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振甫家族:激蕩台海百余年
2013年08月24日00:27 來源:人民政協網
【字號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論壇 | 網摘 | 手機點評 | 糾錯 |
在充滿中華傳統文化氣息的台灣鹿港古鎮,有一棟佔地1300余坪的歐式鐘樓型建筑,一眼望去,一種強烈的震撼感油然而生,令人難以忘懷。這就是台灣海基會首任董事長辜振甫先生的故居,它是辜振甫的父親辜顯榮在日據時期興建的,當地人習稱“大和大厝”,大和便是辜顯榮的貿易商號。
■台灣第一世家
鹿港辜家在台灣家喻戶曉,有“第一世家”之稱。據資料記載,辜家是在清康熙初年從泉州惠安縣遷到台灣的,世居鹿港,歷代耕讀傳家,直到辜顯榮一代才開始發跡。
生於1865年的辜顯榮,出生一年后,父親辜琴即告逝世。8歲起,辜顯榮便追隨清朝進士黃玉書研讀經典,一直到15歲。其“性慷慨好義,有朱家、郭解之風。常往來鹿港、台北間,交並時豪俠,周旋中節,以故,人多樂近之”。
1894年后,辜顯榮在事業上開始發達,成了財富和聲名兼具的一代名流,鹿港辜家也成了全島顯赫的望族。
作為大富人家,辜顯榮像過去許多上層人物一樣,妻妾成群,先后生有8男4女,其中以排行老五的辜振甫、排行老六的辜偉甫以及第八子辜寬敏等最為突出。
辜振甫自幼聰明伶俐,深得父親寵愛。1937年辜顯榮去世,20歲的他接手產業,開始了經商之路,成為七家公司的董事長。
1945年日本投降后,台灣回歸祖國。辜振甫因迎娶了清末著名思想家嚴復的孫女——嚴倬雲,並通過連襟葉名勛而與國民黨當局建立了聯系,迎來了辜家第二個發展高潮。
1952年,辜振甫響應當局的政策,以家族資產換取了水泥、造紙、農林與工礦四家公司的股票。1954年,辜振甫擔任台灣水泥公司常務董事兼協理,后任總經理,並於1973年正式接掌台泥董事長。上世紀60年代,辜振甫籌組中華証券投資公司,90年代又投資電信、能源等行業,而今辜家的和信集團已成為橫跨水泥、石化、機械、証券、金融、傳播、電信網絡、科技的多元化集團,成為台灣前五大企業之一。
■一代儒商媲美諸葛亮
辜振甫從四歲起就開始接受有計劃的培養,四書五經與外語齊頭並進,還專人教授體育以強身,使他從小就文武兼備、風流倜儻。據說,他的夫人嚴倬雲就是被他的文藝才華所吸引而嫁給他的。
由於深受中華文化熏陶,辜振甫5歲開始看戲、聽戲,10歲拜師學戲,早年先后跟好幾位京劇界的宗師級名家學戲,其中對他影響最大的是孟小冬。
據辜振甫回憶說,那段時間,他真的下了一些工夫。39歲時,辜振甫第一次登台,在《李陵碑·托兆》一折中,飾演老令公。45歲時,又登台演出《二進宮》,之后再不曾公開在戲台上亮相。1991年,75歲的辜振甫,突破30年未正式上台成例,重新粉墨登場,引起很大的驚奇。
事后有記者追問他其中原因時,辜振甫說,孟小冬老師及趙培鑫先生都曾都對他說過,戲沒有學好之前不要上台演唱。他同意老師的要求,一直等到孟老師去世才正式票戲。“唱戲對我來說,是人生的最大享受。”
在舞台上,辜振甫最常扮演諸葛亮,尤愛唱《借東風》。上台后,“隻要拉開喉嚨,立即上身,渾然忘記我是諸葛亮抑或諸葛亮是我”,其聲情並茂,一招一式儼然梨園中人。他說,他是自然而然地喜歡上諸葛亮,他贊賞諸葛孔明集大忠、大勇、大智於一身。而事實上,辜振甫的行事風格也正有如他常扮演的諸葛亮,羽扇綸巾間流露出足智多謀,恰似一代儒商。
由戲迷到票友,進而成為有名的京劇藝術專家,辜振甫極力推崇京劇。1988年,他設立辜公亮文教基金會,希望通過與海內外藝文團體的合作與交流,推廣京劇與台灣鄉土活動及說唱藝術。
除酷愛京劇外,辜振甫還擅長油畫,兼攻作詩填詞,著有詩集出版,少時曾以筆名發表小說。他的子女曾說,常見父親回家公事之余,獨自在書房讀書寫文章,反復推敲,字斟句酌,樂在其中。
辜振甫曾感嘆,因為事業繁重,無法將更多時間投入所鐘愛的文學藝術,是一大憾事。
■兩岸情結難以割舍
事實上,除了這一憾事之外,據辜振甫說,在他心中還有三不舍,而其中之一就是“兩岸的和談大業未竟”。
1990年11月,辜振甫在人生之秋、擔起了推動兩岸關系發展重任——擔任海基會首任董事長,從這時起,他開始致力於兩岸和談大業。1993年4月,他與時任大陸海協會會長汪道涵在新加坡展開兩岸自1949年以來的首次正式會談。
自小就浸淫在博大的中華文化中,辜振甫始終有一顆中國人的心。由於他認同“一個中國”,使兩岸的交流與對話有了基礎,並借此促成“九二共識”、“汪辜會談”,成就了他一生最輝煌的業績。可惜,他多年傾注的心血,卻被兩位同是祖籍福建的麻煩制造者——李登輝、陳水扁或明或暗地給“蒸發”了。因此,垂暮之年的辜振甫常懷遺恨,並積郁成疾,直至躺在病榻上,他念茲在茲的仍是兩岸關系。
而為了等到兩岸“春暖花開”的到來,他甘冒癌細胞轉移的危險,選擇了激光內窺鏡燒除病灶的方式,為的是能為兩岸關系再盡心力。但此一心願,直到2005年辜老去世,終歸還是壯志未酬!
在為兩岸和談殫精竭慮的同時,辜振甫也始終牽挂著在大陸的祖根。他生前多次對友人說,自己是惠安人,很想回祖地看看,言語中流露出悠悠思鄉情。家鄉宗親也十分盼望他能早日回到家鄉團聚,只是這個心願因辜老身體原因而成了永遠的遺憾。
2004年2月,嚴倬雲女士代病中的辜老回泉州探望宗親,她並帶來了他的一封信,信裡表達了他對家鄉和宗親的想念。嚴倬雲在辜氏宗族資料紀念冊上寫下“脈承惠安”幾個字,並留下了辜先生和自己的名字。
■家國情懷一脈相傳
盡管沒有等到汪道涵,辜振甫最終也未能如願再回大陸,但是,在這個有強烈的兩岸情結的家族中,家國情懷卻傳承下來。
“我也有非常深厚的‘兩岸情結’。”辜振甫的次子辜成允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父親和母親共同為兩岸的事情努力,作為子女,他們都耳濡目染。“我希望用不同的方法和實踐延續父母輩的初衷。”辜成允表示,父親曾跟孩子們說,雖然大家事業發展的方向不一樣,但是都要為兩岸做點事情。當時,他們兄弟姐妹幾乎異口同聲地表示贊同。
如果說辜振甫是直接推動兩岸關系的發展,那麼,辜成允則是間接地推動兩岸經濟的發展。如今,辜成允以另一種方式和姿態走進大陸。2003年,他開始在大陸發展台泥事業的版圖。“進入大陸市場以來,我們始終保持著主動的學習心態。如果沒有深厚的‘兩岸情結’,台泥不可能有今天。我個人覺得在這個過程中受父親的影響非常巨大。”辜成允如是說。
現任辜公亮文教基金會執行長的辜懷群是辜振甫的長女,受父親的影響,她與台灣京劇大師李寶春合作,不遺余力地致力於兩岸京劇交流,頻頻將新編京劇《原野》、《弄臣》等帶到大陸演出,用心推動兩岸文化交流事業。
“我希望從文化上為兩岸搭一座橋,這也是父親希望我做的。”辜懷群透露,目前正在向有關方面申請,盼能於12月31日到北京國家大劇院,進行2013—2014年“跨年表演”京劇傳統劇目《弄臣》與老劇新編的《渭南之戰》,也算是“以自己的方式對父親和汪伯伯(汪道涵)的一種致意”。
(來源:人民政協網)
(責編:陳稚瑤(實習)、申亞欣) |
相關專題 |
· 人民政協報之春秋周刊 |
![]() |
中國人大 |
|
1、江蘇南充市人大常委會啟動2013年政府部門工作評議 2、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修正案(草案二次審議稿)條文 3、山西男童案,區分媒體調查與警方調查 4、“血販子”自述非法血液交易內情 5、晉城市人大常委會召開第四十四次主任會議 |
中國政協 |
|
1、組圖:毛澤東誕辰119周年 珍貴舊照記錄偉人一生 2、胡蝶、張愛玲……揭秘民國時代著名“二奶”(圖) 3、“中國好聲音”今晚亮相台灣熒屏 4、揭秘張學良的情史:我為什麼會特別“好女人”? 5、地方債房產泡沫等風險與財稅問題有關 |
中國工會 |
|
1、百名優秀教師獲評全國師德楷模、標兵 2、【《勞務派遣若干規定(草案)》熱點聚焦⑥】法律更嚴謹保障才… 3、中華全國總工會辦公廳關於2013年中秋、國慶期間落實中央八… 4、把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落到實處 5、杭州舉辦居家養老服務技能比武 |
中國婦聯 |
|
1、中國最美女教官走紅 網友都驚呆(組圖) 2、七十年前風情萬種的十位舊上海傳奇女人(組圖) 3、全國婦聯保護兒童須知征求意見 背心褲衩覆蓋的地方不要讓別… 4、江西豐城2000多名女婿“倒插門” 5、組圖:看上市公司最美麗的女掌門人 張玉珊最年輕 |
播客·視頻 |
|||
|
|
時政要聞 |
|
·三沙市歡送首名應征入伍青年 ·李克強:要推行機關人事制度改革 ·“站穩腳跟”的力量——李克強總理妙語對答企業家 ·張高麗:心系群眾 綜合治理 齊抓共管保障食品安全 ·前8月全國開工保障房560萬套 基本建成356萬套 |
頻道精選 |
|
人民日報重要言論庫 |
||
|
重要理論 |
|||
李君如:黨的先進性的具體體現 李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的法治意義 常修澤:自然壟斷性行業也可以引入競爭 糧食安全始終是頭等大事 俞可平:善治,打通幸福之路 程恩富:虛擬經濟並不創造真實財富 |
時政資料 |
|
●胡錦濤活動報道集 ●吳邦國活動報道集 ●溫家寶活動報道集 ●賈慶林活動報道集 ●李長春活動報道集 ●習近平活動報道集 ●李克強活動報道集 ●賀國強活動報道集 ●周永康活動報道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