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惡意透支呈幾何式遞增
2013年07月08日01:17 來源:人民政協網
【字號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論壇 | 網摘 | 手機點評 | 糾錯 |
近年來,以信用卡為載體的信貸消費日漸成為現代社會的主流消費方式。但在信用卡產業高速發展的同時,信用卡使用的違規、失范現象不斷凸現,濫用問題嚴重,涉信用卡訴訟已成銀行訴訟的主要類型,涉及違法犯罪的刑事案件更是呈幾何式遞增,其中最為典型的是刑法第196條規定的信用卡詐騙罪。以北京市西城區法院為例,2008年,該院審結信用卡詐騙案件17件,而到2012年,結案量已攀升至109件。這種案件數量激增的情況在其他法院亦有不同程度的體現。
我國刑法中信用卡詐騙罪包括使用偽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虛假的身份証明騙領的信用卡﹔使用作廢的信用卡﹔冒用他人信用卡﹔惡意透支四種犯罪行為。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近三年共審結信用卡詐騙案件1145件,其中審結惡意透支型信用卡詐騙案件694件,佔全部信用卡詐騙案的60.6%。結合央行發布的數據,信用卡授信總額為3.49萬億元,而期末應償信貸總額就高達1.14萬億元。可以認定,惡意透支行為已是最為嚴重的危害信用卡交易安全與管理秩序的違法犯罪行為。
被告人以無業的中青年男性為主
調研發現,該類案件具有以下特點:
第一,惡意透支型信用卡詐騙案件的被告人多為無業的中青年男性,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
經統計,近半數的被告人處於30至39歲這一年齡階段,全部案件中男女比例約為4:1,這一數據反映出惡意透支型信用卡詐騙案件與其他金融類案件類似,中青年男性是金融預支消費的主力。職業方面,61%的被告人在犯罪時處於無業狀態,他們多以打零工、家庭救濟作為收入來源,另有34%的被告人從事銷售員、服務員、保安等低收入工作,收入來源也不穩定。同時,隻有17%的被告人具有大學以上的教育經歷,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第二,銀行普遍遭遇惡意透支,多家銀行同期被騙現象嚴重。
惡意透支行為涉及的發卡銀行,既包括國有銀行,也包括眾多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已形成全部覆蓋的態勢。同時,被告人同時透支多家銀行的多張信用卡的案件佔總數的4/5以上,銀行同期被騙並造成廣泛財產損失的問題嚴重。
第三,多數被告人使用虛假的資信文件騙領信用卡。
在惡意透支型信用卡詐騙案中,被告人雖提供真實的身份証明申領信用卡,但為獲取更高的授信額度,往往使用虛假的資產証明、收入証明等,使銀行發卡人員錯誤評估其償付能力,將信用卡發給不適格的人員,或將授信額度設定過高,為惡意透支行為的發生埋下隱患。
第四,“以卡養卡”式的透支導致銀行損失滾雪球式增長。
近20%的案件中,被告人同時持有五張以上信用卡,採取“以卡養卡”的透支方式,即被告人向多家銀行申領多張信用卡,透支后採取拆東牆補西牆的方式,依靠新的透支償還以往透支款項,最終導致透支數額滾雪球式愈來愈大,直至完全喪失還款能力。同時,還有近六成的被告人通過第三方公司套取現金,以實現“養卡”意圖。
第五,被告人超能力消費現象普遍,“即用即棄”現象不斷。
被告人在無固定工作或收入較低的情況下,使用透支款項卻不加以節制,甚至透支款項購買奢侈品、出入高檔消費場所,快速揮霍可用額度,每月透支數額遠遠超出收入數額。此外,部分被告人在將一張信用卡的額度用盡后廢棄該卡,並馬上使用下一張信用卡,如此循環,直至無法申領。
第六,多數被告人在案發后能夠退賠款項,所處刑罰較為輕緩。
在審理過程中,約有半數以上案件能夠適用簡易程序審理,在一審法院宣判前能夠退賠全部或部分贓款的佔案件總數的67%。總體來說,此類案件被告人認罪態度較好,退賠贓款比率較高,加之多數案件的涉案數額未達到法律規定的“數額巨大”或“數額特別巨大”的檔次,因此適用刑罰相對輕緩,64%的案件適用緩刑等非監禁刑。
惡意透支行為的產生具有多重原因,不僅源於持卡人自身的信用意識淡薄及主觀惡性,同時也有授信機制不健全、銀行監管不到位等客觀因素。
兩種思想傾向須澄清
“人而無信 不知其可”。惡意透支信用卡犯罪實質是誠信問題,是逆時代而動的行為。我們必須澄清兩種錯誤的思想傾向:
一是認為惡意透支只是在鑽金融制度漏洞,不應作為犯罪處理。正如信用卡的優勢,透支行為不僅不是犯罪,反而是金融市場積極推動的消費方式。但是,如果持卡人對惡意透支行為不以為然,或是不考慮償還能力的盲目透支,或是透支后意圖拖延還款甚至逃避還款,在使用信用卡的透支功能時持“惡意”的主觀心態,並客觀上侵犯了銀行的財產權,其行為就可能從違規佔用轉為非法佔有,成為具有與其他詐騙犯罪相同的社會危害性,並侵犯我國金融管理秩序的犯罪行為。對這種較為嚴重的“惡意透支”行為予以處罰顯然有必要性。
二是認為該行為符合犯罪特征,但簡單地交由司法機關可以一判了之。實踐中,要想減少此種犯罪必須有綜合治理的觀念。除了立法機關與時俱進地完善法律規定和司法機關准確審判之外,社會其他方面也應參與到預防的活動當中。一方面要大力開展價值觀的宣傳教育,培育良好的誠信體系,樹立正確使用信用卡的是非觀﹔另一方面,銀行要重視信用卡風險控制體系的構建,在制定規范和開展業務的同時,也要進一步完善發卡程序、風險預警等監管制度,減少信用卡詐騙罪發生的客觀條件。
(來源:人民政協網)
![]() |
中國人大 |
|
1、膽大包天冒充民警抓賭“掙”兩萬元 2、張德江會見巴基斯坦總理謝裡夫 3、上訪:不用再舉牌堵門攔車了 4、十二人因故意傷害尋舋滋事領刑 5、食品安全沒人能置身其外 |
中國政協 |
|
1、“白狼”:返台就為宣傳“一國兩制” 2、關於趙登禹、佟麟閣兩將軍的殉國地 3、台灣靈鷲山觀音 安奉普陀山 4、尚福林:純民資創建銀行或很快上路 5、“最養眼”高鐵將重構長三角休閑格局 |
中國工會 |
|
1、喪心病狂的暴力恐怖襲擊背后 2、賓利中國銷量下滑18% 3、福特北美召回1.31萬輛門鎖故障車輛 4、“網上信訪”,新的表達渠道 5、【主持人說題】愛換不愛修的習慣有可能毀了一代維修工 |
中國婦聯 |
|
1、教育部:小學一二年級暑假禁止留書面作業 老師須開展家訪 2、不敢“碰住房”是反腐之恥 3、成人直飲人奶是對女性尊嚴的污辱 4、全國婦聯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動員大會召開 5、新疆婦聯慰問維穩一線武警官兵、公安干警 |
播客·視頻 |
|||
|
|
時政要聞 |
|
·年中特稿:習近平從嚴治軍 接連出招整治歪風 ·年中特稿:解放軍抓根固本聚焦“能打勝仗”(圖) ·新華社評論員:深刻把握治國理政的根本遵循 ·二戰時期中國遠征軍陣亡將士忠魂回家 ·教育部要求海南、廣東立即處理教材調整不當做法 |
頻道精選 |
|
人民日報重要言論庫 |
||
|
重要理論 |
|||
李君如:黨的先進性的具體體現 李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的法治意義 常修澤:自然壟斷性行業也可以引入競爭 糧食安全始終是頭等大事 俞可平:善治,打通幸福之路 程恩富:虛擬經濟並不創造真實財富 |
時政資料 |
|
●胡錦濤活動報道集 ●吳邦國活動報道集 ●溫家寶活動報道集 ●賈慶林活動報道集 ●李長春活動報道集 ●習近平活動報道集 ●李克強活動報道集 ●賀國強活動報道集 ●周永康活動報道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