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要闻 参政议政 视察调研 提案工作 民主党派 统战新闻 热点专题 地方政协 委员面对面 综合报道 视听新闻 政协论坛 图片新闻 人民网首页
人民网>>中国政协新闻网

习近平会见嫦三参研人员 委员:嫦五将有更大跨越

2014年01月07日10:51  来源:中国网

 【字号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核心提示:

  1月6日,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等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探月工程嫦娥三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习近平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不断在攻坚克难中追求卓越。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被称为“嫦娥之父”的叶培建透露,嫦娥五号与嫦娥三号相比,将有两个很大的跨越,包括采样技术及高速返回地球技术。

习近平:嫦娥三号是货真价实、名副其实的中国创造

  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6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探月工程嫦娥三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嫦娥三号任务圆满成功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参加任务的广大参研参试人员表示诚挚的慰问和新年的祝福。他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不断在攻坚克难中追求卓越,加快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

  党和国家领导人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参加会见。

  人民大会堂北大厅里,洋溢着热烈的气氛。上午10时许,习近平等中央领导同志来到参研参试人员代表中间,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习近平等同代表们热情握手,同探月工程总指挥、总设计师等同志亲切交谈,询问他们工作和身体情况,并同大家合影留念。

  随后,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嫦娥三号任务圆满成功,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树立了新的里程碑,在人类攀登科技高峰征程中刷新了中国高度。我们把“玉兔号”的足迹刻在了月球上,也把中华民族非凡的创造力刻在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光辉史册上。你们作出的卓越贡献、立下的卓越功勋,祖国和人民将永远铭记。

  习近平强调,探月工程任务连续成功,创造了世界月球探测史的中国纪录。这一成就,凝结的是几代航天人的智慧和心血,依靠的是我们国家的综合实力,汇聚的是中国人民的整体力量,体现出的最重要意义就是进一步增强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决心和自信。

  习近平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嫦娥三号任务是我国航天领域迄今最复杂、难度最大的任务之一,是货真价实、名副其实的中国创造。取得这样的成就,最根本的一点,就是中国航天事业始终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中国是一个大国,必须成为科技创新大国。嫦娥三号任务圆满成功,既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成果,又为加快实施这一战略提供了有益经验。我们要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扩大科技开放合作,为人类科技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习近平强调,今天来这里的代表,有德高望重的科技大家,有技艺精湛的技能大师,有一大批朝气蓬勃的青年骨干,这是我们的力量所在、希望所在。我们要着力完善人才发展机制,最大限度支持和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创造。要不拘一格、慧眼识才,放手使用优秀青年人才,为他们奋勇创新、脱颖而出提供舞台。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航天工作者再接再厉,向着探月工程总目标继续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马凯、刘延东、刘奇葆、许其亮、范长龙、赵乐际、栗战书、杨晶、常万全,中央军委委员房峰辉、张阳、张又侠等参加会见。

  嫦娥三号探测器2013年12月2日发射升空,12月14日实现月面软着陆,12月15日进行两器分离和互拍成像。嫦娥三号任务圆满成功,首次实现了我国航天器在地外天体软着陆和巡视勘察,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第二步战略目标全面实现,中华民族跻身世界深空探测先进行列。(新华网)

叶培建委员:嫦娥五号将首试“弹跳式返回”

  2013年12月14日上午,由广州市科技和信息化局、广东科学中心等单位主办的珠江科学大讲坛第十期在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举行。全国政协委员、“嫦娥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培建为数百中学生作题为“中国月球探测和深空探测”的主题报告,揭秘中国无人探月工程三部曲。

  说到“嫦娥三号”在月球上的最新进展,叶培建立即举起手机,兴奋地表示:“我刚才在来这里的路上还收到一张图片,是我们其中一个空间探测仪探测到的地球周围的电离层的图像,我估计还没发表,没法让在座的都看到。”

  叶培建说,从地球的12月25日开始,月球就要进入“月夜”了,温度将低至零下170摄氏度,月球车也会随之进入“冬眠”状态。到了地球时间的1月初,月球车将再次被“唤醒”,继续工作。“我们专门设置了一个"唤醒电路",就像闹钟一样,这个技术是嫦娥三号要过的最后一个难关,再过若干天就能证明这个"闹钟"是否有用。”

  嫦娥三号:着陆实验做了200多次 沙漠模拟出月球“虹湾”

  嫦娥三号到目前为止,“落得很好”,“走得也很好”,但每个成功背后都有难以想象的付出。

  “为了知道在什么情况下能落得稳,光着陆器着陆的实验就做了200多次。”据透露,实验队专门在北京郊区建了一个大架子,这个架子高80米,长100米,宽100米,被叶称为北京南郊的“埃菲尔铁塔”。

  为了让月球车在月面上顺利“走起来”,实验队甚至在航天城建了一个很大的“月球场”,从长白山上运来了很多火山灰,模拟月球环境。实验队还在离敦煌几百公里远的地方,选定了一个与月球上的虹湾区很相似的地方作为模拟点。

  “我们在那修了4个大玻璃房子,4个水池,带来了5台发电机。90个实验队员在大沙漠里面干了1个月,就为了完成这么一个"走"的动作。”

  嫦娥五号:着陆器能抓东西能打洞 将成我国首次月球采样

  据透露,嫦娥五号与嫦娥三号相比,将有两个很大的跨越,包括采样技术及高速返回地球技术。叶培建称,嫦娥五号由4个器(件)组成,包括着陆器、上升器、轨道器、返回器。 “这4个器打到月球轨道后,轨道器、返回器成为一个组合,着陆器、上升器成为一个组合。这两个组合分离,着陆器带着上升器,降落在我们预定的地区。这个着陆器上有两个机械手,其中一个机械手会在月球表面抓东西,然后把它塞到一个容器里面。还有一个机械手会打窟窿,能在月球上打2米深的窟窿,把东西抓住,然后再装到容器里面。这将是我们国家第一次采样、封装在月球上采集到的东西。” “接着,上升器就会点火,进入月球轨道。轨道器和返回器的组合体与上升器交汇对接,上升器的样品转移到返回器后,就将上升器扔掉,轨道器和返回器返回地球。”

  叶培建说,“受到月球各种因素的影响,返回器高速返回地球将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过去神舟飞船是直接返回,但嫦娥五号将采用新的方法:先进入大气层,走一段距离,再跳回宇宙,然后返回大气层,最后回来。通过这个方法,可以减少发热,解决一系列问题。”

  我国暂无“载人登月”计划

  对于载人登月,叶培建以三句话给出“完整的答案”:“第一,人类要征服太空首先要去月球,美国人去过了,中国人一定要去,中国人也一定能够去;第二,目前我们国家没有任何载人登月的计划,因此也无所谓前几天网上传的取消这个计划的无稽之谈;第三,一个国家有没有载人登月的计划要看国家的实力、国家综合发展的需要,随着国家经济能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认为中国迟早是要搞载人登月的。航天白皮书是五年出一次,最近一版的航天白皮书已经说了"我国已经开始了载人登月的关键技术研究",我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够看到中国有人登上月球。”(广州日报)

  (中国网综合报道)

(责编:曾伟、段欣毅)
新闻检索:    
   中国人大
1、四川两男子嫖宿13岁幼女被诉强奸罪
2、黑龙江佳木斯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十四次会议
3、石家庄市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2014年1月16日召开
4、全总十六届二次执委会议:积极推动企业工资支付法律制定
5、辽宁朝阳市十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九次会议
   中国政协
1、习近平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的讲话
2、全国政协举行新年茶话会
3、一件提案与司法考试制度改革
4、基隆大黄鸭“爆炸”了!
5、2013年6月大事记
   中国工会
1、沈阳北至上海虹桥高铁开通
2、【国际随笔】沙龙:毁誉参半的政治人物
3、停车收费员有了上岗证 车主维权意识需增强
4、地球可能毁灭的九种方式
5、济宁91家涉氨企业被关停
   中国妇联
1、组图:天津“考研奶奶”再上考场
2、普京前妻入选英媒年度女性
3、包头78岁老太靠捡垃圾供养女读书
4、农家女农闲刺绣忙
5、根据脸型选眼镜 戴出时尚范儿
   播客·视频
改革需啃下“硬骨头”改革需啃下“硬骨头”
六大为何远赴国外召开六大为何远赴国外召开
   时政要闻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划定合格分数线
·媒体揭青年三大期待:房价下降看病便宜反腐加强
·太原市委书记多次租公共自行车出行
·卫计委重申禁止大月份引产 相关个案将严肃查处
·四川省农业厅巡视员胡相全、原巡视员吴忠厚被查
频道精选
   人民日报重要言论库
   重要理论

李君如:党的先进性的具体体现
李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法治意义
常修泽:自然垄断性行业也可以引入竞争
粮食安全始终是头等大事
俞可平:善治,打通幸福之路
程恩富:虚拟经济并不创造真实财富
   时政资料
            ●习近平活动报道集
●李克强活动报道集  ●张德江活动报道集
●俞正声活动报道集  ●刘云山活动报道集
●王岐山活动报道集  ●张高丽活动报道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