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要闻 参政议政 视察调研 提案工作 民主党派 统战新闻 热点专题 地方政协 委员面对面 综合报道 视听新闻 政协论坛 图片新闻 人民网首页
人民网>>中国政协新闻网

全国政协常委李朋德:统筹创新需求 优化资源配置

2013年12月09日09:01  来源:人民政协网

 【字号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希望科研体制加快改革,包括科技管理部门。希望能够增加效率,减少层次,建立国家的项目中心,统筹基金管理。具体建议如下:

  一、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转型发展。科技兴旺则国家强大,没有科技支撑的经济不可能产生高效率。我国政府历来重视科技,不断加大对科技和教育的投入,培养科技人才,提升国民科技素养,提出到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而且明确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战略。

  改革开放后,我国大量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成套引进工业设备。然而,我国科技原始创新偏少,工业发展后劲不足。科研工作与产业发展不匹配,科研成果转换率太低,重复研究多,交叉研究少,基础研究弱,应用研究与应用脱节。科技资源没有准确配置,造成资源浪费,创新实效低。

  二、建立全面掌握科技需求的机制。目前,我国建立了比较完备的科技管理体系,但科技创新统筹不足,科技资源分散,行业科研管理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企业创新力度和水平偏低。虽然有科技规划,但并没有完全实施。需求是最稀缺的资源,如何才能掌握科研需求?这是科技管理部门应该加强的工作,建议依靠行业科技主管部门,掌握行业科技的需求;依靠中国科协和学会,掌握公共科技需求;依靠科技产业集团,掌握产业科技需求;依靠“两院”,掌握通用基础科学和高科技需求;依靠研究型大学,了解对基础科学的需求;向国际学术组织和社会大众了解需求。

  三、加快科研单位的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掌握科研需求,才能对科技力量进行有效布局。要对现有的各类科研单位进行彻底改革,做到去行政化、建立职业化院所管理机制,优化用人的制度,形成灵活的激励机制。进一步加快配套政策完善,形成公益、应用、产业的完备研发链。

  四、优化国家科技资源的配置。我国研发投入占GDP比例不断提高,公共财政对科技的投入超过万亿,企业投入科技的数量也在加快增长。公共财政对科技的投入具有引导作用,应该明确目标和任务,建立统一的公共财政科技经费管理中心,增加不同计划的协调,统一项目库,财政直接投入。还可以采用竞争性和事后补偿等方式,优化对不同项目的支持方式。同时积极鼓励金融对科技研发的投入,引领社会资源对科技的投入,形成多源投入的新方式。

(来源:人民政协网)

(责编:唐芊尔(实习生)、申亚欣)
相关专题
· 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
新闻检索:    
   中国人大
1、黑心商贩销售伪劣种子坑害农户
2、广东河源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任免名单
3、湛江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十九次会议
4、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中心组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5、石嘴山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名单
   中国政协
1、农业部回应近期涉农热点问题
2、让农民流转土地无后顾之忧
3、我国在建18个自贸区
4、“经济体制改革与顶层设计主题座谈会”在京举行
5、全国政协委员、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俞敏洪: 工作最重要的不…
   中国工会
1、老人买保险被忽悠 合同签到122岁
2、全总:将推动地方政府普遍建立欠薪应急周转金制度
3、我国劳动法律体系已基本建立 工会将加大源头参与
4、全总:严限劳务派遣用工比例 禁止“假外包真派遣”
5、南京长江隧道工程获鲁班奖
   中国妇联
1、什么让男人怦然心动?
2、婴幼儿科学喂养 辅食添加有顺序
3、全国妇联举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报告会
4、宋秀岩: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针
推动新时期妇…

5、一颗孝心温暖三个娘亲
   播客·视频
改革需啃下“硬骨头”改革需啃下“硬骨头”
六大为何远赴国外召开六大为何远赴国外召开
   时政要闻
·中国国茶发展战略专家研讨会在国务院参事室召开
·学习时报刊文解析习近平讲话语言风格及8大特点
·美国库恩基金会主席:中国梦的理论框架和内涵
·剑桥大学研究员:中国梦,从历史看未来
·国土资源部:不得借基本农田划定之机擅调规划
频道精选
   人民日报重要言论库
   重要理论

李君如:党的先进性的具体体现
李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法治意义
常修泽:自然垄断性行业也可以引入竞争
粮食安全始终是头等大事
俞可平:善治,打通幸福之路
程恩富:虚拟经济并不创造真实财富
   时政资料
            ●习近平活动报道集
●李克强活动报道集  ●张德江活动报道集
●俞正声活动报道集  ●刘云山活动报道集
●王岐山活动报道集  ●张高丽活动报道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