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恶意透支呈几何式递增
2013年07月08日01:17 来源:人民政协网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论坛 | 网摘 | 手机点评 | 纠错 |
近年来,以信用卡为载体的信贷消费日渐成为现代社会的主流消费方式。但在信用卡产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信用卡使用的违规、失范现象不断凸现,滥用问题严重,涉信用卡诉讼已成银行诉讼的主要类型,涉及违法犯罪的刑事案件更是呈几何式递增,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刑法第196条规定的信用卡诈骗罪。以北京市西城区法院为例,2008年,该院审结信用卡诈骗案件17件,而到2012年,结案量已攀升至109件。这种案件数量激增的情况在其他法院亦有不同程度的体现。
我国刑法中信用卡诈骗罪包括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使用作废的信用卡;冒用他人信用卡;恶意透支四种犯罪行为。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近三年共审结信用卡诈骗案件1145件,其中审结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案件694件,占全部信用卡诈骗案的60.6%。结合央行发布的数据,信用卡授信总额为3.49万亿元,而期末应偿信贷总额就高达1.14万亿元。可以认定,恶意透支行为已是最为严重的危害信用卡交易安全与管理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
被告人以无业的中青年男性为主
调研发现,该类案件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案件的被告人多为无业的中青年男性,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
经统计,近半数的被告人处于30至39岁这一年龄阶段,全部案件中男女比例约为4:1,这一数据反映出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案件与其他金融类案件类似,中青年男性是金融预支消费的主力。职业方面,61%的被告人在犯罪时处于无业状态,他们多以打零工、家庭救济作为收入来源,另有34%的被告人从事销售员、服务员、保安等低收入工作,收入来源也不稳定。同时,只有17%的被告人具有大学以上的教育经历,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第二,银行普遍遭遇恶意透支,多家银行同期被骗现象严重。
恶意透支行为涉及的发卡银行,既包括国有银行,也包括众多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已形成全部覆盖的态势。同时,被告人同时透支多家银行的多张信用卡的案件占总数的4/5以上,银行同期被骗并造成广泛财产损失的问题严重。
第三,多数被告人使用虚假的资信文件骗领信用卡。
在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案中,被告人虽提供真实的身份证明申领信用卡,但为获取更高的授信额度,往往使用虚假的资产证明、收入证明等,使银行发卡人员错误评估其偿付能力,将信用卡发给不适格的人员,或将授信额度设定过高,为恶意透支行为的发生埋下隐患。
第四,“以卡养卡”式的透支导致银行损失滚雪球式增长。
近20%的案件中,被告人同时持有五张以上信用卡,采取“以卡养卡”的透支方式,即被告人向多家银行申领多张信用卡,透支后采取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依靠新的透支偿还以往透支款项,最终导致透支数额滚雪球式愈来愈大,直至完全丧失还款能力。同时,还有近六成的被告人通过第三方公司套取现金,以实现“养卡”意图。
第五,被告人超能力消费现象普遍,“即用即弃”现象不断。
被告人在无固定工作或收入较低的情况下,使用透支款项却不加以节制,甚至透支款项购买奢侈品、出入高档消费场所,快速挥霍可用额度,每月透支数额远远超出收入数额。此外,部分被告人在将一张信用卡的额度用尽后废弃该卡,并马上使用下一张信用卡,如此循环,直至无法申领。
第六,多数被告人在案发后能够退赔款项,所处刑罚较为轻缓。
在审理过程中,约有半数以上案件能够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在一审法院宣判前能够退赔全部或部分赃款的占案件总数的67%。总体来说,此类案件被告人认罪态度较好,退赔赃款比率较高,加之多数案件的涉案数额未达到法律规定的“数额巨大”或“数额特别巨大”的档次,因此适用刑罚相对轻缓,64%的案件适用缓刑等非监禁刑。
恶意透支行为的产生具有多重原因,不仅源于持卡人自身的信用意识淡薄及主观恶性,同时也有授信机制不健全、银行监管不到位等客观因素。
两种思想倾向须澄清
“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恶意透支信用卡犯罪实质是诚信问题,是逆时代而动的行为。我们必须澄清两种错误的思想倾向:
一是认为恶意透支只是在钻金融制度漏洞,不应作为犯罪处理。正如信用卡的优势,透支行为不仅不是犯罪,反而是金融市场积极推动的消费方式。但是,如果持卡人对恶意透支行为不以为然,或是不考虑偿还能力的盲目透支,或是透支后意图拖延还款甚至逃避还款,在使用信用卡的透支功能时持“恶意”的主观心态,并客观上侵犯了银行的财产权,其行为就可能从违规占用转为非法占有,成为具有与其他诈骗犯罪相同的社会危害性,并侵犯我国金融管理秩序的犯罪行为。对这种较为严重的“恶意透支”行为予以处罚显然有必要性。
二是认为该行为符合犯罪特征,但简单地交由司法机关可以一判了之。实践中,要想减少此种犯罪必须有综合治理的观念。除了立法机关与时俱进地完善法律规定和司法机关准确审判之外,社会其他方面也应参与到预防的活动当中。一方面要大力开展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培育良好的诚信体系,树立正确使用信用卡的是非观;另一方面,银行要重视信用卡风险控制体系的构建,在制定规范和开展业务的同时,也要进一步完善发卡程序、风险预警等监管制度,减少信用卡诈骗罪发生的客观条件。
(来源:人民政协网)
![]() |
中国人大 |
|
1、胆大包天冒充民警抓赌“挣”两万元 2、张德江会见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 3、上访:不用再举牌堵门拦车了 4、十二人因故意伤害寻衅滋事领刑 5、食品安全没人能置身其外 |
中国政协 |
|
1、“白狼”:返台就为宣传“一国两制” 2、关于赵登禹、佟麟阁两将军的殉国地 3、台湾灵鹫山观音 安奉普陀山 4、尚福林:纯民资创建银行或很快上路 5、“最养眼”高铁将重构长三角休闲格局 |
中国工会 |
|
1、丧心病狂的暴力恐怖袭击背后 2、宾利中国销量下滑18% 3、福特北美召回1.31万辆门锁故障车辆 4、“网上信访”,新的表达渠道 5、【主持人说题】爱换不爱修的习惯有可能毁了一代维修工 |
中国妇联 |
|
1、教育部:小学一二年级暑假禁止留书面作业 老师须开展家访 2、不敢“碰住房”是反腐之耻 3、成人直饮人奶是对女性尊严的污辱 4、全国妇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召开 5、新疆妇联慰问维稳一线武警官兵、公安干警 |
播客·视频 |
|||
|
|
时政要闻 |
|
·年中特稿:习近平从严治军 接连出招整治歪风 ·年中特稿:解放军抓根固本聚焦“能打胜仗”(图) ·新华社评论员:深刻把握治国理政的根本遵循 ·二战时期中国远征军阵亡将士忠魂回家 ·教育部要求海南、广东立即处理教材调整不当做法 |
频道精选 |
|
人民日报重要言论库 |
||
|
重要理论 |
|||
李君如:党的先进性的具体体现 李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法治意义 常修泽:自然垄断性行业也可以引入竞争 粮食安全始终是头等大事 俞可平:善治,打通幸福之路 程恩富:虚拟经济并不创造真实财富 |
时政资料 |
|
●胡锦涛活动报道集 ●吴邦国活动报道集 ●温家宝活动报道集 ●贾庆林活动报道集 ●李长春活动报道集 ●习近平活动报道集 ●李克强活动报道集 ●贺国强活动报道集 ●周永康活动报道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