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要聞 參政議政 視察調研 提案工作 民主黨派 統戰新聞 熱點專題 地方政協 委員面對面 綜合報道 視聽新聞 政協論壇 圖片新聞 人民網首頁
人民網>>中國政協新聞網

把解決民族地區就業問題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2014年09月15日03:54  來源:人民政協報

 【字號 打印 留言 論壇 網摘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促進就業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頭等大事,而對於經濟基礎薄弱、市場化程度不高的民族地區來說,就業工作困難更多,在民族地區城鎮化進程中解決各族群眾就業問題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全國政協11日下午在京召開雙周協商座談會,圍繞“民族地區城鎮化進程中的就業問題和對策”展開探討。委員們認為,當前民族地區就業局勢總體穩定,但還面臨較大壓力,需要黨委政府的重視和政策扶持,“國家相關政策對民族地區是有傾斜,但我覺得傾斜還不夠。”會上,杜鷹委員一句話代表了眾多委員的心聲。

  優化產業結構吸納更多勞動力

  解決民族地區就業問題,首先要提升經濟總量,調整優化產業結構,發展符合當地資源稟賦的勞動密集型產業,進一步增強民族地區就業吸納能力,這是與會委員的共識。

  今年,全國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簡稱民宗委)將“民族地區城鎮化進程中的就業問題”作為重點調研課題,分別於4月和8月組織委員赴廣西、寧夏等西部7個省、自治區進行了專題調研和3次協同調研,形成了綜合調研報告。會上,民宗委主任朱維群說,調研發現,民族地區產業吸納就業能力不強,生產總值最低的第一產業農業就容納了一半多的勞動力。“城鎮化的關鍵問題在於城鎮產業到底能吸納多少農村勞動力。”朱維群建議,實行差別化的金融、稅收、能源和財政政策,支持就業吸納能力較強的產業項目向民族地區的城鎮聚集,鼓勵和支持民營、中小、微小企業發展,更多提升和利用民營企業的就業容納能力。

  談及民族地區產業發展,馬志偉常委認為,應以優化產業結構為核心,推動現代農牧業、新興工業和現代服務業在民族地區的發展,帶動少數民族從牧場走向市場。馬志偉曾經到青海省西寧市調研,他看到有回族企業家投資了一個大的貿易市場,邀請藏族群眾合作,成就了一批懂市場懂經營的藏族企業家,這些人又帶著更多的藏族群眾致富,“我覺得這是好范例。”馬志偉說。

  在新疆長大的陳旗常委也贊同扶持民族地區的特色優勢產業做大做強。現在,新疆正結合當地特點大力發展紡織產業,陳旗建議發展民族旅游文化、農副產品深加工、現代物流等特色產業,並制定產業優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磨長英常委還建議引導民間資本參與邊境民族地區經濟建設,帶動和促進社會就業,尤其要給予邊境地區民營企業更多優惠政策。

  教育要符合市場需求

  擴大就業取決於產業發展、教育結構是否符合市場需求,以及職業教育水平。在這方面,與會委員建議,要高度重視民族地區的雙語教育工作,以就業為導向調整高校專業設置和培養模式,大力發展適合市場需求的職業教育培訓。

  民宗委在調研中發現,目前我國約有6000萬少數民族群眾主要使用本民族語言,語言交流障礙加大了他們參與競爭和就業的難度。來自西藏的索朗多吉委員告訴大家,在西藏,藏漢雙語教育發展對於就業的促進效果特別明顯,受過教育的農牧民更容易在城市找到工作。因此,他建議高度重視民族地區的雙語教育工作,並借助對口支援破除民族地區封閉式辦學模式,構建校企結合的職業教育體系,培養應用型人才。

  和其他地區一樣,民族地區也同樣存在重學歷輕技能、重普通教育輕職業教育的現象,學生的專業能力和市場需求脫節。在劉新樂委員看來,民族類高校專業設置單一,重文輕理,缺乏技術應用類專業,他呼吁調整民族類高校專業設置,並擴大對少數民族畢業生職業培訓補貼范圍,提高補貼額度。對此,朱維群建議以就業為導向,將民族地區地方高校更多轉型為應用技術類大學,把中等職業教育作為高中階段教育發展的重點,並調整職業教育布局和專業設置,借助東部地區的優質職業教育資源提升民族地區職業教育水平。“從長遠看,還是要通過提高勞動者的技能和素質來解決就業問題,民族地區的義務教育、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發展都需要更多幫扶。”李嶸委員說。

  民族地區需要特殊幫扶政策

  新型城鎮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鎮化,而對於很多少數民族群眾,由於受教育水平、生活習慣、風俗文化以及就業觀念等因素影響,外出就業面臨很多困難。“少數民族群眾還需要特殊的扶持政策。”陳俊驄委員說。

  在朱維群看來,政府要幫助少數民族群眾解決實際困難,避免在城鎮化的進程中被邊緣化,同時也要引導他們適應城市現代生活,養成現代文明新觀念,增強在市場經濟大潮中的競爭能力,更好地同各兄弟民族交往、交流和交融。

  進一步加大對民族地區的財政轉移支付力度,這是委員們一致的觀點。姚愛興常委說,對於人口比較分散,資源支撐條件比較差的民族地區,建議中央應加大對城鎮化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職業技能培訓等方面的投入,幫助民族地區增強城鎮經濟活力和可持續的發展能力,有序推進農業人口的市民化。陳俊驄認為,民族地區的就業問題不能完全靠市場,政府應制定更多鼓勵和保障政策,引導民族地區群眾在當地就業。此外,賈殿贈委員建議加強政策引導,提高內地高校新疆籍少數民族畢業生在內地的就業率。

  會上,不少委員反映,民族地區有些企業不願意大量吸納當地少數民族群眾就業,寧可從內地招工。杜鷹認為,國家支持民族地區企業的優惠政策應與是否吸納少數民族群眾就業挂鉤。磨長英常委還認為,應按照特殊人群創業稅收優惠辦法,給予民族地區返鄉農民工創業就業稅收優惠。

  在民族地區城鎮化進程中,有相當一部分是生態移民形成的城鎮化人口。馬志偉說,青海為保護三江源實行了大規模的減畜移民,有五萬多牧民放下牧鞭進入了城鎮,但這部分生態移民就業很困難,“有草場無牛羊,住城鎮無工作,求生計靠不住,想就業沒文化”。馬志偉建議國家協調完善流域上下游之間的幫扶制度,建立生態補償機制,發揮看得見的手和看不見的手的共同作用,加大對口援建工作力度,推動民族地區加快發展。對此,烏恩委員也有相似的看法,他說,“政府不能隻顧給錢,尤其要對生態移民形成的城鎮化人口制定特殊的專項政策,實現人口轉移的制度化、科學化、體系化。”

(來源:人民政協報)

新聞檢索:    
   中國人大
1、學習貫徹習近平在慶祝全國人大成立6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
2、圖解人大:歷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構成
3、購物中心“擱淺”引委托經營合同糾紛
4、廣州芳村“地主”覆滅記
5、公益性崗位勞動者受勞動法同等保護
   中國政協
1、澄清教師節的由來
2、歷年高考制度改革
3、高考改革,兩岸可以相互借鑒
4、全國政協赴安徽舒城縣開展教師節慰問活動
5、全國政協專題調研組赴山西調研
   中國工會
1、自主品牌汽車進入“寒冬”
2、教師節罷課事件:斯文掃地之舉讓誰汗顏
3、“興麟幫”卷錢跑路,監管在哪?
4、長安福特召回部分福克斯汽車
5、認清肩負的使命和責任 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
   中國婦聯
1、孩子吃早餐有講究 專家:不肥胖應喝全脂奶
2、沈躍躍出席第六屆世界大學女校長論壇開幕式並致辭
3、宋秀岩慰問教職員工並致以節日問候
4、宋秀岩與科學發展的女性領導力第二期培訓班學員親切座談
5、細節讓造型不乏味 5招讓衣服穿出設計感
   播客·視頻
改革需啃下“硬骨頭”改革需啃下“硬骨頭”
六大為何遠赴國外召開六大為何遠赴國外召開
   時政要聞
·高山見証 攜手前行——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杜尚別峰會
·公務員工資水平應依據什麼標准制定?
·雲南省紀委網站正式開通 暢通監督舉報渠道
·李克強下基層收過哪些禮?
·李克強倡導“萬眾創新”:為中國經濟升級版發力
頻道精選
   人民日報重要言論庫
   重要理論

李君如:黨的先進性的具體體現
李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的法治意義
常修澤:自然壟斷性行業也可以引入競爭
糧食安全始終是頭等大事
俞可平:善治,打通幸福之路
程恩富:虛擬經濟並不創造真實財富
   時政資料
            ●習近平活動報道集
●李克強活動報道集  ●張德江活動報道集
●俞正聲活動報道集  ●劉雲山活動報道集
●王岐山活動報道集  ●張高麗活動報道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