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党“最后一里路”到底有多远?
2013年07月20日01:26 来源:人民政协网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论坛 | 网摘 | 手机点评 | 纠错 |
从去年初台湾地区领导人大选,民进党候选人以80万张选票败北之后,民进党在总结离当选的“最后一里路”时感叹:两岸政策让民进党失去了最后的机会。此后,民进党内有心人开始真正检视该党的两岸政策。
然而,一年多过去了,民进党中一些人士虽然也动作频频,但至今台湾民众依旧没有等到民进党一个明确的两岸政策,哪怕是一个不能实现的虚假政策。
最近,民进党再次掀起“积极”探讨两岸政策“风潮”,然而,由于各大“天王”各有盘算,故无意形成共识。对此,台湾的民进党支持者们也开始质疑——
民进党主席苏贞昌这个夏天很忙。他先是大张旗鼓补齐该党“中国事务委员会”委员人数,再办“华山会议”,用他的话说,要让民进党在两岸问题上不能缺位。
与此同时,民进党的另一位大佬,前主席、台湾地区前行政部门负责人谢长廷,也在岛内岛外为民进党与大陆交流奔波。除了在岛内造势外,上个月底,他还率团赴香港举行研讨会,意在打破民、共交流僵局。
而就在前几天,曾提出“最后一里路”概念的2012年台湾地区领导人的民进党参选人、前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在两岸议题上沉寂了一年多之后,突然以“小英教育基金会”名义举办“台湾经济发展新模式”专题演讲会,并邀请大陆重量级学者与台湾学界进行对话交流。而交流的主题是“人民币在未来国际货币体系的角色”,受邀请的是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演讲内容是“人民币国际化的缘起与发展”。而另一位受邀者,是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丁志杰,其演讲的内容是“中国大陆对外金融政策展望”。
这是蔡英文于去年卸任民进党主席后,第一次公开与大陆学者面对面互动交流。
“但从这两位大陆专家演讲的主题,似乎可以看出来,蔡英文真的开始研究大陆政策了,而且切入点就是已经进入了台湾市场的金融业。这是很专业的问题,同时也是影响大陆未来国际地位的问题。”台湾大学一位与会专家电话中告诉本报记者。
看得出,无论苏贞昌、谢长廷,还是蔡英文,至少从表面看,他们真的在为民进党的两岸政策开始试温了。
不过,中国有句老话,叫“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民进党去年以来,尤其近期频频与两岸话题有关的动作虽然热热闹闹,但却始终让岛内民众一头雾水,当人们拨开迷雾发现,热闹之后民进党大陆政策还在原地踏步,民进党的“最后一里路”似乎还是那么遥不可及。
□“意识形态挂帅”成民进党软肋
岛内很多知名政治评论员在谈及民进党大陆路线时均认为,和谐的民、共两党关系才是民进党突破国民党“垄断”大陆政策话语权的基础,再辅以善意的两岸政策主张,也许民进党才能在台湾民众中加分,也才有可能赢得大陆方面的善意。
但自从苏贞昌接任蔡英文任民进党主席以来,虽然党内有相当部分党公职人员,甚至“深绿”大佬们不断发出要求党改善与大陆关系,虽然苏贞昌表面上也满口“好,好!”、“乐见其成”……但事实上,自他上任以来的这一年时间里,民进党非但没有任何要与大陆改善关系做法和动向,相反,却频频爆出一些影响两岸关系的负面作为。
今年初,正值中日因钓鱼岛问题对峙日益紧张之际,苏贞昌高调窜访日本,他撇开本该关心的钓鱼岛事件不说,却高调主张台湾地区、美、日、韩建立“民主同盟”,民进党前“立委”郭正亮认为这是“联日抗大陆”,突显民进党重返两岸对抗路线,是既“盲目又白目(愚蠢)”的想法。尽管民进党中央回应,苏贞昌访日,只是“大架构与区域政治问题”,不是针对钓鱼岛问题,也无关相关方关系。但其言行随即遭到包括海峡两岸在内的全世界华人近乎一致的批评。
此后的湖南卫视歌唱节目《我是歌手》经台湾媒体转播,在岛内激起热烈反响,而苏贞昌则宣称,中共过去对台“统战”,如今“入岛、入户、入脑”,透过媒体褒扬大陆、唱衰台湾,因此台湾要更加“警惕”。对苏贞昌的此番言论,台湾有音乐人、学者、媒体等都表示异议,批评其“意识形态挂帅”。
6月8日,苏贞昌踏上为期11天的访美之旅,原来信心满满的他却遭遇几乎是“无为在歧路,访美几大目标皆空”。
不知道什么原因,苏贞昌从美国回来后开始重视两岸话题。民进党一位幕僚坦言,可能因缺乏两岸政策而遭到美方不信任。不管这种说法是否准确,不过,苏贞昌其后表现让人确信,先是他对谢长廷率团赴香港进行的“民、共交流”给予正面评价,接着是筹备“华山会议”要讨论两岸政策问题。
这一切似乎让岛内民众和民进党部分党员认为,民进党的大陆政策真的到了转变的时候。
不过,遗憾的是,就在上月底两岸签署足可以提振台湾经济发展的两岸服务贸易协议后,苏贞昌再以意识形态挂帅,要求民进党民意代表对该协议进行杯葛。并呼吁岛内业者走上街头,起来反抗,并宣称:一旦协议在民意机构通过,两岸就会完成经济大一统的步骤。
而此时,以民进党中央评议会主委陈胜宏、不分区民意代表薛凌夫妇为主导的阳信租赁公司,于本月11日在上海成立大陆总部。薛凌与民进党中常委何志伟出席了开幕式。这对该党的激烈抵制服贸协议,形成重大反讽。“作为党主席,一边要和大陆建立沟通平台,一边又万事以意识形态挂帅,如此,怎么会赢得大陆方面信任,没有民、共两党和谐,又谈何取得与国民党平等的对大陆交流的话语权?”民进党一位中常委对此不无担忧。
□只有“改弦更张”
才能拉近与各方距离
“现在看来,民进党两岸路线之争俨然成了党内派系斗争的工具。”两岸观察家认为,不管是蔡英文、苏贞昌,或是谢长廷,不管他们是否开始觊觎2016年台湾地区领导人“大位”,有一点是明确的,就是能让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党才可能取得最终胜利,这也是民进党走完“最后一里路”的唯一路径。
两岸观察家们表示,尽管民进党继谢长廷访问大陆、打开双方交流大门后,蔡英文也邀请大陆经济学家来台专题演讲,双方同时进行沟通、交流。民进党内重量级人物纷纷展开与大陆的接触、互动,这对两岸关系发展固然是件好事,但这绝对还不够,希望民进党能进一步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路线。
民进党应该根据客观事实、放弃意识形态、支持和平发展、推动互惠双赢的两岸关系,并且顺应世界潮流,替两岸关系搭一座桥,而不是筑一堵墙,为台湾人民建立最有利于未来发展的两岸关系。
民进党应该看到,2008年以来,在两岸各方共同努力、彼此释放善意下,两岸和平发展已是双方的主流民意,并成为台海安全的最佳保障。两岸透过密切的交流合作,让双方人民能看清和平发展的重要性,理性选择两岸未来发展路线,而任何意识形态、政治口号都无法撼动两岸和平发展的大趋势。
为此,民进党真的要获得包括两岸民众在内的各方支持,应该吸取2000年至2008年民进党执政时的“意识形态凌驾一切,对大陆采取政治对抗、经济封锁、文化断绝的政策,违背两岸和平发展的大趋势,导致两岸关系紧张、台湾内部纷争、对外经贸被边缘化的危机……”的历史教训。
“走完‘最后一里路’,要求民进党必须将两岸政策放在台湾民众根本利益的高度上,同时还取决于台湾的‘统独’争议能否尽早终结,愿否认清两岸发展趋势,放弃台独路线。”台湾政治大学一位知名政论家表示,要走完“最后一里路”,民进党必须在短期内,或者这几个月内,就拿出可让大陆、让台湾和国际社会满意的两岸政策。否则,民进党“在野”的历史必将继续,台湾岛内发生的内耗也必将继续,而低迷的经济形势也必将继续。
(来源:人民政协网)
![]() |
中国人大 |
|
1、“微博大V”禹晋永涉嫌诈骗受审 2、广东省人大财经委召开2013年我省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 3、七台河市人大视察煤矿棚户区改造工作 4、无视国法青年跨省贩毒被判处死刑 5、“陪酒女”是对被害人的二次伤害 |
中国政协 |
|
1、两位潜伏敌营的福州籍中将 2、长案短说:公款消费应取消烟酒开支 3、全国政协举办上半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座谈会 4、全国政协举办上半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座谈会 5、可再生能源电力将面临历史性发展机遇 |
中国工会 |
|
1、基地组织打算宣布在叙利亚北部成立伊斯兰国 2、国足开启“危机公关” 3、“谁是球王”总决赛落幕 4、煤炭业遭遇进口煤冲击降价潮蔓延 5、两个产业区26家企业,竟有13家环境违法 |
中国妇联 |
|
1、女性养生:10种神奇食物让女人肌肤白嫩嫩 2、2013北京高考争议调查 3、河南郑州“海归流浪女”被送医 家人均不愿意来接 4、专家称槟榔致癌国际公认 6成口腔癌因槟榔引发 5、女航员太空演示洗头过程:姐洗的是“怒发” |
播客·视频 |
|||
|
|
时政要闻 |
|
·四川泸县致28人死亡矿难被认定为重大责任事故 市长被警告 ·央行就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答问 存款利率管制不变 ·国家信访局局长舒晓琴:要善于用法治方式解决信访问题 ·张高丽分别会见出席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的外国政要 ·王宁任住建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图/简历) |
频道精选 |
|
人民日报重要言论库 |
||
|
重要理论 |
|||
李君如:党的先进性的具体体现 李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法治意义 常修泽:自然垄断性行业也可以引入竞争 粮食安全始终是头等大事 俞可平:善治,打通幸福之路 程恩富:虚拟经济并不创造真实财富 |
时政资料 |
|
●胡锦涛活动报道集 ●吴邦国活动报道集 ●温家宝活动报道集 ●贾庆林活动报道集 ●李长春活动报道集 ●习近平活动报道集 ●李克强活动报道集 ●贺国强活动报道集 ●周永康活动报道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