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要聞 參政議政 視察調研 提案工作 民主黨派 統戰新聞 熱點專題 地方政協 委員面對面 綜合報道 視聽新聞 政協論壇 圖片新聞 人民網首頁
人民網>>中國政協新聞網

全國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加快推進國家實驗室建設實現創新驅動發展

2014年10月10日03:58  來源:人民政協報

 【字號 打印 留言 論壇 網摘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編者按:

  國家實驗室是實現協同創新的有效載體,是提升國家核心競爭力和原創能力的必要形式,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必然選擇。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多位委員提交的“提升原始創新能力,加快推進國家實驗室建設”系列提案,被列為全國政協重點督辦提案。面對當前國家實驗室出現的缺乏穩定的經費支持等突出問題,全國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邀請提案人、科技部、財政部、教育部、中國科學院有關部門負責人以及部分國家實驗室(籌)負責人,在京召開重點提案督辦座談會,並赴山東、遼寧兩省開展實地調研,今天編發的調研報告就是這次調研的成果之一。

  建設國家實驗室是實施

  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必然選擇

  建設體量較大、學科綜合交叉的國家實驗室,以破解戰略性瓶頸為導向,組織重大科學問題研究,是提升國家核心競爭力和原創能力的必要形式。美國能源部阿貢、洛斯阿拉莫斯、勞倫斯伯克利等國家實驗室,德國亥姆霍茲研究院等,均是圍繞國家使命和重大基礎科學,依靠跨學科、大協作和高強度支持,開展協同創新的旗艦型實體研究平台。國家實驗室是美歐搶佔科技制高點的重要創新載體。

  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我國已形成以中國科學院和研究型大學為主體的基礎研究原始創新的格局。圍繞基礎學科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建成的200余家國家重點實驗室,在特定的專業領域,為學科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在培育和提升原創能力方面已經和正在發揮重要作用。但一直以來,由於缺乏在更高層次上組織學科交叉、適應戰略性重大科學問題研究的國家實驗室,因此尚未充分體現制度所賦予的更高效的組織模式,集中力量辦大事,實現重大領域創新跨越的優勢。有鑒於此,《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簡稱《規劃綱要》)提出,“根據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在新興前沿交叉領域和具有我國特色和優勢的領域,主要依托國家科研院所和研究型大學,建設若干隊伍強、水平高、學科綜合交叉的國家實驗室”。2008年政府工作報告又進一步重申了“重點建設一批國家實驗室”的戰略任務。

  這一重要決策是在對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互動關系的歷史和未來綜合分析的基礎上,結合大科學時代我國發展的新特征和戰略需求做出的。加快建設國家實驗室,打造高效共享的實體性協同創新平台,既是提升我國重大原創能力的必要模式,也是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的重要舉措。此舉可彌補以往小而散的研發體系的結構性短板,破解科技資源分散重復痼疾,實現創新要素集聚效應最大化,激活並大幅提升我國在重要戰略領域的原始創新能力,引領實現戰略領域的創新跨越。

  國家實驗室試點工作情況和面臨的主要問題

  本世紀初,科技部依托綜合實力強的研究型大學和科研院所,啟動了規模較大、學科交叉、人才匯聚、管理創新的國家實驗室建設試點,沈陽金屬材料、北京凝聚態物理等國家實驗室先后獲准籌建。之后,根據擇重、擇優原則,又從各個部門提出的84項國家實驗室立項申請中遴選出21家,由“973計劃”顧問專家組通過會議評審和實地考察,提出了擬在海洋、能源、農業、交通、航空等10個重點方向部署國家實驗室的建議。2006年《規劃綱要》公布實施,科技部和財政部在國家實驗室總體目標和定位上取得基本共識,並研究提出了建設與運行實施方案﹔但另一方面,在國家實驗室的具體選擇、管理歸屬以及一些技術性細節的理解上有所保留。同一期間,一些單位還參照“973計劃”顧問組建議的領域,自主開展了航空、清潔能源等國家實驗室的籌建探索並取得積極成效。2013年,科技部與山東省和青島市合作,正式啟動了青島海洋國家實驗室建設試點工作。

  當前,國家實驗室的目標定位和體制機制問題已基本厘清。籌建中的國家實驗室,在發揮制度優勢、整合創新資源、大幅提升重大原創能力上取得了明顯成效,其集聚效果在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納米印刷、鐵基超導、甲醇制烯烴、磁約束核聚變等重大原創成果的形成中已初見端倪,彰顯了協同創新的優勢。

  近年來基礎研究經費總量持續增加,但在R●D(研究與開發)總投入中的比例以及財政科技投入中的比例過低問題始終未獲解決。而且,基礎研究經費的投入方式,仍是以競爭為主,穩定支持的份額很低。研究人員不得不花費大量精力去競爭資源,難以潛心研究,影響了重大原創性成果的形成。據有關方面統計,2008—2013年,6個試點國家實驗室實到總經費61.1億元,其中縱向競爭性經費43.9億元,佔到總經費的72%,屬於財政穩定支持的經費比例很低。試點國家實驗室獲得的穩定支持經費無論比例和總量,都遠低於其他國家的國家實驗室,發展受到很大制約。

  2008年,國家設立了“國家重點實驗室專項經費”,而試點國家實驗室的穩定支持經費卻因故未能同期解決,雖然採取了臨時性措施補貼試點國家實驗室的運行經費,但人均穩定支持強度明顯低於國家重點實驗室。

  加快推進國家實驗室發展的意見建議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要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整合科技規劃和資源,完善政府對基礎性、戰略性、前沿性科學研究和共性技術研究的支持機制,這為國家實驗室建設明確了方向。為此建議:

  (一)進一步深化體制機制創新,充分發揮國家實驗室在協同創新中的主體作用。在總結前期工作的同時,應盡快完善頂層設計,把國家實驗室建設作為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和加強基礎研究穩定支持的重要手段,以國家目標和科技重大需求為導向,進一步推進資源配置、人事和評價制度、跨領域交叉機制等方面的綜合性改革,從制度上保障科學、技術和工程的有機結合,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供新模式、創造新經驗。

  (二)優化國家實驗室發展的規劃布局。有關部門要結合既有工作基礎,針對新時期國家發展的新要求,優化國家實驗室建設的頂層規劃,把握總量(《規劃綱要》期間,以佔國家重點實驗室總數十分之一為宜),有序推進。對已試點多年的首批國家實驗室(籌),應根據批准籌建時確定的目標要求,盡快組織驗收,依據驗收結果予以認定或限期整改﹔對以部門及地方經費為主籌建、符合規劃方向、在創新實力和成果上居國內絕對優勢,並已參照國家實驗室模式運行數年取得良好成效的實驗室,應按擇需、擇重、擇優的原則陸續驗收﹔其他納入規劃的實驗室,按程序逐步啟動,到2020年完成初步布局。

  (三)完善中央財政對基礎研究穩定支持機制,推動國家實驗室健康發展。重點是建立中央財政穩定支持國家實驗室的專項經費,或將其納入現有基礎研究穩定支持渠道,強化國家對基礎研究的穩定支持。對以重大基礎科研為主或以重大科學裝置為主要研究手段的國家實驗室,應明確中央財政為投入主體。對於聚焦經濟社會發展重大戰略需求的國家實驗室,還應注重調動地方和企業支持基礎研究的積極性,形成以中央財政為主、地方和企業積極參與的多元化穩定支持新格局。國家實驗室穩定支持比例近期應達到50%以上,爭取“十三五”期間達到國際水平(>70%),人均支持強度原則上也應明顯高於國家重點實驗室,以保障國家實驗室的長期穩定運行和重大原創能力的持續提升。

  調研組成員名單

  程津培(全國政協常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副主任,科學技術部原副部長,致公黨中央副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

  陳小婭(女)(全國政協委員、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副主任,科學技術部原副部長)

  常榮軍(全國政協委員、教科文衛體委員會駐會副主任)

  王梅祥(全國政協常委,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

  盧柯(全國政協常委,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

  朱星(全國政協委員、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委員,北京大學物理學院教授)

  劉建(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裝備學院原副院長,少將軍銜)

  孫聰(全國政協委員、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委員,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副總工程師)

  李燦(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潔淨能源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

  侯一筠(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國家“863計劃”海洋領域專家組成員)

  潘鋒(回族)(全國政協委員、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委員,中國科學院條件保障與財務局副局長)

(來源:人民政協報)

(責編:曾偉、盛卉)
新聞檢索:    
   中國人大
1、隆重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六十五周年
2、法治是解決香港問題的底線
3、一個領導司機的“能耐”
4、南京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
5、會員消費辦卡尚須謹慎
   中國政協
1、從“人口紅利”到“人才紅利”
2、香港各界和海外華僑華人呼吁停止非法“佔中”
3、湖南新寧縣委常委、統戰部長、副縣長付暢銳涉嫌嚴重違紀被立案…
4、全國政協機關召開學習交流會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
5、全國政協機關召開學習交流會 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
   中國工會
1、安陽舉辦職工技能大賽
2、三大運營商多策略搶4G市場
3、南美超級德比杯
4、廣州科學應對登革熱疫情
5、海門市總規范專職工會干事管理
   中國婦聯
1、下月起餐館設最低消費將被罰款 最高罰款3萬元
2、今晚可賞月全食 18時24分后一小時是最佳觀察時段
3、今晚月亮一出就被咬 天文愛好者:肉眼觀測已足夠
4、國慶黃金周:婚嫁旺季客人買金像點菜(圖)
5、38斤大蟒蛇一年兩次進村 村民抓捕后將其放生(圖)
   播客·視頻
改革需啃下“硬骨頭”改革需啃下“硬骨頭”
六大為何遠赴國外召開六大為何遠赴國外召開
   時政要聞
·榆林子洲一法庭副庭長涉嫌強奸女村官被刑拘
·嚴之堯任國土資源部黨組成員(圖/簡歷)
·李克強總理將第二次訪德 關鍵詞:創新開放
·新華國際時評:鞏固中德合作“新常態”
·人民日報:規范公務人員福利不是零福利
頻道精選
   人民日報重要言論庫
   重要理論

李君如:黨的先進性的具體體現
李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的法治意義
常修澤:自然壟斷性行業也可以引入競爭
糧食安全始終是頭等大事
俞可平:善治,打通幸福之路
程恩富:虛擬經濟並不創造真實財富
   時政資料
            ●習近平活動報道集
●李克強活動報道集  ●張德江活動報道集
●俞正聲活動報道集  ●劉雲山活動報道集
●王岐山活動報道集  ●張高麗活動報道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