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三怕:怕眼泪、怕血、怕听别人喊饶命【3】
2012年11月30日08:49 来源:人民网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论坛 | 网摘 | 手机点评 | 纠错 |
朱医生将那支珍藏很久没舍得用的盘尼西林(青霉素)用给了生病的孩子。接着,又注射了两支别的药。然后给孩子擦了擦脸,用纱布紧紧扎住耳朵上的动脉。
朱医生打过针,用水壶喂那孩子水。那时候抗生素是很稀有的,所以很显特效。工夫不大,孩子忽然抬起眼皮,轻悠悠地叫了一声:“娘!”
那女人呆呆地睁大了眼,泪水哗哗地往下流。忽然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哭叫着:“菩萨啊,救命的菩萨啊!”
毛泽东两眼泪花迷离,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他忙转身吩咐朱医生:“你用后面那辆车送这母女回家吧。再观察一下,孩子没事了你再回来。”
后来,每当谈到那个孩子和流泪的母亲,毛泽东眼圈总要泛红:“也不知道那孩子现在怎么样了?把她带来治疗一段就好了……”他多次感慨:农民缺医少药,闹个病跑几十里看不上医生,要想个法子让医生到农村去。吃了农民种的粮就该为农民治病么!
二怕血。听起来似乎有点不可思议,毛泽东身经百战,指挥战役大大小小何止千百次?战场上哪次不是尸积如山,血流成河?毛泽东的亲人和战友牺牲的有多少?那长长的名单证明毛泽东从来未在敌人的凶残面前有丝毫恐惧和退缩。
毛泽东怕血是从某种意义上讲的,是一种对生命的爱护和珍惜,表现了其性格中悯善悲慈的一面。
刚进北平,毛泽东住在香山双清别墅。当时一起在山上住的还有不少中央领导人,其中有不少是行伍出身。这些将军都是子弹堆儿里钻出来的人。听惯了枪炮声,都是几天不打枪手痒心痒全身痒,现在一下子没仗打了,耳边只剩下莺歌燕舞,自然很不习惯,也很不适应了。
![]() | ![]() |
(责任编辑:王喆、段欣毅) |
相关专题 |
· 人民政协报之春秋周刊 |
![]() |
中国人大 |
|
1、取消站台冠名不必矫枉过正 2、海南70余人扰乱机场案侦办始末 3、手段凶残潜入别墅抢劫残杀4人 4、“金饭碗”盛不下一生的幸福 5、养老保险改革应进入“并轨时代” |
中国政协 |
|
1、揭秘:蒋介石日记密集谈及钓鱼岛 曾设想联美制日 2、爱国宗教领袖丁光训遗体在南京火化 享年98岁 3、史海揭秘:蒋介石下葬时为何身穿七套衣服?(图) 4、图赏中国新版护照上的锦绣山河 含台湾景点图片 5、“改革征地制度”写入十八报告值得期待 |
中国工会 |
|
1、我航母进行歼—15飞机起降飞行训练 2、【十八大报告解读】为什么要强调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 3、【十八大报告解读】为什么说党的十六大以来的10年,我们紧紧… 4、基层代表激情宣讲十八大精神 5、辽宁省总领导慰问罗阳同志家属 |
中国妇联 |
|
1、绝色美女们的呆萌儿女 基因跑偏一代返祖 2、宋秀岩强调:高举旗帜 坚定信念 开拓创新 真抓实干 切实把… 3、17岁少男与12岁幼女恋爱生子被判强奸 4、行政权力强制平坟早该禁止 5、四川省妇联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
播客·视频 |
|||
|
|
时政要闻 |
|
·解放军报:罗阳已走情无尽 自强是最好的送行(图) ·北京官方回应“摇号帝”:申请人重名 并无猫腻 ·北京十四届人大会第一次会议2013年1月22日召开 将选市长 ·北京:“终身禁入”条款重回食品安全条例 ·英雄罗阳,一路走好——沈阳军民恸别“航空报国英模”罗阳侧记(图) |
频道精选 |
|
人民日报重要言论库 |
||
|
重要理论 |
|||
李君如:党的先进性的具体体现 李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法治意义 常修泽:自然垄断性行业也可以引入竞争 粮食安全始终是头等大事 俞可平:善治,打通幸福之路 程恩富:虚拟经济并不创造真实财富 |
时政资料 |
|
●胡锦涛活动报道集 ●吴邦国活动报道集 ●温家宝活动报道集 ●贾庆林活动报道集 ●李长春活动报道集 ●习近平活动报道集 ●李克强活动报道集 ●贺国强活动报道集 ●周永康活动报道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