   時政要聞
·原中顧委委員最高檢檢察長劉復之逝世 享年96歲
·劉雲山在貴州調研時強調 :以強烈的為民情懷抓作風改作風 確保教育實踐活動取得群眾滿意效果
·經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批准 總政治部印發《關於深入學習宣傳貫徹強軍目標的意見》
·中國政法大學召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修改研討會
·湖南省委常委和副省長統一上交越野車
頻道精選
   人民日報重要言論庫
   重要理論

李君如:黨的先進性的具體體現
李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的法治意義
常修澤:自然壟斷性行業也可以引入競爭
糧食安全始終是頭等大事
俞可平:善治,打通幸福之路
程恩富:虛擬經濟並不創造真實財富
   時政資料
      ●胡錦濤活動報道集
●吳邦國活動報道集  ●溫家寶活動報道集
●賈慶林活動報道集  ●李長春活動報道集
●習近平活動報道集  ●李克強活動報道集
●賀國強活動報道集  ●周永康活動報道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