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最后一裡路”到底有多遠?
2013年07月20日01:26 來源:人民政協網
【字號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論壇 | 網摘 | 手機點評 | 糾錯 |
從去年初台灣地區領導人大選,民進黨候選人以80萬張選票敗北之后,民進黨在總結離當選的“最后一裡路”時感嘆:兩岸政策讓民進黨失去了最后的機會。此后,民進黨內有心人開始真正檢視該黨的兩岸政策。
然而,一年多過去了,民進黨中一些人士雖然也動作頻頻,但至今台灣民眾依舊沒有等到民進黨一個明確的兩岸政策,哪怕是一個不能實現的虛假政策。
最近,民進黨再次掀起“積極”探討兩岸政策“風潮”,然而,由於各大“天王”各有盤算,故無意形成共識。對此,台灣的民進黨支持者們也開始質疑——
民進黨主席蘇貞昌這個夏天很忙。他先是大張旗鼓補齊該黨“中國事務委員會”委員人數,再辦“華山會議”,用他的話說,要讓民進黨在兩岸問題上不能缺位。
與此同時,民進黨的另一位大佬,前主席、台灣地區前行政部門負責人謝長廷,也在島內島外為民進黨與大陸交流奔波。除了在島內造勢外,上個月底,他還率團赴香港舉行研討會,意在打破民、共交流僵局。
而就在前幾天,曾提出“最后一裡路”概念的2012年台灣地區領導人的民進黨參選人、前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在兩岸議題上沉寂了一年多之后,突然以“小英教育基金會”名義舉辦“台灣經濟發展新模式”專題演講會,並邀請大陸重量級學者與台灣學界進行對話交流。而交流的主題是“人民幣在未來國際貨幣體系的角色”,受邀請的是中國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演講內容是“人民幣國際化的緣起與發展”。而另一位受邀者,是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院長丁志杰,其演講的內容是“中國大陸對外金融政策展望”。
這是蔡英文於去年卸任民進黨主席后,第一次公開與大陸學者面對面互動交流。
“但從這兩位大陸專家演講的主題,似乎可以看出來,蔡英文真的開始研究大陸政策了,而且切入點就是已經進入了台灣市場的金融業。這是很專業的問題,同時也是影響大陸未來國際地位的問題。”台灣大學一位與會專家電話中告訴本報記者。
看得出,無論蘇貞昌、謝長廷,還是蔡英文,至少從表面看,他們真的在為民進黨的兩岸政策開始試溫了。
不過,中國有句老話,叫“會看的看門道,不會看的看熱鬧。”民進黨去年以來,尤其近期頻頻與兩岸話題有關的動作雖然熱熱鬧鬧,但卻始終讓島內民眾一頭霧水,當人們撥開迷霧發現,熱鬧之后民進黨大陸政策還在原地踏步,民進黨的“最后一裡路”似乎還是那麼遙不可及。
□“意識形態挂帥”成民進黨軟肋
島內很多知名政治評論員在談及民進黨大陸路線時均認為,和諧的民、共兩黨關系才是民進黨突破國民黨“壟斷”大陸政策話語權的基礎,再輔以善意的兩岸政策主張,也許民進黨才能在台灣民眾中加分,也才有可能贏得大陸方面的善意。
但自從蘇貞昌接任蔡英文任民進黨主席以來,雖然黨內有相當部分黨公職人員,甚至“深綠”大佬們不斷發出要求黨改善與大陸關系,雖然蘇貞昌表面上也滿口“好,好!”、“樂見其成”……但事實上,自他上任以來的這一年時間裡,民進黨非但沒有任何要與大陸改善關系做法和動向,相反,卻頻頻爆出一些影響兩岸關系的負面作為。
今年初,正值中日因釣魚島問題對峙日益緊張之際,蘇貞昌高調竄訪日本,他撇開本該關心的釣魚島事件不說,卻高調主張台灣地區、美、日、韓建立“民主同盟”,民進黨前“立委”郭正亮認為這是“聯日抗大陸”,突顯民進黨重返兩岸對抗路線,是既“盲目又白目(愚蠢)”的想法。盡管民進黨中央回應,蘇貞昌訪日,只是“大架構與區域政治問題”,不是針對釣魚島問題,也無關相關方關系。但其言行隨即遭到包括海峽兩岸在內的全世界華人近乎一致的批評。
此后的湖南衛視歌唱節目《我是歌手》經台灣媒體轉播,在島內激起熱烈反響,而蘇貞昌則宣稱,中共過去對台“統戰”,如今“入島、入戶、入腦”,透過媒體褒揚大陸、唱衰台灣,因此台灣要更加“警惕”。對蘇貞昌的此番言論,台灣有音樂人、學者、媒體等都表示異議,批評其“意識形態挂帥”。
6月8日,蘇貞昌踏上為期11天的訪美之旅,原來信心滿滿的他卻遭遇幾乎是“無為在歧路,訪美幾大目標皆空”。
不知道什麼原因,蘇貞昌從美國回來后開始重視兩岸話題。民進黨一位幕僚坦言,可能因缺乏兩岸政策而遭到美方不信任。不管這種說法是否准確,不過,蘇貞昌其后表現讓人確信,先是他對謝長廷率團赴香港進行的“民、共交流”給予正面評價,接著是籌備“華山會議”要討論兩岸政策問題。
這一切似乎讓島內民眾和民進黨部分黨員認為,民進黨的大陸政策真的到了轉變的時候。
不過,遺憾的是,就在上月底兩岸簽署足可以提振台灣經濟發展的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后,蘇貞昌再以意識形態挂帥,要求民進黨民意代表對該協議進行杯葛。並呼吁島內業者走上街頭,起來反抗,並宣稱:一旦協議在民意機構通過,兩岸就會完成經濟大一統的步驟。
而此時,以民進黨中央評議會主委陳勝宏、不分區民意代表薛凌夫婦為主導的陽信租賃公司,於本月11日在上海成立大陸總部。薛凌與民進黨中常委何志偉出席了開幕式。這對該黨的激烈抵制服貿協議,形成重大反諷。“作為黨主席,一邊要和大陸建立溝通平台,一邊又萬事以意識形態挂帥,如此,怎麼會贏得大陸方面信任,沒有民、共兩黨和諧,又談何取得與國民黨平等的對大陸交流的話語權?”民進黨一位中常委對此不無擔憂。
□隻有“改弦更張”
才能拉近與各方距離
“現在看來,民進黨兩岸路線之爭儼然成了黨內派系斗爭的工具。”兩岸觀察家認為,不管是蔡英文、蘇貞昌,或是謝長廷,不管他們是否開始覬覦2016年台灣地區領導人“大位”,有一點是明確的,就是能讓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黨才可能取得最終勝利,這也是民進黨走完“最后一裡路”的唯一路徑。
兩岸觀察家們表示,盡管民進黨繼謝長廷訪問大陸、打開雙方交流大門后,蔡英文也邀請大陸經濟學家來台專題演講,雙方同時進行溝通、交流。民進黨內重量級人物紛紛展開與大陸的接觸、互動,這對兩岸關系發展固然是件好事,但這絕對還不夠,希望民進黨能進一步支持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路線。
民進黨應該根據客觀事實、放棄意識形態、支持和平發展、推動互惠雙贏的兩岸關系,並且順應世界潮流,替兩岸關系搭一座橋,而不是筑一堵牆,為台灣人民建立最有利於未來發展的兩岸關系。
民進黨應該看到,2008年以來,在兩岸各方共同努力、彼此釋放善意下,兩岸和平發展已是雙方的主流民意,並成為台海安全的最佳保障。兩岸透過密切的交流合作,讓雙方人民能看清和平發展的重要性,理性選擇兩岸未來發展路線,而任何意識形態、政治口號都無法撼動兩岸和平發展的大趨勢。
為此,民進黨真的要獲得包括兩岸民眾在內的各方支持,應該吸取2000年至2008年民進黨執政時的“意識形態凌駕一切,對大陸採取政治對抗、經濟封鎖、文化斷絕的政策,違背兩岸和平發展的大趨勢,導致兩岸關系緊張、台灣內部紛爭、對外經貿被邊緣化的危機……”的歷史教訓。
“走完‘最后一裡路’,要求民進黨必須將兩岸政策放在台灣民眾根本利益的高度上,同時還取決於台灣的‘統獨’爭議能否盡早終結,願否認清兩岸發展趨勢,放棄台獨路線。”台灣政治大學一位知名政論家表示,要走完“最后一裡路”,民進黨必須在短期內,或者這幾個月內,就拿出可讓大陸、讓台灣和國際社會滿意的兩岸政策。否則,民進黨“在野”的歷史必將繼續,台灣島內發生的內耗也必將繼續,而低迷的經濟形勢也必將繼續。
(來源:人民政協網)
![]() |
中國人大 |
|
1、“微博大V”禹晉永涉嫌詐騙受審 2、廣東省人大財經委召開2013年我省上半年經濟形勢分析會 3、七台河市人大視察煤礦棚戶區改造工作 4、無視國法青年跨省販毒被判處死刑 5、“陪酒女”是對被害人的二次傷害 |
中國政協 |
|
1、兩位潛伏敵營的福州籍中將 2、長案短說:公款消費應取消煙酒開支 3、全國政協舉辦上半年宏觀經濟形勢分析座談會 4、全國政協舉辦上半年宏觀經濟形勢分析座談會 5、可再生能源電力將面臨歷史性發展機遇 |
中國工會 |
|
1、基地組織打算宣布在敘利亞北部成立伊斯蘭國 2、國足開啟“危機公關” 3、“誰是球王”總決賽落幕 4、煤炭業遭遇進口煤沖擊降價潮蔓延 5、兩個產業區26家企業,竟有13家環境違法 |
中國婦聯 |
|
1、女性養生:10種神奇食物讓女人肌膚白嫩嫩 2、2013北京高考爭議調查 3、河南鄭州“海歸流浪女”被送醫 家人均不願意來接 4、專家稱檳榔致癌國際公認 6成口腔癌因檳榔引發 5、女航員太空演示洗頭過程:姐洗的是“怒發” |
播客·視頻 |
|||
|
|
時政要聞 |
|
·四川瀘縣致28人死亡礦難被認定為重大責任事故 市長被警告 ·央行就全面放開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管制答問 存款利率管制不變 ·國家信訪局局長舒曉琴:要善於用法治方式解決信訪問題 ·張高麗分別會見出席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2013年年會的外國政要 ·王寧任住建部副部長、黨組成員(圖/簡歷) |
頻道精選 |
|
人民日報重要言論庫 |
||
|
重要理論 |
|||
李君如:黨的先進性的具體體現 李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的法治意義 常修澤:自然壟斷性行業也可以引入競爭 糧食安全始終是頭等大事 俞可平:善治,打通幸福之路 程恩富:虛擬經濟並不創造真實財富 |
時政資料 |
|
●胡錦濤活動報道集 ●吳邦國活動報道集 ●溫家寶活動報道集 ●賈慶林活動報道集 ●李長春活動報道集 ●習近平活動報道集 ●李克強活動報道集 ●賀國強活動報道集 ●周永康活動報道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