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憶日軍長沙轟炸故宮文物:炸毀100余棟住房
2013年01月05日08:27 來源:長沙晚報
【字號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論壇 | 網摘 | 手機點評 | 糾錯 |
《80箱故宮文物74年前在長沙躲過兩劫》后續
“日寇飛機沒有炸到國寶,卻炸毀了長沙火車北站家屬區住房100余棟,死傷鐵路職工居民300余人!”本報獨家報道80箱故宮國寶在長沙兩次躲過日寇轟炸的驚險故事,引起市民的關注。昨日,75歲的長沙老火車北站退休職工陳嵩岳致電本報,披露了老火車北站遭空襲鮮為人知的細節,希望引起更多知情市民關注並還原當年的史實。
“當年的當事人都已去世,老火車北站史志又被毀,這段經歷必須讓人知道。”昨日,75歲的陳嵩岳老人抱病給記者打來電話,他希望在有生之年把知道的一些老掌故說出來。上世紀80年代,他陸續走訪了火車北站幾位老工人以及負責修編老北站站史的孫岫山先生。而孫先生早已於上世紀80年代去世。
“1937年8月14日,國寶在南京裝船運到漢口,轉火車運到長沙火車北站,該站職工得知車內裝的是國家重要文物,即馬不停蹄地將文物車調送到新河專用線搶卸,並與湘江新河碼頭聯系,派船把文物轉載。”根據孫岫山等人回憶,日寇空襲火車北站時間為1937年11月24日,4架飛機侵入長沙上空。空襲線路是從長沙東瓜山、小吳門、經武門,直扑火車北站,炸死炸傷鐵路員工及當地居民300余人,炸毀鐵路家屬區住房100余棟,長沙北站機車房部分設施被炸毀。
當時長沙的報紙曾作了這樣的報道描述:“從東瓜山、小吳門火車站及經武門、興漢門一帶,所有的商店及住房被炸得無一完整,那牆傾屋塌,殘肢斷體,死尸累累,那傷者的呻吟,死者親人哀哭構成了一幅悲慘血淚的情景……”盡管損失慘重,但火車北站工人連夜搶修線路設備,保証了火車正常運行。(記者 李卓)
(責任編輯:王?、段欣毅) |
相關專題 |
· 人民政協報之春秋周刊 |
![]() |
中國人大 |
|
1、10天查涉賭人員180余名 2、“空中斗毆”乘客身份仍是謎 3、還有多少“顏艷紅” 4、不再迷戀“跨界的誘惑” 5、“不經意間”就收多了 |
中國政協 |
|
1、細數毛澤東最欣賞的十位女性:多為民國女性精英 2、廣東“四老”傳奇 陪同習近平向鄧小平雕像獻花籃 3、俞正聲強調:充分發揮統一戰線的重要法寶作用 4、習近平在全國政協新年茶話會上的講話 5、促進“三支一扶”小額貸款項目發展 |
中國工會 |
|
1、日本荒謬購島 中國強硬反制 2、中興欲借新品牌nubia擺脫低價標識 3、秦皇島為農村教師發“補貼” 4、【國際隨筆】印度遇害女子之死能否成為轉折點 5、【經濟瞭望】日元貶值 是喜是憂? |
中國婦聯 |
|
1、2012婦女權益年度新聞報告 2、“長靴女”:小心凍瘡來襲 3、認真領會貫徹中央要求 推動婦聯工作科學發展 4、盤點2012十大心理學新發現 5、創造財富的姐妹們是美麗的 |
播客·視頻 |
|||
|
|
時政要聞 |
|
·貴州政府發文:摘掉“煤礦死亡人數第一”帽子 ·張春賢:要讓群眾過上好日子 我們就必須過緊日子 ·陝西減少政府文件印發 網上下載紅頭文件也有效 ·孫政才:堅定政治方向加強自身建設 依法履行職能 ·南京交警中隊長跨區域賣椰奶執法被停職(圖) |
頻道精選 |
|
人民日報重要言論庫 |
||
|
重要理論 |
|||
李君如:黨的先進性的具體體現 李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的法治意義 常修澤:自然壟斷性行業也可以引入競爭 糧食安全始終是頭等大事 俞可平:善治,打通幸福之路 程恩富:虛擬經濟並不創造真實財富 |
時政資料 |
|
●胡錦濤活動報道集 ●吳邦國活動報道集 ●溫家寶活動報道集 ●賈慶林活動報道集 ●李長春活動報道集 ●習近平活動報道集 ●李克強活動報道集 ●賀國強活動報道集 ●周永康活動報道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