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毛泽东的英语水平:一个单词决定邓小平地位
2012年12月28日08:37 来源:党史纵览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论坛 | 网摘 | 手机点评 | 纠错 |
文章摘自《党史纵览》2009年第06期 作者:李光荣 李娜 原题为《毛泽东与英语的不解之缘》
英语是当今世界上主要的国际通用语言之一,毛泽东以战略家的眼光清楚地认识到了掌握英语的重要性,早在1955年他就对人说过:“英语将来是世界语言,要学一点,会有好处的。”
毛泽东早年的英语水平
毛泽东是何时开始学英语的呢?有很多人认为,毛泽东是晚年才开始学习的,因为多种回忆录、史料里都如此记载,他本人也这么说过。1968年7月28日凌晨,毛泽东召见红卫兵“五大领袖”长达5个半小时,据其中之一的韩爱晶的记录,毛泽东在谈话中曾这样说:“还是学英语好,我半路出家外文吃了亏,学外文要赶快,年轻时要学好。”但事实上,毛泽东说自己学英语是“半路出家”应该说不完全准确,他接触英语实际上是很早的。
1910年秋,毛泽东离开了偏僻封闭的韶山冲,进入湘乡县城新式学堂——东山高等小学堂。该校实行新法教育,开设了音乐、英语、图画和自然科学。所以,毛泽东最早接触英语是在17岁那年。半年后,他又只身来到长沙,到湘乡驻省中学读书,还投笔从戎,当过半年兵。1912年春,他进了一所公立高等商业学校,但仅呆了一个月就退了学。他后来回忆说:“我在新学校遇到了麻烦,入学后我发现课程都是用英语教授的,同其他学生一样,我不懂英文,除了字母之外,我几乎一窍不通。另一个障碍就是这学校没有专门教英语的教师。这种情况令我生厌,我在月底就退了学,继续在报上搜寻广告。”
1913年春,毛泽东考入湖南第四师范学校(后并入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学校“以造就小学教员为目的”,开设的课程很多,其中就有英语,毛泽东专心于哲学、史地、文学等。可以肯定,在5年半的师范学习生涯中,毛泽东是学过英语的,但其成绩如何不得而知。毛泽东1936年曾对斯诺说:“幸亏我的社会科学各课得到的分数都很高,这样就扯平了其他课程的坏分数。”“最后,我居然得到了毕业文凭。”这说明毛泽东是偏科的,“坏分数”中估计就有英语成绩。
“五四”前后,我国兴起赴法勤工俭学热潮。曾主张“都要过一回‘出洋’的瘾”、又作为这一运动湖南组织者和领导者的毛泽东,却决定不出国,其原因之一是外语过不了关。毛泽东后来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做助理员时,还在自学英语。这期间,毛泽东借了一本英文版的劳工运动小册子,说自己的英语“实在不行”,请杨开慧帮他翻译。1920年6月7日,毛泽东给老师黎锦熙去信,表达了自己决心将各种学说研究一番的迫切愿望,信中说:“外国语真是一张门户,不可不将他打通,现在每天读一点英语,要是能够有恒,总是稍有所得。”他还谈到:“我近来功课,英文,哲学,报,只这三科”,“英文最浅近读本每天念一短课”,“我外国文还在孩子时代,不能直接看书”。
由此看来,毛泽东在学生时代就学过英语,而且走入社会后还在坚持自学,但一直到他27岁与杨开慧结婚之前,英语还处在初级阶段。
投身革命后,繁重的革命工作和艰难险恶的环境,使毛泽东根本无法静下心来学习英语,但一有机会他就会抓紧时间重操“旧业”。由于没人辅导,他的自学计划受到了很大限制。1929年10月下旬,毛泽东随闽西特委机关撤出上杭县城,转往苏家坡养病。就在外界传说他已死于肺结核、共产国际给他发“讣告”时,他却在津津有味地读着《模范英语读本》。当时住处与毛泽东的住处窗对窗的曾志后来回忆说:“主席不知从哪里弄来两本初中英文(第二和第三册),有时就坐在窗前大声地念英文,他读音不准,又夹带很重的湖南腔,念起来十分可笑(我在教会学校学过一点英文,所以知道英语该怎么个读法),他在那边愈是认真地读,我在这边愈是笑得厉害,可主席并不介意,依然旁若无人般地在那里念他的湖南英语。”
就是在这种不断“出丑”的磨砺中,毛泽东学会了一些英语单词和短句。到了延安后,陆续有外国记者来访,这给他创造了接触纯正英语和学习英语的机会。据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回忆:“在会话方面,他和我一样糟。为了补助他的湖南方言,他向我的秘书学普通话,向我学英语。他也学唱英文歌,但他的嗓子是平板单调的,因此毫无成绩。”在平时的耳濡目染中,在英语口语的熏陶中,在不耻下问的学习中,毛泽东的英语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1939年,斯诺第二次访问延安,把一本有他亲笔签名的著作《西行漫记》(Red Star Over China)送给毛泽东。毛泽东当即回了一张便条,上面只有一句话:“三块肉喂你马吃”。斯诺一头雾水,在下方打了个问号。待读过一遍,他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英语“Thank you very much(非常感谢)”的中文音译。斯诺禁不住被毛泽东这一幽默诙谐的“创举”逗得大笑起来,并在后边再打了两个感叹号。
![]() |
(责任编辑:王喆、仝宗莉) |
相关专题 |
· 人民政协报之春秋周刊 |
![]() |
中国人大 |
|
1、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今起举行 将审议有关任免案等 2、我国拟立法保护公民个人电子信息 3、全国人大今日审议网络信息保护决定草案 4、茅台股价跌,是个“好兆头” 5、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
中国政协 |
|
1、毛泽东眼中的蒋介石:台湾还是蒋当“总统”的好 2、揭秘:第一个喊出“毛主席万岁”的人是蒋介石? 3、地球近邻也可能存在宜居星球 4、毛泽东诞辰119周年 湖南韶山度过一个不眠之夜 5、蒋经国杜月笙上海斗法:强龙为何难压地头蛇?(图) |
中国工会 |
|
1、京广高铁“尝鲜”之旅 2、【关注劳动合同法修改】劳务派遣用工不能成为用工主渠道 要求… 3、中国总劳动人口明年将达峰值 首次超过10亿人 4、浙江:元旦起浙江最低工资标准涨13% 最高档超过上海北京 5、专家学者呼吁规范劳务派遣 |
中国妇联 |
|
1、李连杰:青春不老得益于“扎马步”和微笑 2、房产信息泄露者被罚不必过度放大 3、第六届中国家庭文化艺术节闭幕晚会今晚播出 4、南京女大学生敢创业创成业 5、一只六和鸡 搅坏一群鸡 |
播客·视频 |
|||
|
|
时政要闻 |
|
·北京自来水水质市民网上可查 浑浊度、色度等数据首次公开 ·河南省试行公务员聘任制 首批焦作郑州洛阳平顶山列入试点 ·专家回应京广高铁高票价:4千亿成本须15年收回 ·深圳单车载人载物罚200元 网友:只能在宝马里哭了 ·医药分开三月后:开(可疑)处方的医生名字要曝光 |
频道精选 |
|
人民日报重要言论库 |
||
|
重要理论 |
|||
李君如:党的先进性的具体体现 李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法治意义 常修泽:自然垄断性行业也可以引入竞争 粮食安全始终是头等大事 俞可平:善治,打通幸福之路 程恩富:虚拟经济并不创造真实财富 |
时政资料 |
|
●胡锦涛活动报道集 ●吴邦国活动报道集 ●温家宝活动报道集 ●贾庆林活动报道集 ●李长春活动报道集 ●习近平活动报道集 ●李克强活动报道集 ●贺国强活动报道集 ●周永康活动报道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