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要聞 參政議政 視察調研 提案工作 民主黨派 統戰新聞 熱點專題 地方政協 委員面對面 綜合報道 視聽新聞 政協論壇 圖片新聞 人民網首頁
人民網>>中國政協新聞網

淨持法師一生:曾入黃埔軍校 正直敢言

2013年08月22日01:10  來源:人民政協網

 【字號 打印 留言 論壇 網摘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淨持法師,俗名李光興,1897年生,原籍湖北黃州,少時家貧,勉強讀幾年私塾即輟學。為謀生計,他當過藥店伙計、干過雇工,受過生活的磨煉。青年時代,他投身革命,與幾位志同道合的窮伙伴南下,報考廣州黃埔軍校,為步兵科一期生,與中共黨員陳賡、蔣先雲、許繼慎、周士第及國民黨員賀衷寒、鄧文儀、胡宗南等是同學。

  1964年1月,著名戲劇家、文學家田漢游蘇州城外靈岩古寺時,故人淨持法師已辭世約兩年。田漢睹其詩畫遺作而生情,特題詩以志深切的懷念。其中一詩“江南一葉傷心落,勇士峨嵋作法師”兩句就是指的葉挺將軍與淨持法師。這兩人都是他的故舊。葉挺將軍的生平為人熟知,茲不贅述。由於種種原因,淨持法師富於傳奇色彩的經歷卻鮮為人知……

  淨持法師俗名李光興,為人正直剛毅,年輕時曾入黃埔軍校,並參加東征惠州,討伐叛將陳炯明之役,因作戰勇猛,兩次立功,受到軍校校長兼軍事總監蔣介石的表彰。其后,李光興經杜聿明、文強兩同學介紹,加入國民黨。但在轟動一時的“中山艦事件”中,他對海軍局代局長、中共黨員李之龍突遭國民黨右翼勢力綁架一事,深為不滿,認為這是陰謀,不光明正大。他的態度令他的國民黨同學及教官“殊為驚訝”。鄧文儀等人私下批評他“重鄉土觀念,是非不明。”似乎因為李之龍也是湖北人,李光興才幫他說話。

  對這類批評,李光興沒當回事,依然正直敢言。其后,他作為張發奎將軍指揮的國民革命軍第四軍一名軍官參加北伐戰爭,曾擔任該軍二十四師師長葉挺的警衛排長,后下連隊帶兵。他有勇有謀,以戰功升為營長。曾在汀泗橋攻擊戰中負傷,后被送進漢口萬國醫院救治,恰逢在北伐軍總司令部宣傳處藝術科擔任顧問的田漢與藝術科長梁鼎銘帶領文藝宣傳隊來醫院慰問傷病員。李光興久聞田漢大名,一直很欽佩這位年青的革命戲劇家。田漢比他小1歲,資格卻很老,辛亥革命時就在長沙加入學生軍與頑抗的清軍作戰。他后畢業於長沙高等師范。1917年赴日本留學。1922年回國,擔任過上海中華書局編輯,后與妻子易漱渝創辦了《南國月刊》,致力於新話劇創作。田漢才華橫溢,激情似火,屢有佳作問世。1927年1月主持上海藝術大學,旋應在北伐軍總司令部政治部任副秘書長的文友郭沫若之邀,赴漢口總部工作。李光興在病床上寫條子交女護士,求見田漢。田漢知道后也特為趕到病房裡慰問李光興,李表達了敬佩之情,說他最愛看田漢創作的話劇與詩文,受益頗多。兩人談得很投機,臨分別時依依難舍,田漢還為李光興題首小詩相贈,勉勵他革命到底。李光興傷愈后仍回部隊任營長。他廉潔奉公,以身作則,每月在營部門口公布全營伙食費用等賬目,甚得官兵擁護,享有威信。在政治上,李光興傾向於鄧演達、徐謙等人領導的國民黨左派進步力量。1927年5月初,反動將領夏斗寅為了配合蔣介石在上海、南京發動反革命政變,指揮十四師萬余部隊進攻武漢,揚言要推翻“親赤共的政府”。一路屠殺工農民眾,氣勢洶洶。

  武漢國民政府實行緊急總動員,抽調部隊應戰,保衛武漢。李光興部奉召以急行軍投入戰斗,在葉挺將軍指揮下擊敗叛軍,夏斗寅落荒而逃。寧漢合流后,李光興憤於汪精衛、陳公博、蔣介石之流背叛革命,狼狽為奸,背棄孫中山先生倡導的“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進行反共反人民的罪惡行徑,故而他離開部隊,一度意志消沉,流落於九江、安慶等地,以教書為業。可是,他思想很苦悶。1931年秋,李光興在皖南古城徽州城郊的龍泉寺落發為僧,法名淨持,與古佛青燈、晨鐘暮鼓為伴,精研佛學,作詩詞,繪山水畫。對古樂音律也有所研究,悟性甚高,他幾次背傘持杖獨游黃山,在奇峰幽谷、茫茫雲海中尋找創作之靈感,探求人生之真諦。盡管身在空門,李光興仍關心時局,仍愛國、愛同胞。拜佛誦經之余暇,參加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由徽州開明紳士們發起的賑災活動,捐出寺中香資數百元。此義舉頗為徽州民眾稱道,因為他們知道淨持(李光興)與寺中僧侶們平日生活清貧,都是粗茶淡飯。

  抗日戰爭時期,皖南廣大地區為國民黨三戰區范圍。三戰區司令官顧祝同搞反共是堅決的,於抗日作戰卻沒有本領,熱衷於與共產黨領導的新四軍搞摩擦,令李光興很是鄙視,曾作詩譏諷。他與駐扎在皖南涇縣山區的新四軍軍長葉挺常有往來,有詩詞酬答。葉挺也曾到徽州龍泉寺探望過他,兩人很談得來。李光興以名僧身份作掩護,做了不少有利於革命,有利於抗日的工作。如為新四軍軍部收集情報、募集糧草等。

  在徽州為僧期間,李光興結識了新四軍戰地文化工作團的張曙、任光、何士德等音樂家、作家、詩人。還有幸再次見到代表國民黨軍委會政治部第三廳來皖南視察慰問抗日將士的進步文化人士田漢。田漢了解到他這十余年裡的經歷時,感嘆不已,給他以很高的評價,稱之為“佛門俊杰”,勉勵他繼續為抗日作出貢獻。待辦完公務過了一天,田漢還換下佩有少將軍銜的制服和武裝帶,改穿上一套深灰色中山裝,輕車簡從前往龍泉寺,拜訪了淨持法師,共品嘗野山茶,縱論天下時局。淨持法師頗具憂患意識,稱贊了共產黨領導的新四軍、八路軍艱苦抗日的精神,對三戰區司令官顧祝同擁兵避戰、消極抗日卻熱衷於與新四軍搞摩擦的行徑深表不滿。田漢特作詩一首相贈,全詩如下:萬方多難入深山,為報友情一往還。縱使梵境無限好,難忘憂患在人間。淨持法師很喜歡此詩,他置素齋一席款待了田漢,也就是炒筍片、清煮百葉(佛家素菜)、羅漢觀齋幾樣菜,途經龍泉寺的新四軍軍需副官葉輔平(葉挺軍長胞弟,后死於車禍)還應淨持之邀入席作陪,席間氣氛歡洽。

  “皖南事變”后,李光興因幫助過新四軍及地方游擊隊抗日,反對三戰區國民黨部隊搞反共摩擦而遭到當地反動勢力的報復,人身安全受到威脅,迫不得已離開徽州,來到蘇州,投奔在靈岩寺當方丈的師兄淨誠,成為寺中主持。他德高望重,佛學根底深厚,也很有名氣。新中國成立后,淨持(李光興)仍為主持,且成為法師,當選為蘇州市佛教協會副會長、市人民代表。他對生活過近10年的皖南徽州一往情深,夢魂牽繞,不止一次想回去看看。可是,寺務繁忙,總沒有合適機會成行。他閑暇時曾於靈岩寺中作“黃山煙雨圖卷”等中國畫幾十幅,題以律詩,挂於居室。朝夕觀摩,以抒懷念之情。據靈岩寺老僧介紹:淨持法師的畫作氣韻生動,濃淡有致,構圖精妙,尤善大筆勾涂,講求意境幽雅深遠之美,頗具造詣。

  田漢當年游靈岩寺時題詩兩首,為寺中僧人所收藏,僥幸存世。另一首詩為:開出山邊百畝糧,道場端的在農場。艱難歲月辛苦過,停止精神學梵王。據說,這是指的1958年大躍進時期,靈岩寺僧眾在淨持法師的倡導下,平整寺邊荒地野林,辦一個農場,種數百畝水稻,不僅解決了寺中100多個和尚的口糧問題,還向國家出售了不少余糧。田漢這首詩是表揚他們的,但在文化大革命中曾遭造反派批判。和尚們當時冒著風險把田漢這兩首詩(均未公開發表過)手跡收藏起來,這才得以保留至今,給靈岩古寺添加了一段珍貴的掌故。

  淨持法師(李光興)1962年病逝,享年68歲。他的書畫作品在“文革”之初被毀,殊為可惜。

(來源:人民政協網)

(責編:陳稚瑤(實習)、申亞欣)
相關專題
· 人民政協報之春秋周刊
新聞檢索:    
   中國人大
1、江蘇南充市人大常委會啟動2013年政府部門工作評議
2、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修正案(草案二次審議稿)條文
3、山西男童案,區分媒體調查與警方調查
4、“血販子”自述非法血液交易內情
5、晉城市人大常委會召開第四十四次主任會議
   中國政協
1、組圖:毛澤東誕辰119周年 珍貴舊照記錄偉人一生
2、胡蝶、張愛玲……揭秘民國時代著名“二奶”(圖)
3、“中國好聲音”今晚亮相台灣熒屏
4、揭秘張學良的情史:我為什麼會特別“好女人”?
5、地方債房產泡沫等風險與財稅問題有關
   中國工會
1、百名優秀教師獲評全國師德楷模、標兵
2、【《勞務派遣若干規定(草案)》熱點聚焦⑥】法律更嚴謹保障才…
3、中華全國總工會辦公廳關於2013年中秋、國慶期間落實中央八…
4、把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落到實處
5、杭州舉辦居家養老服務技能比武
   中國婦聯
1、中國最美女教官走紅 網友都驚呆(組圖)
2、七十年前風情萬種的十位舊上海傳奇女人(組圖)
3、全國婦聯保護兒童須知征求意見 
背心褲衩覆蓋的地方不要讓別…

4、江西豐城2000多名女婿“倒插門”
5、組圖:看上市公司最美麗的女掌門人 張玉珊最年輕
   播客·視頻
六大為何遠赴國外召開六大為何遠赴國外召開
鐵道游擊隊護送劉少奇鐵道游擊隊護送劉少奇
   時政要聞
·三沙市歡送首名應征入伍青年
·李克強:要推行機關人事制度改革
·“站穩腳跟”的力量——李克強總理妙語對答企業家
·張高麗:心系群眾 綜合治理 齊抓共管保障食品安全
·前8月全國開工保障房560萬套 基本建成356萬套
頻道精選
   人民日報重要言論庫
   重要理論

李君如:黨的先進性的具體體現
李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的法治意義
常修澤:自然壟斷性行業也可以引入競爭
糧食安全始終是頭等大事
俞可平:善治,打通幸福之路
程恩富:虛擬經濟並不創造真實財富
   時政資料
      ●胡錦濤活動報道集
●吳邦國活動報道集  ●溫家寶活動報道集
●賈慶林活動報道集  ●李長春活動報道集
●習近平活動報道集  ●李克強活動報道集
●賀國強活動報道集  ●周永康活動報道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