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要闻 参政议政 视察调研 提案工作 民主党派 统战新闻 热点专题 地方政协 委员面对面 综合报道 视听新闻 政协论坛 图片新闻 人民网首页
人民网>>中国政协新闻网

我在唐山大地震后“找人”

2013年12月12日01:55  来源:人民政协网

 【字号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2012年5月28日上午10时22分,在唐山与滦县交界处发生4.8级地震。媒体报道,根据专家意见,这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余震。唐山大地震重新回到公众视野。

  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黄小同当时27岁,那场地震是他的一场难忘的生死考验和人生洗礼。本文是他在最新一期《文史资料选辑》(中国政协文史馆编)中的回忆(节选),令人惊心动魄,历历在目。

  唐山大地震发生时,我在天津十六中学教书。

  1976年7月28日当晚,在和平区委院内,区委领导传达了市委的紧急电话通知,大意是要求立即行动起来,组织力量,迅速投入抢救工作。记得还要求严防阶级敌人进行破坏。最后说了一下我们的任务,简单说就是在倒塌的房屋瓦砾中找人,活的死的都要抬出来。

  我们这支抢救队,实际上是“找人队”,清一色的年轻小伙,只穿条短裤,区里发给每人一个藤条帽、一件白大褂、一双线手套、一双雨靴、两个口罩。大家迅速地穿戴起来,还挺整齐,这是一支特殊的抢救队伍。

  “找人”

  次日一早,大家吃完早饭就出发了。也就是从那天开始,我们就没白天没夜晚地开始了抢救生存者运送死难者的工作,没有了时间概念、没有了饱饿概念,更没有了什么危险的概念。

  余震还在不断发生,我们就在余震的间隙中穿梭于胡同街巷,时而停下,时而奔跑。任务是搜寻被压在瓦砾下的人,不论是活着的,还是已经死了的,都要抬出来。那时候没有什么工具,只有担架,更没有什么大型机械。我们基本是四人一组,只要发现有人的迹象,或者有衣服踪迹,我们就用手给扒出来,受了伤仍然活着的立即送医院,死了的抬出后,每个遇难者要装一个大塑料袋。

  从那些天的抢救工作看,活着的人比较少,我们找到的大部分人是已经死亡的了。因为是夏天,又很热,遇难者穿的衣服都很少,开始自己还不太敢看,惨不忍睹。有的一家几口人,就活下一位老人,有的一家就活下一个小孩,有的全家遇难。有的母亲为了保护几个月大的婴儿,抱在怀里用身体掩挡倒塌的房屋,但没有成功,母亲被砸死,婴儿被闷死在怀里。看到此景,眼泪不由自主地往下掉。母亲抱孩子一块儿遇难的,在装塑料袋时特别困难,说实话,我们分不开尸体,只好母子两人装在一起了。

  头一天下来,晚上返回区委吃饭时,自己怎么也吃不下去。总想着自己白天所见,脑海里全是一具具尸体。等到第二天下来,似乎已经适应了,也可能是麻木了。那些天,我有意识地记了一下经自己手扒出来搬过的尸体,半个多月,有936具。其中有90多岁的老人,也有几个月的婴儿。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抢险队还路过保定道松寿里那里,也是我舅舅和舅母住的地方,但一看那整片倒塌的房屋,像战争中的废墟,心中就有一种不祥的感觉。后来了解到,舅母当场就被砸死了,因为她比较胖,跑不动,只好躲在床下,被掉下的房檩砸穿而亡。

  “墓坑”

  对于扒出的遇难者尸体,以及送到医院抢救未活下来的,当时天津采取的是在郊区迅速掩埋的办法,这是出于预防疫病考虑,因为当时天气太热。为了确保地震遇难者及时掩埋,并为以后查找方便,每一位遇难者有一个墓坑。

  为此,天津市政府动用了上万名农民,在西郊工农联盟农场挖墓坑,基本是2米长,1米深,1米宽。这样,我们这支抢救队又承担起运送尸体的任务,每天要把扒出来的尸体装袋后,运送到郊区。后来,停在各医院的尸体开始腐烂,空气中已经可以闻到了。为了加快掩埋速度,我们开始白天夜晚地加班抢运。所有通往西郊的道路都给我们运送遇难者尸体的车队开绿灯。当时每辆敞篷货车上放6具尸体,不能太多,怕塑料袋被挤压破。我们就站在车厢的前面,这样车开起来,我们可以闻不到难闻的气味。所以车队开得很快,还吹着警笛,一旦车慢下来,气味马上就会把我们笼罩起来。

  那些日子,一直伴随我们不能少的,也是最能减少气味的,就是白酒。每天要经常用白酒喷洒在口罩上,有时也喝上两口,既去味,也是消毒。好在自己在内蒙古插队时学着喝酒,已经有了一定的锻炼,否则那么天天和酒打交道,早就不知醉成什么样了。

  “下葬”

  最初,因为没有群众知道尸体运往哪里,所以车到工农联盟农场墓地的时候,现场基本就是我们抢救运尸的人。但很快,老百姓知道了我们运送尸体的路线和目的地,一些死难者的家属通过各种办法赶到墓地,与他们的亲属做最后的告别。

  那些日子,天气很热,许多装尸体的塑料袋已经鼓了起来。所以我们在往墓坑里放尸体的时候非常小心,为了不让塑料袋破掉,我们是每车四个人用两条很结实的绳子,兜着一床棉被,把装尸体的塑料袋放在棉被上,然后,四个人再把棉被和塑料袋轻轻地放到墓坑里去,小心谨慎,似乎生怕惊动了那些死难者。许多赶到的死难者家属看到我们的工作情况非常感动,他们有的给我们跪下磕头,表达感谢之意。因为在那个混乱困难的时候,这已经是非常庄重的下葬仪式了。

  我曾问过一个赶来给亲人送葬的小伙子,他说,他们一家九口人,就他一人活了下来。还有一个和我姥姥年岁差不多的老太太告诉我,她的儿子一家全死了,可老天爷让她活了下来,她也不想活了。

  当时年轻的我不知该怎么劝慰她。说实话,那些天,我已经欲哭无泪了。也就在那些日子里,我突然觉得自己更成熟了,更深刻地理解了“生命”的含义,明白了人应该怎样活着才更有意义。而自己能亲身参加抗震救灾抢救活动,即使是和死人打交道,也是值得的、伟大的,因为自己亲身体验了那种生离死别的人间真情。

  图:抢险队后黄小同(左)与本校老师在学校门前留影,门前还有地震后盖的临建棚。

(来源:人民政协网)

新闻检索:    
   中国人大
1、宾馆吸毒 榆林多名“瘾君子”被行拘
2、山西忻州市人大常委会任免名单
3、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解读:如何加强国有资产监管
4、山西运城:省市人大代表视察园区化发展集群化招商工作
5、法学专家详解案件改判缘由
   中国政协
1、农业部回应近期涉农热点问题
2、南非政府公布曼德拉葬礼具体安排
3、年底哪些银行理财产品收益高?
4、完善市场导向机制 提升整体创新能力
5、两岸应联手继续清算日本侵华罪行
   中国工会
1、老人买保险被忽悠 合同签到122岁
2、变速箱及空调系统问题成奇瑞瑞虎投诉主因
3、南京长江隧道工程获鲁班奖
4、能否喝酒查查基因便知
5、辉县市志愿者参与交通安全宣传
   中国妇联
1、什么让男人怦然心动?
2、宋秀岩: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针
推动新时期妇…

3、组图:著名粤剧大师红线女病逝 一曲《荔枝颂》成绝响
4、“单独二胎”或藏生育风险大龄女性更需科学备孕
5、漯河SYB创业培训让近千名女大学生受益
   播客·视频
改革需啃下“硬骨头”改革需啃下“硬骨头”
六大为何远赴国外召开六大为何远赴国外召开
   时政要闻
·南非总统祖马会见李源潮
·2014年放假安排出炉 专家称化整为零冲击旅游市场
·专家解读2014年节假日放假安排
·2014年节假日安排日历之“孝心版”
·2014年节假日安排日历之“应季水果版”
频道精选
   人民日报重要言论库
   重要理论

李君如:党的先进性的具体体现
李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法治意义
常修泽:自然垄断性行业也可以引入竞争
粮食安全始终是头等大事
俞可平:善治,打通幸福之路
程恩富:虚拟经济并不创造真实财富
   时政资料
            ●习近平活动报道集
●李克强活动报道集  ●张德江活动报道集
●俞正声活动报道集  ●刘云山活动报道集
●王岐山活动报道集  ●张高丽活动报道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