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怀念和敬仰的奠基者
2014年01月06日02:07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论坛 | 网摘 | 手机点评 | 纠错 |
编者按:
本文是中国交响乐团团长关峡委员在不久前举行的“纪念李凌诞辰100周年音乐会”座谈会上的发言。李凌是中国交响乐团(创建时称为中央乐团)的缔造者之一,我国著名音乐教育家、音乐评论家和音乐活动家,他为推动中国的音乐事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本刊编发此文,以为纪念。
今天我们坐在一起,怀着无比真诚的情感,共同纪念著名音乐评论家、音乐教育家、中央乐团第一任团长李凌先生诞辰百年,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时刻。此时,不禁让我想起了自己在2010年创作的一部名为《奠基者》的钢琴协奏曲,我的情感源泉就是对“奠基者”们的尊敬和仰慕。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地域、不同行业都有一批奠基者,他们坚忍不拔,富于理想,勇于奉献,或默默无闻,或可歌可泣,在推动新中国发展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做出了巨大贡献,也因此名垂史册,为国家和人民所怀念。李凌先生就是这样一位值得我们怀念的奠基者,一位新中国音乐事业的奠基者,尤其对中央乐团——中国交响乐团(1956年7月3日,中国的国家乐团——中央乐团成立,在北京举行了乐团成立后的第一场音乐会,音乐会的内容为纪念莫扎特诞辰200周年,1996年乐团进行了重组,更名为中国交响乐团。编者按)来说,更是一位永远令我们尊敬和感谢的奠基者。
李凌先生是中央乐团的缔造者之一。周恩来总理曾说:“中国应该大量地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所以,在总理关心下,1956年新中国组建了自己的交响乐团——中央乐团,李凌出任团长。时至今日,许多乐团老艺术家提起李凌先生,都会说:没有李凌就没有中央乐团。他的功绩和他的品格有口皆碑。初创时期的中央乐团,广泛吸纳国内最为优秀的尖子人才,在不太长的时间内,迅速成长为一个由交响乐队、合唱队、独唱独奏小组“三架车”组成的文艺阵营,活跃在黄河上下,大江南北,为各地群众送上最好的精神食粮,也代表着年轻的共和国,向世界展示着东方音乐文明的风采。
而李凌时期的中央乐团是国内最为活跃的一个文艺团体。在北京,乐团举办了近400期“星期音乐会”,一大批音乐家凭这些音乐会为广大观众所熟悉,一代人也通过这些音乐会了解了世界上最优秀的音乐。面向全国,李凌主持下的中央乐团还开通了“音乐大篷车”,在全国巡回演出,为乐团赢得了声誉,甚至被誉为“中国第一团”。
李凌先生也是北京音乐厅的缔造者之一。现在的北京音乐厅,原来是一个电影院,票房不怎么好,中央乐团成立的时候,李凌先生考虑到一个乐团没有阵地是不行的,就向北京市委建议把音乐厅作为乐团的演出场地,整个开支自己负担。于是将北京音乐厅接管过来,收拾出来一块儿地方放器械,打扫打扫,就登台演出了。当时只有不到1000人的座位,后来又加了一些座位。基本形成现在的座位规模。有了音乐厅,乐团就有了自己的主场地。乐团当时有乐队、合唱队、独唱、独奏四个小组。于是,这四个小组分头搞节目。据说,当时来听音乐会的人很多,每礼拜二、三、四、五演电影,周末尽量组织各种各样的音乐会。“星期音乐会”的传统就这样在北京音乐厅生根发芽了,北京音乐厅也就这样成了闻名全国的音乐殿堂。
李凌先生还是乐团优秀人才的发现者和培养者。乐团初创时期,人才紧缺。李凌向文化部求援,从世界各地聘请了一批外国专家,训练乐团。据乐团资料反映,那时的外援专家有德国指挥家戈斯林、小号专家柯拉契克、圆号专家霍夫曼、双簧管专家维赤西、黑管专家克列斯多曼、苏联合唱指挥家杜玛舍夫等。而且,李凌双管齐下,一边找外援,一边往外派。先后送往国外学习的音乐家有十几位,后来都成了支撑中央乐团艺术事业的顶梁柱。李凌先生重视人才,尤其重视指挥,他认为一个乐团的发展指挥很重要,他曾经说:“一个部队能不能打仗,主要是总指挥,总指挥不行,再好的部队都要松弛。一个一流的指挥能把一个二流的乐团提高到一流。但一个二流的指挥绝不可能把一个二流的乐队指成一流。”所以,中央乐团的首任指挥就是德国的戈斯林。
李凌先生还是中国交响乐团现今团址的缔造者之一。据说上世纪50年代初,国家在和平里盖了些房子,是两层简易楼房,还有排练厅。1954年的和平里没有自来水,车也没有通,他就敢于要那里的房子。1959年盖了六层的房子,李凌又为团里努力争取,甚至还要来一个车库,给合唱队改成了一个排练厅。所有这些,后来都成为了乐团几十年来事业发展的基本保障。
李凌先生始终关心着乐团发展,即便已经离开了团长的岗位。70岁以后,李凌就把乐团的职务、中央音乐学院的职位都辞了。但是,乐团的事却始终挂在他的心头。1996年中央乐团改为中国交响乐团,只留乐队,不留合唱团。李凌就曾经谈到,唯一让他放心不下的,就是乐团改革后被边缘的合唱团。他充满关切和期待地说:“专业合唱艺术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希望合唱能挣扎起来作一次复兴运动,使全国合唱艺术走上一个重新发展、认真追赶,以期创造出新高峰的道路。”
据说,这是李凌先生的最后一次题字,落笔日期为2003年10月25日。
李凌先生曾经自己评价说:“我就是一个拓荒者”。然而,对于我们后来人,他是当之无愧的奠基者。从1956年的中央乐团,到如今即将迈入2014年的中国交响乐团,已然历经了57年磨砺与辉煌的“中国第一团”,史册上留下了许许多多闪光的名字:李凌、李德伦、韩中杰、严良堃、秋里等等,这些前辈都是中央乐团——中国交响乐团的奠基者,也是新中国音乐事业的奠基者,他们的奉献和功绩值得我们永远的敬仰和怀念。
图1:李凌
图2:李凌晚年
图3:李凌(右)与老友周巍峙
图4:20世纪80年代初,音乐大师梅纽因与中央乐团合作演出,互赠礼品。李凌(右二)
(来源:人民政协网)
![]() |
中国人大 |
|
1、鹤壁市十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五次会议 2、黄华华带队到山西调研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实施情况 3、全国人大代表赴南昌等地调研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情况 4、黑龙江省人大视察鸡西市沿边开发开放建设工作 5、涉嫌受贿寿县县委书记被立案侦查 |
中国政协 |
|
1、明年起教师资格实行国考 2、全国政协社法委调研组福建调研司法改革问题 3、小学入学年龄不应“一刀切” 4、互联网“盒子”中的版权侵权不容忽视 5、推进户籍改革需突破四重障碍 |
中国工会 |
|
1、世界女排大奖赛中国队位列积分榜第二 2、从昆山爆炸案看基层工会组织作用发挥 3、沪上公务员纷纷换用国产加密手机 4、【热点聚焦】抗击埃博拉 全球在行动 5、【高谈阔论】或许不能小觑韩寒、郭敬明的文学史意义 |
中国妇联 |
|
1、支招:手机用户自我保护小方法 2、山东体彩4.97亿大奖得主现身领奖 捐2千万设慈善基金 3、宋秀岩:积极推进基层妇联组织建设和妇联工作改革创新 4、《神秘世界历险记2》首日火爆 倡导节水从娃娃抓起 5、《康熙字典》成“起名神器” 新时代如何用好老字典 |
播客·视频 |
|||
|
|
时政要闻 |
|
·湖南慈利县委副书记、县长李军涉嫌严重违纪被立案调查 ·习近平的体育强国梦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编剧:没有回避那些历史 ·中纪委半个月通报30余名领导干部违纪信息 涉3名省部级 ·外交部:愿与梵蒂冈进行建设性对话改善双边关系 |
频道精选 |
|
人民日报重要言论库 |
||
|
重要理论 |
|||
李君如:党的先进性的具体体现 李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法治意义 常修泽:自然垄断性行业也可以引入竞争 粮食安全始终是头等大事 俞可平:善治,打通幸福之路 程恩富:虚拟经济并不创造真实财富 |
时政资料 |
|
●俞正声活动报道集 ●刘云山活动报道集 ●王岐山活动报道集 ●张高丽活动报道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