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毛泽东最欣赏的十位女性:多为民国女性精英【8】
2013年01月04日09:33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论坛 | 网摘 | 手机点评 | 纠错 |
第九位是张玉凤,她1944年出生在东北牡丹江的一个清贫之家。家中有八个子女,她排行第四。因为家庭太穷而无法完成学业,1958年就成为了铁路客运列车的一名列车员。1962年被调到毛泽东车厢任服务员,1967年与同在铁道部工作的刘爱民结婚。因得到毛泽东的欣赏而于1970年7月被调入中南海,随后成为了毛泽东的生活秘书,后兼机要秘书,陪伴垂暮之年的毛泽东走完其伟大的一生。
毛泽东之所以喜欢张玉凤,是因为她的性格很像贺子珍,那时他老人家对江青已十分反感,身边又没有子女,所以很是孤单。权力无上的毛泽东对张玉凤也是要让三分,有一次,张玉凤对客人有些怠慢,毛泽东批评她,她一生气,不但反驳毛泽东,还甩手走人。在张玉凤离开毛泽东的那段日子,他茶饭不思,后来汪东兴安排把张玉凤接到了毛泽东身边,最终还是毛泽东妥协了,张玉凤又回到了中南海。
事后毛泽东给了这位不肯认错的工作人员一句评语:办事认真,工作尽职,张飞的后代,一触即跳。毛泽东是一个高高在上的老人,一辈子没低过头,却对这样一个普通的生活秘书无可奈何,可见,这时的毛泽东对张玉凤已有深厚的感情依赖。
毛泽东去世,江青以主席夫人的名义,提出要清理主席的私人财产。不料,在江青向张玉凤索要保险柜钥匙时,张玉凤却说:主席留下的一切,都是党和国家的财富,若要清理必须经华主席批准。这让江青大为恼火。随后,张玉凤如实地向华国锋汇报了情况,说明了这批文件的重要性,引起了华国锋的高度重视,使得江青的算盘落空。
可以说,作为毛泽东晚年最信赖和依靠的人,识大体、顾大局的张玉凤对形势的发展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张玉凤离开中南海之后,先是被安排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工作,后来,在她自己的要求下,又调回到铁道部,做了一名普通干部。2000年,她从铁道部老干部局退休,安享十分幸福的晚年。
![]() | ![]() |
(责任编辑:王喆、段欣毅) |
相关专题 |
· 人民政协报之春秋周刊 |
![]() |
中国人大 |
|
1、10天查涉赌人员180余名 2、“空中斗殴”乘客身份仍是谜 3、还有多少“颜艳红” 4、合肥三村官被指涉嫌侵占140套回迁房 5、浙江丽水庆元县人大:公开征集2013年监督议题 |
中国政协 |
|
1、促进“三支一扶”小额贷款项目发展 2、创新地方政府融资模式 3、马英九元旦祝词 盼两岸和平发展 4、安徽舒城县政协助推城乡公交一体化 5、上高县重拳治理校园周边“沙尘暴” |
中国工会 |
|
1、日本荒谬购岛 中国强硬反制 2、中兴欲借新品牌nubia摆脱低价标识 3、【国际随笔】印度遇害女子之死能否成为转折点 4、【经济瞭望】日元贬值 是喜是忧? 5、秦皇岛为农村教师发“补贴” |
中国妇联 |
|
1、“长靴女”:小心冻疮来袭 2、创造财富的姐妹们是美丽的 3、认真领会贯彻中央要求 推动妇联工作科学发展 4、盘点2012十大心理学新发现 5、网上订票助农民工春节回家 |
播客·视频 |
|||
|
|
时政要闻 |
|
·吉林省异地高考方案将于2013年1月1日起实施 ·云南异地高考:在云南就读报考三本、专科不限户籍 ·中国各地探索防腐“新招” 顶层制度设计待加强 ·中国工程院2013年院士增选启动 增选名额不超过60名 ·北京市商务委:消费者元旦花钱逾23亿元 |
频道精选 |
|
人民日报重要言论库 |
||
|
重要理论 |
|||
李君如:党的先进性的具体体现 李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法治意义 常修泽:自然垄断性行业也可以引入竞争 粮食安全始终是头等大事 俞可平:善治,打通幸福之路 程恩富:虚拟经济并不创造真实财富 |
时政资料 |
|
●胡锦涛活动报道集 ●吴邦国活动报道集 ●温家宝活动报道集 ●贾庆林活动报道集 ●李长春活动报道集 ●习近平活动报道集 ●李克强活动报道集 ●贺国强活动报道集 ●周永康活动报道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