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要聞 參政議政 視察調研 提案工作 民主黨派 統戰新聞 熱點專題 地方政協 委員面對面 綜合報道 視聽新聞 政協論壇 圖片新聞 人民網首頁
人民網>>中國政協新聞網

旺兩岸、興中華才是真正愛台灣

2013年05月11日01:54  

 【字號 打印 留言 論壇 網摘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這些年來,“愛台灣”已成島內全民共識,其實所有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沒有不希望自己的家園更為繁榮興盛。台灣知名媒體日前刊載社論指出,大陸崛起對台灣兼具機會,兩岸關系的改善、緊張的降低,是雙贏、多贏的最佳結果,“中國因素”將是台灣永遠必須面對的一個現實。民進黨一定要理性調整其敵視大陸、“反中反華”心態,國民黨隻求維持現狀,消極而無法引導民意、改變民心的做法也有值得改善之處。

  全文摘編如下:

  過去一年,台灣在經濟上的表現乏善可陳,政治上朝野又持續相互指責,如果再找不到出路,再繼續長此以往,不知台灣的優勢還能維持多久,思之令人憂心。我們實在沒有再繼續蹉跎下去的本錢!

  這些年來,愛台灣已成全民共識,其實所有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沒有不希望自己的家園更為繁榮興盛,但無可諱言的是,確實有某些人和特定的政黨用此作為政治斗爭,甚至是“抹黑”、“抹紅”對手的工具。對隻要和自己理念不合的政黨或媒體動輒奉送一頂“賣台”的大帽子,每到選舉更是如此,但此一栽贓抹黑手法的邊際效用或將遞減。未來,如果能夠不再出現對“親中賣台”的虛無指控,如果沒有不負責任的唱衰評論,能夠理性找出自己的優勢與強項,台灣可以比現在更好。

  談到唱衰台灣,台灣的短視政客、部分媒體和某些名嘴該負最大責任。反核廢核、年金改革、保障言論多元,沒有不能理性討論的道理,但就是有人能夠打著正義的幌子,來遂行滿足自己意識形態的政治斗爭。台灣必須避免繼續向下沉淪,要化被動為主動,而這才是真愛台灣。

  與此同時,我們也呼吁朝野、島內全民應該要正視兩岸關系。兩岸關系的良性發展不但有賴雙方政府的共同努力,民眾也要建立正確的觀念,學習異位思考,嘗試理解彼此的立場。兩岸關系的改善、緊張的降低,是雙贏、多贏的最佳結果,這對台灣尤其有政治上、經濟上及安全上的現實利益。台灣不但可以借此保護、成就與壯大自己,也可以為中華民族的現代化作出具體貢獻,為何舍此而不為?

  展望將來,大陸崛起對台灣兼具機會,“中國因素”將是台灣永遠必須面對的一個現實,而台灣眼前經濟發展、參與區域整合及拓展國際活動空間都有賴於兩岸關系的不斷改善。民進黨一定要理性調整其敵視大陸、“反中反華”心態,國民黨隻求維持現狀,消極而無法引導民意、改變民心的做法也有值得改善之處。 (孫金誠)

(來源:人民政協網)

新聞檢索:    
   中國人大
1、“火箭提拔”副縣長被免職的未竟之問
2、交通違法記分制度需要改革
3、父子用工業原料制“毒牛肉”10萬余斤
4、低價剃須刀背后藏億元制假利益鏈
5、萬鄂湘會見世界法學家協會主席
   中國政協
1、重慶處理21名涉不雅視頻黨員干部
2、“救援雅安,我們在行動”
3、“雅安·愛”大型公益晚會舉行
4、全國政協委員蘇華:實現“中國夢”,“教育夢”先行
5、機器人參與四川雅安地震救援
   中國工會
1、“總書記心裡始終有我們”
2、進口豪華車價格戰或將一觸即發
3、東風柳汽景逸AMT變速箱存缺陷遭投訴
4、造福勞動者  激發正能量
5、河南滑縣交通運輸局舉行運動會
   中國婦聯
1、全國婦聯十屆六次執委會召開 沈躍躍任婦聯主席
2、沈躍躍簡歷
3、要求做好“六一”慶祝活動
4、宋秀岩出席2012中國經濟女性年度人物揭榜典禮
5、《我國農村留守兒童、城鄉流動兒童狀況研究報告》(全文)
   播客·視頻
六大為何遠赴國外召開六大為何遠赴國外召開
鐵道游擊隊護送劉少奇鐵道游擊隊護送劉少奇
   時政要聞
·上海浦東新區區委書記徐麟改任上海市委宣傳部長
·甘肅開展“雙聯”行動首次大督查 杜絕干部“走訪做客”
·7家保險公司聯合推出國內首個智障人士家庭保險
·李克強會見印度外長胡爾希德
·國資委:央企被公布的財務問題大部分已整改 歡迎社會監督
頻道精選
   人民日報重要言論庫
   重要理論

李君如:黨的先進性的具體體現
李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的法治意義
常修澤:自然壟斷性行業也可以引入競爭
糧食安全始終是頭等大事
俞可平:善治,打通幸福之路
程恩富:虛擬經濟並不創造真實財富
   時政資料
      ●胡錦濤活動報道集
●吳邦國活動報道集  ●溫家寶活動報道集
●賈慶林活動報道集  ●李長春活動報道集
●習近平活動報道集  ●李克強活動報道集
●賀國強活動報道集  ●周永康活動報道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