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要聞 參政議政 視察調研 提案工作 民主黨派 統戰新聞 熱點專題 地方政協 委員面對面 綜合報道 視聽新聞 政協論壇 圖片新聞 人民網首頁
人民網>>中國政協新聞網

第一個進藏的地理學家徐近之:臨行前竺可楨為其餞行

2013年08月15日09:08  來源:人民政協網

 【字號 打印 留言 論壇 網摘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徐近之(1908—1982),名念庄,生於重慶江津縣朱沱鄉渡牛村。1927年考取南京東南大學地理學系。1934年,徐近之被竺可楨派到拉薩,在拉薩建立了第一個青藏高原氣象站。4年后徐近之進入愛丁堡大學攻讀地形學,獲哲學博士學位。

  新中國的中國科學院成立后,徐近之任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研究所研究員、研究室主任、學術委員。

  上世紀20年代后期的東南大學(后之中央大學)人才濟濟,學風甚盛。地理系的學生徐近之以勤奮好學著稱,他在課余常跟隨講師胡煥庸、黃國璋去緊靠校園的竺可楨教授家求教科研上的問題。竺可楨原為東大地理系主任,卓具學術成就,素孚眾望。他於1926年應天津南開大學之邀,主持氣象系和地理系。一年后南京國民政府成立。蔡元培出任中央研究院長,立聘竺可楨為中央氣象研究所所長,他因此又返回南京。有時也去東大地理系授課,甚受學生們歡迎,竺可楨發現徐近之雖只是學生,但抱負遠大,愛獨立思考,是一個可造之材。於是他在為徐近之一一做講解時,也著意加以指點。竺可楨曾幾次對胡煥庸等講師、教授說:他認為徐近之是頗具潛力的可造之才。在生活上對這個家境清貧的學生也盡力給予關照,還介紹他在《地理雜志》上發文章,並請編輯部適當多開些稿費以改善其生活,這令徐近之很感動。他是四川永川人,1908年生,父親徐立堂為清末秀才,家境較差,但徐近之卻自小好學,自強不息,16歲時畢業於重慶求精中學。1927年來南京,順利考入東南大學地理系。他很贊同竺可楨一向堅持的氣象學地理學密不可分的觀點。

  1934年春,竺可楨派徐近之前往西藏拉薩籌建氣象站。臨行前特在家裡設便宴,請徐近之吃飯。竺可楨想到路途遙遠,困難重重,心裡著實不安,說到去拉薩后如出現不能適應高原氣候和惡劣環境,盡可以先回來,待時機成熟再重組科研隊進藏。徐近之慨然表示:“近一二十年來,英國、瑞典等國科學家探險家接連來華深入西藏青海新疆內地從事科研考察,他們能百折不撓,冒險犯難,我們中國科研工作者就更應吃苦耐勞,堅韌不拔地前進,作出科研貢獻。總不能讓外國人瞧不起我們!”竺可楨很受感動,為自己的門生敬了一杯餞行酒……在這次進藏之前的幾年裡,徐近之已在我國地理科學界有了一定名氣。1931年,我國中央研究院就派正在中大讀書的徐近之休學參加瑞典人斯文海定為首的中瑞西北科考團赴甘肅青海新疆等地,在遼闊的氣候多變的大西北從事科研考察,他歷時一年才返回南京,形神俱疲,又黑又瘦,但他積累了許多數據資料,取得不凡的成就。1933年徐近之又應政府行政院資源委員會主任錢昌照之邀赴西藏調查,取道西北青海入藏,但因某些原因未到達拉薩,隻在川藏交界地區工作數月便折回。此行還是取得一些成就。這一回徐近之帶了兩名助手,再轉西北青海入藏,沿途幾人騎騾馬,雇了藏族牧民帶路,風餐露宿,說不盡的艱難勞頓,徐近之仍日日堅持氣象測量並作記錄,又寫地理考察日記,到達拉薩很快完成了青藏高原上第一個氣象站的建立工作。后來還寫出了《1935年拉薩之雨季》等重要論文,受到國內外氣象地理科研界人士廣泛重視……三年后,徐近之和兩助手輾轉雲南和越南,經海路抵達上海,返回南京,在下關火車站受到竺可楨、張其均、胡煥庸等學者教授和數百中大師生的熱烈歡迎。

  抗戰初,徐近之考取第六屆中英“庚款”公費生,初赴英國愛丁堡大學留學,后轉赴美國哈佛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深造,學有所成,更為以后搞地理奠定了深厚基礎。1946年他從美國回到祖國,任南京中央大學地理系教授,“桃李無言,下自成蹊”,徐近之的學術成就多多,不再多說。解放后,他任中科院南京地理研究所研究員,研究室主任,有專著多種為祖國建設作出了貢獻。“文革”浩劫中,徐近之度過了十余年不堪回首的日子。粉碎“四人幫”后,他重又精神煥發投入工作,只是天不假年,大限將至。1982年徐近之與世長辭,享年74歲,夫人胡國惠遵其遺囑,將上千冊遺留書籍贈給中科院南京地理研究所,外文資料則贈給南京圖書館。其存款近萬元贈給南京兒童福利基金會,以嘉惠后生不負先生遺願。

  

(來源:人民政協網)

(責編:陳稚瑤(實習)、申亞欣)
相關專題
· 人民政協報之春秋周刊
新聞檢索:    
   中國人大
1、江蘇南充市人大常委會啟動2013年政府部門工作評議
2、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修正案(草案二次審議稿)條文
3、山西男童案,區分媒體調查與警方調查
4、“血販子”自述非法血液交易內情
5、晉城市人大常委會召開第四十四次主任會議
   中國政協
1、組圖:毛澤東誕辰119周年 珍貴舊照記錄偉人一生
2、胡蝶、張愛玲……揭秘民國時代著名“二奶”(圖)
3、“中國好聲音”今晚亮相台灣熒屏
4、揭秘張學良的情史:我為什麼會特別“好女人”?
5、地方債房產泡沫等風險與財稅問題有關
   中國工會
1、百名優秀教師獲評全國師德楷模、標兵
2、【《勞務派遣若干規定(草案)》熱點聚焦⑥】法律更嚴謹保障才…
3、中華全國總工會辦公廳關於2013年中秋、國慶期間落實中央八…
4、把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落到實處
5、杭州舉辦居家養老服務技能比武
   中國婦聯
1、中國最美女教官走紅 網友都驚呆(組圖)
2、七十年前風情萬種的十位舊上海傳奇女人(組圖)
3、全國婦聯保護兒童須知征求意見 
背心褲衩覆蓋的地方不要讓別…

4、江西豐城2000多名女婿“倒插門”
5、組圖:看上市公司最美麗的女掌門人 張玉珊最年輕
   播客·視頻
六大為何遠赴國外召開六大為何遠赴國外召開
鐵道游擊隊護送劉少奇鐵道游擊隊護送劉少奇
   時政要聞
·三沙市歡送首名應征入伍青年
·李克強:要推行機關人事制度改革
·“站穩腳跟”的力量——李克強總理妙語對答企業家
·張高麗:心系群眾 綜合治理 齊抓共管保障食品安全
·前8月全國開工保障房560萬套 基本建成356萬套
頻道精選
   人民日報重要言論庫
   重要理論

李君如:黨的先進性的具體體現
李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的法治意義
常修澤:自然壟斷性行業也可以引入競爭
糧食安全始終是頭等大事
俞可平:善治,打通幸福之路
程恩富:虛擬經濟並不創造真實財富
   時政資料
      ●胡錦濤活動報道集
●吳邦國活動報道集  ●溫家寶活動報道集
●賈慶林活動報道集  ●李長春活動報道集
●習近平活動報道集  ●李克強活動報道集
●賀國強活動報道集  ●周永康活動報道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