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对工作"精雕细刻":从生活细节上关心新兵
2013年02月08日08:47 来源:北京日报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论坛 | 网摘 | 手机点评 | 纠错 |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除了具备“举重若轻”的恢宏气度外,也拥有“举轻若重”的细致功夫。“精雕细刻”,就是邓小平成功处理具体问题的态度和方法。
1961年10月23日,邓小平在接见共青团中央工作会议与会代表时说:“过去冀鲁豫的工作比太行热闹得多,太行的工作不够热闹,但是精雕细刻。当然,那个时候太行的工作再加点热闹就好了,但是归根到底它是细致的工作,精雕细刻的工作,很深入的工作,结果得益处大,兵就不跑。”他还说:“我们的事业总是要求精雕细刻,没有一样事情不是一点一滴的成绩积累起来的。”
以“新兵动员”为例,邓小平首先是进行充分的宣传鼓动,以激发群众的热情。具体办法是召集军人家属开会,或者举行军民联欢晚会。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他不仅向群众进行革命宣传,还尽可能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这样就拉近了人民军队和群众的感情距离,从而也改变了他们“惧怕军队的心理和‘好子不当兵’的观念”。这些都使招募新兵变得更为顺利。新兵招到后,他还非常注意从生活细节上关心新兵:接收新兵、开赴前线等环节,都要组织群众举行隆重的慰劳、欢迎欢送仪式;了解战士的情况,观察他们的情绪,解答疑问、解决困难;教育老兵不仅不能欺负新兵,还要帮助他们;伙食和衣物供给等细节也不能马虎。总之,要尽量减少新战士的困难,使他们感到精神愉快。他认为这些都是“巩固部队的重要因素”。
据曾经在邓小平领导下工作过的一些人回忆,邓小平善于在作出大的决定后“大胆放手”,“不作具体干预”,“不多讲具体方法”,让下属充分发挥智慧、施展才干。邓小平在工作中是把“举轻若重”与“举重若轻”两种工作风格有机结合起来的,关键是视情况相机运用。比如他晚年常说要“算账”,他的一些重大决策,往往要把一笔笔大大小小的“账”精心算好以后才作出。可以说,邓小平一生所取得的成就既得益于他那“举重若轻”的战略思考,也得益于他那“举轻若重”的“精雕细刻”、“深入细致”的唯实作风。
(作者 李琦 为中央文献研究室副编审)
(责任编辑:王喆、肖红) |
相关专题 |
· 人民政协报之春秋周刊 |
![]() |
中国人大 |
|
1、24省份书记兼任人大主任 4地副书记兼政协主席 2、厦门市同安区人大常委会向社会公布2013年工作要点 3、陈琳遗产惹纷争两任丈夫上公堂 4、面馆失火阜新5名女子窒息身亡 5、人大代表连续6年提干部财产公示提案无进展 |
中国政协 |
|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名单 2、厉无畏:农村城镇化的红利在于提高农民收入 3、辜胜阻:必须控制北京人口 提升中小城市吸引力 4、厉无畏:新型城镇化要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 5、民建河北省委建议:对未出售的小产权房全部查收 |
中国工会 |
|
1、韩女生在印遭迷奸 2、京城服务业节前再现“短工荒” 3、【本周聚焦】警惕网络“求虐”背后的价值失范 4、临汾铁警激发战斗力 5、【新闻广角】一个环卫工人的抗争 |
中国妇联 |
|
1、骆琦牵手成功 盘点《非诚勿扰》女神级女嘉宾 2、李金:我的故事并不重要…… 3、浙江金华女园长用身躯保卫孩子被歹徒捅伤 4、对话李阳家暴案原告李金:对家暴不能仅仅说不! 5、天津市妇联制定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办法 |
播客·视频 |
|||
|
|
时政要闻 |
|
·中共领导人访贫问苦展现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决心 ·浙江上虞某局长被假艳照骗走10万 经查有真问题 ·饭店设最低消费被指助长浪费 商务部将清理规范 ·中国5年至少742名厅局级以上高官落马 ·重庆市委书记孙政才看望王鸿举等老干部 |
频道精选 |
|
人民日报重要言论库 |
||
|
重要理论 |
|||
李君如:党的先进性的具体体现 李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法治意义 常修泽:自然垄断性行业也可以引入竞争 粮食安全始终是头等大事 俞可平:善治,打通幸福之路 程恩富:虚拟经济并不创造真实财富 |
时政资料 |
|
●胡锦涛活动报道集 ●吴邦国活动报道集 ●温家宝活动报道集 ●贾庆林活动报道集 ●李长春活动报道集 ●习近平活动报道集 ●李克强活动报道集 ●贺国强活动报道集 ●周永康活动报道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