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要聞 參政議政 視察調研 提案工作 民主黨派 統戰新聞 熱點專題 地方政協 委員面對面 綜合報道 視聽新聞 政協論壇 圖片新聞 人民網首頁
人民網>>中國政協新聞網

全國政協委員蘇華:實現“中國夢”,“教育夢”先行

2013年05月06日10:41  來源:人民網-中國政協新聞網

 【字號 打印 留言 論壇 網摘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會上,他進一步強調,中國夢是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生活在我們偉大祖國和偉大時代的中國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有夢想,有機會,有奮斗,一切美好的東西都能夠創造出來。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中國夢”的論述,深刻總結了中國近代以來歷史發展的主題主線,深情描繪了中華民族未來生生不息、不斷求索、不懈奮斗的理想追求和美好願景。“中國夢”的本質內涵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社會和諧。“中國夢”包含著億萬中國人民的民族復興夢,也包含著各行各業的科學發展夢。強國方能富民,強國必先強教。“教育夢”,無疑是是中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征程中,有賴於教育先行,有賴於教育奠基。

一、“教育夢”是強國富民的“育才夢”

當今世界,科技進步日新月異,人才競爭日趨激烈。人才資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資源,教育是開發人力資源的主要途徑。中國未來發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靠人才,基礎在教育。

實現“中國夢”,要求我們繼續大力實施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圍繞提高國民素質、培養多規格人才,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此,必須長期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要進一步發展學前教育,均衡發展九年義務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大力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有效推動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積極發展形式多樣的繼續教育,加快完善終身教育體系。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把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作為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關心每個學生,促進每個學生主動地、生動活潑地發展,尊重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為每個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努力培養造就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創新人才。

我們要不斷提高全體人民的素質和能力,為各類人才成長提供寬廣舞台,把每個人的潛能和價值充分發揮出來,努力使每個人都成為對祖國、對人民、對民族的有用之才,必須尊重人才成長規律,進一步優化人才結構。在人才培養體制上,既要重視高層次創新型科技人才的培養,也不能忽視高技能人才、農村實用人才、社會工作人才的培養。我們國民教育體系,要進一步優化結構,促進普通高等院校向職業院校轉型,進一步提高職業院校在高等教育體系中的比重,提高職業院校辦學水平﹔推動高考分類考試改革,增加一次“職教高考”,考試內容應側重於技能水平考試,文化課內容應不高於30%。

二、“教育夢”是惠及全民的“公平夢”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要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在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上持續取得新進展,努力讓人民過上更好生活。”“學有所教”是新時期教育工作的基本任務。

雖然我國已經基本實現“兩基”,完成了具有歷史意義的巨大跨越。但是,在條件艱苦的中西部地區,有些孩子上小學、中學都很困難。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人民群眾十分盼望接受更多更好的教育。然而目前優質教育資源普遍匱乏,很難滿足廣大受教育者的需要。破解我國教育面臨的這些難題,迫切需要解決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教育公平問題。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教育公平的關鍵是機會公平,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公平的受教育權利,重點是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扶持困難群體,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資源,進一步向農村地區、邊遠貧困地區和民族地區傾斜,加快縮小城鄉之間、地區之間、校際之間教育差距,切實保障共和國的每個孩子都有學校可上,並且上得方便、上得起、上得好。

義務教育作為政府提供的一項基本公共服務,具有公益性、普惠性、公平性的特征。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對於縮小城鄉差距、區域差距,維護社會公平、促進社會和諧具有重要意義,是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具體體現和本質要求。各級政府應依法履行職責,把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進一步完善政府全面統籌、財政全額預算、教育規范使用的長效機制,科學規劃學校布局,加快推進義務教育學校標准化建設,全面提高教師政治業務素質,大面積提高學校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以更大的力度扶助特殊群體和經濟困難家庭學生完成學業。

在合理配置教育資源,並重點向農村、邊遠、貧困、民族地區傾斜的同時,在教育硬件設施標准、人才配置標准、財政投入等方面進一步公平和均衡﹔提倡和鼓勵優秀教師、優秀校長分流到同區域薄弱學校工作,努力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的覆蓋范圍,做到校際公平﹔各級政府應切實將義務教育階段、高中階段教育的均衡發展均逐步納入考核范圍,開展逐級考核。創新教育管理體制、辦學體制,鼓勵引導社會力量興辦教育,落實民辦學校與公辦學校平等的法律地位,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的教育需求。

三、“教育夢”是立德樹人的“創新夢”

立德樹人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務。實現“教育夢”必須樹立科學的質量觀,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適應社會需要作為衡量教育質量的根本標准。樹立以提高質量為核心的教育發展觀,注重教育內涵發展,鼓勵學校辦出特色、辦出水平,出名師,育英才,既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必然要求,也是廣大人民群眾的迫切需要。

為此,我們要把改革創新作為教育發展的強大動力。要以體制機制改革為重點,鼓勵探索和試驗,加快解決經濟社會發展對高質量多樣化人才需要與教育培養能力不足的矛盾、人民群眾期盼良好教育與資源相對短缺的矛盾、增強教育活力與體制機制約束的矛盾,為教育事業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強大動力。要加快建設現代學校制度,推進政校分開、管辦分離,認真落實和擴大學校辦學自主權,鼓勵學校多元發展、特色發展。要不斷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遵循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堅持德育為先、能力為重,改革教學內容、方法和評價制度,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要建立國家義務教育質量基本標准和監測制度,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業負擔。全面實施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和綜合素質評價,克服應試教育傾向。實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的職業教育培養模式,提高學生就業的技能和本領。全面實施高校本科教學質量和教學改革工程,健全教學質量保障體系。要進一步加強教師隊伍建設,鼓勵優秀人才終身從教,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提高校長和教師專業化水平。

各教育階段的創新人才培養均應得到高度重視,探索形成一條貫穿各級各類教育的創新人才培養途徑。支持有條件的中學與高校開展創新人才培養研究和試驗﹔鼓勵發明創造,對基礎學科的拔尖學生進行重點培養﹔拓展高校的技能型人才培養規模,全面啟動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

“人生如船,夢想是帆”。我們一定要把“教育夢”和“中國夢”緊密聯系在一起,把個人理想和“中國夢”緊密融合在一起,以高度的歷史責任感和時代緊迫感,以更加奮發有為、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努力實踐好、實現好新時期的“教育夢”,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的偉大“中國夢”而發奮學習、不懈奮斗!

(作者系全國政協委員、民建中央常委、民建四川省委副主委、四川現代教育集團董事長) 

(責編:申亞欣、肖紅)
新聞檢索:    
   中國人大
1、黔桂交界小車墜崖4人遇難 柳州人大副主任殉職
   中國政協
1、養老床位已達390多萬張
2、中國經濟女性年度人物揭曉
3、鳳凰吊橋側翻約20人落水游客曾在橋上使勁搖晃
4、廣西南寧:打造北部灣台資新窪地
5、4個不同來源流感病毒重配成H7N9
   中國工會
1、遂平偵破“被劫持”案
2、新鄉“紅河”事件再敲水污染警鐘
3、秦皇島一農民工發明獲國家專利
4、倪志福同志遺體在京火化 習近平胡錦濤等前往送別
5、“不買房進班房”是對法律的誤讀
   中國婦聯
1、擋住性侵兒童“洋外教” 監管要給力
2、2012中國優秀經濟女性榜單
3、2012中國經濟女性年度創業人物榜單
4、幼兒園遭投毒幼女系留守兒童 曾哭求母親帶其進城
5、上海“婦女之家”成預防禽流感新陣地
   播客·視頻
六大為何遠赴國外召開六大為何遠赴國外召開
鐵道游擊隊護送劉少奇鐵道游擊隊護送劉少奇
   時政要聞
·央企領導近期任免匯總 中鹽、中農發等董事長易人
·廣西高院:法官私會當事人一律停職審查
·曹建明:推進專門型檢察隊伍建設
·農夫山泉發布會疑團未解 主管部門不該“躲貓貓”
·海南啟動2013年我國最大規模赴南沙捕撈活動
頻道精選
   人民日報重要言論庫
   重要理論

李君如:黨的先進性的具體體現
李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的法治意義
常修澤:自然壟斷性行業也可以引入競爭
糧食安全始終是頭等大事
俞可平:善治,打通幸福之路
程恩富:虛擬經濟並不創造真實財富
   時政資料
      ●胡錦濤活動報道集
●吳邦國活動報道集  ●溫家寶活動報道集
●賈慶林活動報道集  ●李長春活動報道集
●習近平活動報道集  ●李克強活動報道集
●賀國強活動報道集  ●周永康活動報道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