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要聞 參政議政 視察調研 提案工作 民主黨派 統戰新聞 熱點專題 地方政協 委員面對面 綜合報道 視聽新聞 政協論壇 圖片新聞 人民網首頁
人民網>>中國政協新聞網

全國政協召開雙周協商座談會 建筑產業化成共識

2013年11月11日08:53  來源:人民政協網

 【字號 打印 留言 論壇 網摘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7日下午,全國政協召開第二次雙周協商座談會,主題是推進建筑產業化。“大家暢所欲言,達成共識。”俞正聲主席宣布座談會結束時,已是傍晚六點鐘。顯然,與會的全國政協委員和專家學者仍意猶未盡,步出會場的他們還在邊走邊談。盡管座談會上每位發言人切入的角度不同,但大家有一個共識且都在呼吁:建筑產業化是時候了。

  綠色建筑要從源頭做起

  “新建建筑中,工業化建筑的比例,通常可以反映一個國家工業化的發展水平,在發達國家,這一比例可以達60%以上,日本比這還要高。相比之下,我國的工業化建筑還只是剛剛起步,其比例不到1%。”全國政協委員,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黨組成員齊驥的情況介紹讓不少政協委員愈發感受到推動建筑產業化的迫切性。

  作為一位資深業內人士,全國政協委員、黑龍江省順天通集團總經理田在瑋清晰記得,1999年國務院辦公廳曾以推進住宅產業現代化為主題發文,從規劃到節地、節水、節材,包括集約化、工廠化都做了詳盡的規定。“傳統建筑產業佔全部能耗快到一半了還不研究?霧霾什麼時候能夠消除?現在到時候了。”

  多年持續推動綠色節能建筑的九三學社中央在今年全國兩會上提交了“關於促進建筑產業化的提案”,並向中共中央報送《關於促進建筑產業化的調研報告》。全國政協常委、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賴明對這個調研課題做過深入研究,在發言中多次引用例証。比如,香港房屋署對473棟產業化住宅作過統計,后續維護費用降低95%。“我對這個數據產生過質疑,專門請深圳市建設局的同志幫著查,把原始的表都寄給我了,就是降低95%。”

  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毛大慶從本企業這幾年在建筑產業化方面的實踐提供了一組數據:如果用45%的預制化率施工一個項目,工地揚塵比傳統人工施工減少60%以上。全國按30%推廣建筑產業化,節水將達6億噸,相當於54個西湖的含水量。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規劃委員會主任黃艷詳細分析了我國建筑產業化何以做到半截就銷聲匿跡了的原因:人口紅利還在吃、住宅商業化、建造模式分散、國家政策沒有跟進。“勞動力成本的倒逼,環境和資源的倒逼,都在逼著我們必須搞建筑產業化。最關鍵的是,建筑產業化關聯著民生問題。現在老百姓對住宅壽命和居住質量要求越來越高了,用傳統方式造出來的房子,管道的問題、漏水的問題、維修的問題,對居民而言,都是大問題。”黃艷委員表示,我國正在大力推進城鎮化,而現在推動環保節能綠色建筑是從尾巴上推,沒有從頭上推。“無論是資源問題還是環境問題,從根兒上講都是工業化不足造成的。我建議把建筑產業化上升為國家重大方針來推。”

  政策要調動各方積極性

  建筑產業化在我國仍處星火之狀。據齊驥介紹,現在,相當數量的城市政府、企業和專業人士對推動建筑產業化表現出極大熱情,已有十幾個城市向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提出希望加入試點行列。看到了星火燎原之勢的齊驥,以政協委員的身份直言:我國當前發展建筑產業化,缺少法律法規的支撐,現有政策也不能適應建筑產業化發展的要求。

  座談會上,大家對推動建筑產業化可能面臨的困難做了深入探討,建議先從保障房做起,通過鼓勵政策調動實施主體積極性。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王美華在公司裡主管建筑產業化。“現在政府有一些激勵的政策,但激勵的政策要分類,針對高端的商品房怎麼激勵?對保障房怎麼考慮?保障房也是不一樣的,保障房有限價,政府就要有成本補貼。我們上海是補3%,集團下面房產商老總說,你讓我做得越多,虧得越多。”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海外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孔慶平講述了他在香港的一些實踐經驗。香港對開發商投資的產業化住宅出台鼓勵政策,容積率可以放大1%,外牆有一部分面積豁免,不算在容積率內,但實際上可以把它建造出來賣。這種由政策主導的市場化行為所帶來的最直接的好處是,由增加面積所產生的利潤來平衡做預制件所增加的成本,如此一來開發商才有動力來開發有個性的產業化住宅。孔慶平委員認為,國外發展建筑產業化的經驗我們可以有所借鑒。

  毛大慶建議政府要注重銷售環節,通過政策來引導消費者購買綠色住宅,比如減免印花稅。他說,消費者願意買,開發商就願意干,這是良性循環。

  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南大學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兼首席科學家繆昌文在座談會上一再強調對建筑產業化一定要著眼長遠,保持政策的連續性。1985年,建設部派繆昌文等6人到丹麥學了一年工業化建筑,沒想到回國后,預制工業不存在了,大家隻好轉行。今天提到這段歷史,繆昌文仍唏噓不已。他說,“我們要吸取以前的教訓,一旦國家政策定下來,所有的措施都要跟上,要堅持下來,不能搞一段時間就停掉。”

  加強標准和規范的集成性研究

  推進住宅產業化是一項龐大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面廣,正如全國政協常委、湖北百步亭集團董事局主席茅永紅所言,建筑產業化要考慮四個著力點:經濟鏈、政策鏈、技術鏈、知識鏈,特別是要著力打造技術鏈。他認為推動建筑產業化,實質是推動並實現傳統建筑行業向科技密集型、創新型行業轉型。

  毛大慶坦言,目前,社會上對建筑產業是高科技產業認識不足,這個產業中幾乎每個環節都有高科技含量。萬科集團用6年時間研制出來的套桶灌漿膠技術就得了德國大獎。

  全國政協委員、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考察過多國住宅產業化的發展歷程,他總結了日本住宅技術發展趨勢的變遷。“沒有推廣模數之前,日本全國隻有2000種規格的部件,推廣模數化以后,一個工廠就能生產1.2萬種部件。給設計者更大的自由,建筑多元化,豐富多彩,滿足不同人的需求。”

  建筑產業化,核心是標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華孚貿易發展集團公司國內貿易工程設計研究院副院長陳昌生表示,當年他從學校畢業開始設計建筑的時候,梁、板、柱所有這些承重構件國家都有標准有圖集,廠房的外牆、屋頂也都可以預制。遺憾的是,現在即使有標准也是碎片化的,行業的、地區性的居多,他希望有關部門盡快制定全國性的行業規范和標准。

  說到建筑產業化標准和規范的制定,大家對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林海燕寄予厚望。不過,林海燕委員似乎也有些無奈。原來,國家建研院改制后是企業,現在做規范,住建部給的經費,開一次規范審查會就沒了。有時做標准,還得靠企業出錢。

  參加本次座談會的全國政協委員和專家學者多來自民主黨派或無黨派界別,他們有的是建筑產業化的一線實踐者,有的是建筑產業化的資深研究者。每位委員或專家發言時,俞正聲都會就一些關鍵性問題與其進行深入交流。俞正聲十分關注建筑產業化標准規范的科研工作,他希望國家建研院在推動建筑產業化、加強標准規范的集成研究方面能夠牽好頭。

(來源:人民政協網)

(責編:唐芊爾(實習生)、申亞欣)
相關專題
· 雙周協商
新聞檢索:    
   中國人大
1、取消公費醫療對養老金並軌有何啟示
2、黑心商販銷售偽劣種子坑害農戶
3、應張德江委員長邀請 韓國國會議長將訪華
4、湛江市十三屆人大常委會召開第十九次會議
5、中國法學會第七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開幕 習近平張德江等出席
   中國政協
1、高齡老人盼望高齡津貼並入養老金發放渠道
2、“經濟體制改革與頂層設計主題座談會”在京舉行
3、全國政協委員、新東方教育集團董事長俞敏洪: 工作最重要的不…
4、“察哈爾公共外交年會北京2013”舉行
5、阿根廷副總統兼參議長布杜會見王欽敏
   中國工會
1、港珠澳大橋首梁成功架設
2、秦皇島破獲一跨省作案盜竊團伙
3、全總:將推動地方政府普遍建立欠薪應急周轉金制度
4、長春站站舍改造工程結束
5、呼和浩特站完成2013年旅客運輸任務
   中國婦聯
1、組圖:上海女交警歌舞宣傳“文明出行”
2、嬰幼兒科學喂養 輔食添加有順序
3、組圖:“童夢聖誕季”北京精彩上演
4、巾幗圓夢在行動志願服務暖人心
5、西張麻村的美麗新生活
   播客·視頻
改革需啃下“硬骨頭”改革需啃下“硬骨頭”
六大為何遠赴國外召開六大為何遠赴國外召開
   時政要聞
·李立國:加快實施政社分開 下放社會組織登記管理權限
·齊鳳霞:將對貧困歸僑僑眷建檔 進行有針對性幫扶
·住建部:北京市北溝村等28個村庄為首批全國村庄規劃示范
·廣西僑聯主席韋干:廣西75%外資由僑胞、華商引進
·北京公布108個“小產權房” 已拆25個(附表、示意圖)
頻道精選
   人民日報重要言論庫
   重要理論

李君如:黨的先進性的具體體現
李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的法治意義
常修澤:自然壟斷性行業也可以引入競爭
糧食安全始終是頭等大事
俞可平:善治,打通幸福之路
程恩富:虛擬經濟並不創造真實財富
   時政資料
            ●習近平活動報道集
●李克強活動報道集  ●張德江活動報道集
●俞正聲活動報道集  ●劉雲山活動報道集
●王岐山活動報道集  ●張高麗活動報道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