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輿論:“和平倡議”不能改變日本
2014年08月09日02:02 來源:人民政協報
【字號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論壇 | 網摘 | 手機點評 | 糾錯 |
■本報記者高楊北京報道
日本政府日前為釣魚島附近島嶼命名,菲律賓也為即將召開的東盟會議“反中”拉票,日本為越南提供十余艘海上艦艇……剛剛平靜了不到兩個月的東海、南海局勢,在極個別域內域外國家不斷攪局下,再一次暗流涌動。
而在8月5日於台灣召開的,由台灣外事部門與台灣遠景基金會共同舉辦的“2014年東海和平論壇”上,由馬英九當局於2012年“台日和平協議”簽署60周年紀念日提出的“東海和平倡議”,再次成為會議焦點。
在本次論壇上,由於馬英九當局的“東海和平倡議”倡導應對東海海洋與島嶼爭議“應按照確保主權下資源共享”理念,而獲得美國及美國盟友代表們齊贊。不過,由於馬英九當局在東海問題,尤其對於日本將中國釣魚島“國有化”問題上,採取了“棄主權而顧漁權”的實際作為。因此,針對本次論壇中美國及其盟友對馬英九當局的“大贊”,台灣輿論給予了強烈質疑,輿論質疑:“東海和平倡議”能不能把釣魚島要回來?
■“東海和平倡議”被指“顧漁
權棄主權”和“唯美國是從”
“‘擱置爭議、共同開發’,不是台灣當局的新發明,這一理念早就被大陸用在東海與南海問題的解決上了,幾十年前大陸與日本及東南亞部分國家建交時就已經提出來並得到應用。”台灣政治大學政治學系一位國際關系學專家接受本報記者採訪,談及“東海和平倡議”的核心理念時認為,今天台灣當局提出的這個“倡議”,其實只是想表達自己在東海與南海問題上的態度,“說到底,就是要通過這個倡議,向美國表忠心。”
上述台灣政治大學專家表示,馬英九當局關於“東海和平倡議”提出來已經有兩年多時間,當時也正值日本將中國釣魚島強行進行“國有化”之際。然而,就在大陸與日本針對釣魚島問題展開積極斗爭之際,台灣當局一邊通過外事部門發表隻有寥寥幾十字所謂“抗議”的新聞稿,一邊卻又悄悄地與日本政府展開所謂“漁權談判”。
記者注意到,其實當時台灣與日本間的所謂“漁權談判”,此前已經談了16年,但都無果而終,原因在於日本的消極態度。不過,自從日本政府加快要將中國的釣魚島進行所謂的“國有化”步伐之后,尤其宣布“國有化”后,台日間的所謂“漁權談判”卻變得異常順利,在短短幾天的談判中,積攢了十幾年的分歧與矛盾被“一攬子”的方案解決。
“之所以短短幾天能解決以往十幾年解決不了的問題,一是台灣當局放棄對釣魚島主權的追索,而拿主權換了漁權,二是因為這個談判的背后是美國力量在主導。”台灣當局原所謂“國民大會”主席團首席主席、現任親民黨屏東縣主委林淵熙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由於日本在東海上的所作所為符合美國利益,在很大程度上日本的行為是得到美國暗示和支持的。
林淵熙說,眾所周知,美國的“重返亞洲戰略”目的就是要遏制日漸崛起的中國大陸。而其戰略戰術是,美國一方面要鞏固原有的由黃海、東海到南海,包括韓國、日本、中國台灣、菲律賓這條島鏈,另一方面又通過挑撥東南亞國家與中國大陸的矛盾和拉印度對抗中國大陸的策略,形成一個環中國大陸戰略包圍圈,目的就是要圍堵和遏制中國大陸,不使“蛟龍出海”。
“而這一環繞中國的包圍圈,其實自美國從中東撤軍后即開始成形,且已成環環相扣的態勢。”林淵熙表示,在美國人看來,中國大陸如果要實現蛟龍出海,最大可能是從台灣到琉球這條島鏈的最薄弱環節突圍。因此,將美日私相授受的中國釣魚島進行“國有化”,然后宣布美日安保條約適用釣魚島,再到本次日本給釣魚島周邊小島命名事件,實際上都是美國出的主意,目的是要求日本配合美國的戰略部署而測試一下中國的底線。而美國與日本、韓國、菲律賓等國家前些時期頻頻在黃海、東海、南海舉行聯合軍事演習,目的都是為了加強其環中國戰略包圍圈。
因此,在林淵熙看來,除了日本、菲律賓近兩年不斷挑舋中國大陸行為。為了配合美國“重返亞洲戰略”外,台灣當局提出的“東海和平倡議”同樣不能擺脫這一嫌疑,理由是台灣當局提出的這一倡議,自始至終都有一個核心———符合美國利益。而且從台灣當局最高領導人到台當局相關部門及負責人的講話中也能體現出,美國利益高於一切。
正如林淵熙所說,記者還注意到,就在5日當天,出席“2014年東海和平論壇”的台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在致辭中表示,今年4月,美國國務院亞太助理國務卿羅素,曾在美國國會聽証會的發言時,肯定了“東海和平倡議”。羅素認為,該倡議中的重要內涵,如尊重國際法及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都符合美國的核心策略,而台灣以和平且務實的方式處理台日及台菲海事爭議,是透過“外交”途徑和平解決問題的典范。
馬英九還說,今年6月在新加坡舉行的“亞洲安全高峰會議”的“香格裡拉對話”中,美國國防部長哈格爾及澳大利亞國防部長詹斯敦,都發言肯定台灣以和平手段解決與日本及菲律賓的海事爭端。
“‘東海和平倡議’也廣獲國際媒體關注與肯定。”馬英九還舉例說,英國《金融時報》在5月14日社論中特別提到,針對中國大陸與越南近來因石油探勘所引發的南海領土主權糾紛,特別呼吁各方以協商解決爭議﹔這篇社論並稱許“台日漁業協議”是一個化解紛爭、達到利益共享的良好實踐模式。
“從馬英九先生的這些講話看,沒有一點是站在中華民族整體立場的,不管中華民族利益如何受到損害,但隻要符合美國利益,台灣就會按照美國意圖去做。”林淵熙表示,無論釣魚島,還是近兩年發生在南海上的菲越兩國針對中國主權的數次挑舋,台灣當局似乎只是個局外人,似乎中華民族利益受到損害與己無關。更有甚者,馬英九在論壇發言中將今年5月越南上千次撞擊大陸981鑽井平台挑舋中國主權事件責任推給大陸。馬英九說,大陸在南海設置鑽油平台,導致大陸與越南間關系緊張,隨后部分越南民眾暴力抗議事件,波及許多在越南的無辜台商與外商,造成重大損失。
就馬英九當局這樣的表態,怎麼能不讓美國和其盟國的代表們不當場對台灣當局立場大加“贊許”呢?“因為你都忘記了對主權的維護,站在侵犯者一邊了,侵犯者沒有理由不表揚你啊!”林淵熙說。
■要東海和平,日本願意嗎?
“退一步講,就算台灣的‘東海和平倡議’是積極的,希望東海和平,而且原國務委員唐家璇6月5日所呼吁的中日關系應‘回到原點’的論述,是希望有關釣魚島的爭議能回到‘擱置爭議、和平互惠、共同開發’的階段。但日本願意嗎?”台灣當地一家著名媒體在社論中這樣反問台灣當局。
該媒體社論指出,就在中國共產黨迎來建黨93周年前夕,安倍政權卻硬是在7月1日,連開三個會議,快速決議並宣布解禁集體自衛權﹔一個月后的8月1日,又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87周年,日本政府選擇這一時間點將釣魚島附近的158座無名島進行命名,日本接連在這兩個對於大陸有重大意義的日子做出實質政治動作,挑舋大陸的意味濃厚,“可以說,在釣魚島問題上,大陸已經作出最大理性了,但日本政府卻依舊步步緊逼。”
“盡管安倍晉三不斷釋放盼在APEC實現中日元首會談,但日本政府5日出爐的2014年版《防衛白皮書》,仍充滿‘中國威脅論’,該白皮書不但表達對中國海洋活動政策的擔憂,並重提中方國防預算增長問題,同時稱為因應中俄軍機逼近,航空自衛隊戰機緊急升空次數驟增,日本安全環境日益嚴峻。”上述台灣政治大學這位國際問題專家表示,而且這份新版的年度白皮書匯總了安倍晉三再次上台以來日本當局調整的一系列安保政策和防衛體制,確認了日本今后防衛政策和方向的重大轉型。
“這些政策與體制轉換,涵蓋了日本政府自去年12月以來出台的一系列安保和防衛方針,其中包括首個國家安全保障戰略、新的防衛大綱、中期防衛力量整備計劃、創設國家安全保障會議、解禁武器出口,以及上月被日本內閣會議通過的安全保障法制整備決議案,即關於解禁集體自衛權的內閣決議案。新版白皮書是安倍軍事政策的集大成者。”上述台灣政治大學專家表示,安倍已經打開了“潘多拉之盒”。如果安倍還將實現他所期待的修憲,那麼日本未來能否繼續和平就不再具有法律的保障。
林淵熙表示,針對日本軍國主義已經在美國支持下“復活”,台灣和大陸能做的,恐怕除了要積極提防外,在事關民族利益上還應該聯手。“而且兩岸聯手維護中華民族主權,還不應該隻僅僅局限在東海、釣魚島問題上,南海同樣需要聯手抗衡挑舋。”
(來源:人民政協報)
![]() |
中國人大 |
|
1、吉炳軒出席電視劇《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座談會 2、高校漲學費 3、婁底市人大常委會機關黨委召開專題組織生活會 4、《浙江省社會救助條例》今年11月起施行 5、農村水源納入保護范圍 |
中國政協 |
|
1、面對埃博拉 我們有准備 2、昆山台企爆炸警醒:賺錢勿忘安全 3、治療“埃博拉”可嘗試抗毒血清療法 4、美埃博拉患者服新藥后持續好轉 5、台輿論:“和平倡議”不能改變日本 |
中國工會 |
|
1、世界女排大獎賽中國隊位列積分榜第二 2、醫保新農合存諸多漏洞 秦皇島69家醫療機構涉嫌騙保1300… 3、【大眾話題】“意外”發現震區的貧困 4、東營出台大學生創業就業新舉措 5、【打工路上】落實配套政策,真正釋放戶籍制度改革紅利 |
中國婦聯 |
|
1、巴西夫妻尋母時 發現是親姐弟 2、夜遇色狼巧周旋 聊出身份擒凶犯 3、李曉杰當選吉林省婦聯主席(圖/簡歷) 4、煙囪花43萬變溫度計 網友稱此舉浪費公帑 5、專家:“隨母姓”有助於消除“男孩偏好” |
播客·視頻 |
|||
|
|
時政要聞 |
|
·近年免職官員逾三成復出 涉性丑聞官員難復出 ·山西兩個部門“神仙打架”3年 10座煤礦“換証無門”遭殃 ·昆山爆炸案曝政府招商無底線:老板怎麼順心怎麼辦 ·新疆阿克蘇地委委員、常務副專員蒙志鵬被開除黨籍 ·新疆自治區綠化委員會副主任彭振華被開除黨籍公職 |
頻道精選 |
|
人民日報重要言論庫 |
||
|
重要理論 |
|||
李君如:黨的先進性的具體體現 李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的法治意義 常修澤:自然壟斷性行業也可以引入競爭 糧食安全始終是頭等大事 俞可平:善治,打通幸福之路 程恩富:虛擬經濟並不創造真實財富 |
時政資料 |
|
●俞正聲活動報道集 ●劉雲山活動報道集 ●王岐山活動報道集 ●張高麗活動報道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