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毛泽东的英语水平:一个单词决定邓小平地位【3】
2012年12月28日08:37 来源:党史纵览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论坛 | 网摘 | 手机点评 | 纠错 |
毛泽东说话的湖南口音很重,英语单词发音不准。在湖南方言中“n”“l”不分,因而在读英语时,常常出现把“night”(夜晚)念成“light”(光亮)一类的误读。每当此时,毛泽东就会像个谦恭的学生,随着林克的领读,反复练习。他不像有些人学外语,念错几次,便羞得张不开口,而始终是爽爽朗朗地大声念,坦坦然然地大声改。遇有生疏的单词或短语,他便用削得很尖的铅笔,在单词上注明音标,并在书页的空白处,用密密麻麻的蝇头小字注明每个单词和短语多种不同的字义。毛泽东在《共产党宣言》和《矛盾论》英译本上,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都作了详细的注释。直到晚年,每当他重读一遍时,还会用大字、粗笔补注一次。毛泽东先后学习过三遍《矛盾论》的英译本,并在封面的内页记下了三次阅读的时间。
学英语离不开词典。毛泽东身边经常放着两部字典,一部英汉字典,一部汉英字典,以备随时查阅。考虑到毛泽东的工作繁重,为了节省他的时间,对他未学过的单词,林克常常会事先代他查好字典,但是毛泽东往往还要亲自看看字典上的音标和注解。为了学习英语的需要,自1961年到1964年,毛泽东收集过各种辞典和工具书。可他都不甚满意,曾希望能出版一本好的汉英辞典。至今,毛泽东在中南海的住地仍然保存着他生前用过的《世界汉英字典》和《英汉四用辞典》等辞书。
毛泽东有一张广为流传的照片,后来被称作是他在“飞机上的工作照”,郭沫若还为之赋诗一首,而实际上这是毛泽东在飞机上学英语的照片。林克回忆说:“那是1957年春,毛主席南下视察工作。从照片上看,桌面上有两只对放的茶杯,两份对摆的文件,显然应有两个人,那是我正与主席学英语。两份‘文件’是《人民日报》文章《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的英译本。当时侯波同志来跟我打招呼,说是要为主席摄影,我便闪到了一边。拍照的那一天,是3月19日晨,从徐州飞往南京。”
毛泽东专机上的工作人员都认为,毛泽东读得最多的是英语,这可能与他乘坐飞机那几年正在学习英语有关;另外还有一个统一的看法,那就是他从不躺下休息。作为空军副参谋长的何廷一,从1956年起负责毛泽东的专机任务,历时3年,他谈到了毛泽东的一些习惯:“毛主席上飞机后,先在椅子上坐一会儿,然后躺在床上看书,有时先批阅文件,然后躺在床上学英语。那时毛主席已年过花甲,可学英语精力充沛,非常用功。”他还说:“毛主席在飞机上说话很少,全部精力集中在阅批文件或读书上。空中服务员小郭给主席送茶水,他也只瞅她一眼。在飞机上我曾劝过主席,飞机在飞行中,阳光一闪一闪的,对眼睛有影响,请主席看一会儿,闭眼休息一会儿,保护视力。毛主席瞅了我一眼,仍看他的书。”
曾为毛泽东开专机的李恩恕也回忆说:“毛主席每次上飞机后,首先把书放到茶几上。他在飞机上常看外语书。有一次,毛主席视察回来,飞机已经着陆了。许多领导和群众在机场迎接。可是,左等右等不见毛主席走出飞机。机场上的人都很着急,不知机舱里发生了什么事。原来,毛主席正在聚精会神地学外语呢!”对此事的细节,被毛泽东称为“红色空中小姐”的郭桂卿有更详尽的叙述。
毛泽东从飞机起飞不久就开始学,直至飞机下滑、着陆、地面滑行,一直到停机坪停稳,他竟全然不知。机组人员不忍心去打搅他,坐在旁边,静静地等待着。半小时过去,毛泽东仍旧紧锁双眉,嘴唇不出声地动着,边看边读。当地领导等在飞机下面,焦急地踱来踱去。见此情形,郭桂卿提醒道:“主席,我们已经落地了。”“嗯?落地啦?”毛泽东转头看了看窗外,证实她的话是对的,才慢慢合上书,欠身站起来。“好啊,轰我走啊?”“不是我轰您呀,是下面首长都等着您啦!”郭桂卿明知道他只不过是开开玩笑,但还是迫不及待地解释了她的理由。毛泽东也不接她的话茬,自顾自地继续说:“也不留我们吃饭,小郭真是小气。不留我们吃饭,我们就走吧!”
这就是毛泽东,在飞机上也抓紧点滴时间,全神贯注地学习,以至达到了忘我的境界。有一次,气流不好,飞机摇晃颠簸,为了怕影响视力,郭桂卿就把书从毛泽东手里“抢”了过去,可他笑了笑,不吭声,也不反抗,可当她一转身干别的事去了,他又拿了书读起来。对为什么喜欢在飞机上看书、学英语,毛泽东自有理由。1958年3月,毛泽东去成都开会,飞机在西安机场停留。见飞机上带了那么多书,大家恳切地请他多休息,注意身体。可毛泽东却笑了笑,说:“在飞机上看书最好了。我从北京一上飞机就看到现在,一没有人给你打电话,二没有人给你送公文,三没有人找你请示汇报,在这上面看书最安静、最踏实。”当有人提到“飞机上发动机吵得厉害,汽油味也很难闻”时,毛泽东说:“一看书就什么也不想了,要思考书上说些什么,所以我不呕吐,也不头昏。”
有着“天下第一名园”美誉的杭州刘庄,有一座傍水而建的精致小楼,是毛泽东来杭多次住过的一号楼,人们称作“主席楼”。在“主席楼”后面一条小路旁的树阴下,有一块秀石,上书“毛泽东学英语处”几个红字。有张毛泽东与林克一起学习英语的照片作为佐证,这可能是全国唯一一个纪念毛泽东学英语的地方,也成为了西湖一景。旁边一块低矮的石头表面已有些光滑,显然是由于游人坐在这里拍照留念久而久之被磨光的。
![]() | ![]() |
(责任编辑:王喆、仝宗莉) |
相关专题 |
· 人民政协报之春秋周刊 |
![]() |
中国人大 |
|
1、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今起举行 将审议有关任免案等 2、我国拟立法保护公民个人电子信息 3、全国人大今日审议网络信息保护决定草案 4、茅台股价跌,是个“好兆头” 5、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
中国政协 |
|
1、毛泽东眼中的蒋介石:台湾还是蒋当“总统”的好 2、揭秘:第一个喊出“毛主席万岁”的人是蒋介石? 3、地球近邻也可能存在宜居星球 4、毛泽东诞辰119周年 湖南韶山度过一个不眠之夜 5、蒋经国杜月笙上海斗法:强龙为何难压地头蛇?(图) |
中国工会 |
|
1、京广高铁“尝鲜”之旅 2、【关注劳动合同法修改】劳务派遣用工不能成为用工主渠道 要求… 3、中国总劳动人口明年将达峰值 首次超过10亿人 4、浙江:元旦起浙江最低工资标准涨13% 最高档超过上海北京 5、专家学者呼吁规范劳务派遣 |
中国妇联 |
|
1、李连杰:青春不老得益于“扎马步”和微笑 2、房产信息泄露者被罚不必过度放大 3、第六届中国家庭文化艺术节闭幕晚会今晚播出 4、南京女大学生敢创业创成业 5、一只六和鸡 搅坏一群鸡 |
播客·视频 |
|||
|
|
时政要闻 |
|
·北京自来水水质市民网上可查 浑浊度、色度等数据首次公开 ·河南省试行公务员聘任制 首批焦作郑州洛阳平顶山列入试点 ·专家回应京广高铁高票价:4千亿成本须15年收回 ·深圳单车载人载物罚200元 网友:只能在宝马里哭了 ·医药分开三月后:开(可疑)处方的医生名字要曝光 |
频道精选 |
|
人民日报重要言论库 |
||
|
重要理论 |
|||
李君如:党的先进性的具体体现 李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法治意义 常修泽:自然垄断性行业也可以引入竞争 粮食安全始终是头等大事 俞可平:善治,打通幸福之路 程恩富:虚拟经济并不创造真实财富 |
时政资料 |
|
●胡锦涛活动报道集 ●吴邦国活动报道集 ●温家宝活动报道集 ●贾庆林活动报道集 ●李长春活动报道集 ●习近平活动报道集 ●李克强活动报道集 ●贺国强活动报道集 ●周永康活动报道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