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要聞 參政議政 視察調研 提案工作 民主黨派 統戰新聞 熱點專題 地方政協 委員面對面 綜合報道 視聽新聞 政協論壇 圖片新聞 人民網首頁
人民網>>中國政協新聞網

遲福林委員:未來10年中國經濟仍將處於上升通道

2012年11月06日08:34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打印 留言 論壇 網摘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未來5∼10年,支撐中國發展轉型的機遇和動力何在?我的看法是,由於城鎮化尤其是人口城鎮化發展的空間巨大,未來10年中國經濟仍將處於上升通道。這裡,一個主要的判斷是:以人口城鎮化為支撐,加快消費主導的經濟轉型,充分釋放國內巨大的需求潛力、尤其是消費需求潛力,將形成中國未來5∼10年轉型發展的突出優勢和主要動力。由此,中國將走出一條公平可持續發展的新路。

  城鎮化蘊含著巨大的內需潛力,人口城鎮化將成為未來10年中國走向公平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選擇

  人們常說,21世紀前20年是一個必須緊緊抓住並且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第一個10年,中國比較好地利用了外部機遇發展經濟,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未來的10年,盡管世界經濟格局調整會帶來諸多變化與挑戰,但由於有著以城鎮化為依托的巨大內需潛力,有著轉型與改革的巨大空間,中國將仍然具有許多國家難以比擬的突出優勢,以及由此形成的重大戰略機遇。

  中國仍處於城鎮化加快發展的重要階段。從國際經驗看,當城鎮化率處於30∼70%的時期,是城鎮化快速發展的階段。2011年中國的城鎮化率為51.3%,正處於加速發展的區間,未來10年不僅有很大的成長空間,並且還會有一個較快的速度。如果以平均1∼1.2%的速率推進,到2020年中國的城鎮化率將提高到60%以上。

  人口城鎮化的發展空間巨大。中國51 .3%的城鎮化率,是按城鎮常住人口統計的,其中還包括了1 .6億的農民工群體。如果按戶籍來算,人口城鎮化率隻有35%左右,遠低於世界52%的平均水平。即使年均增長1.2個百分點,10年后中國人口城鎮化率仍隻有47%,仍達不到目前世界的平均水平。考慮到10年后中國的發展前景,人口城鎮化率的合理區間應不低於50%。也就是說,未來10年中國人口城鎮化率的年均增長率應為1.5個百分點左右。從現實情況看,隻要以農民工市民化為重點的相關改革到位,2020年達到50%以上的人口城鎮化水平是有可能的。

  城鎮化蘊含著巨大的投資與消費需求。未來10年,中國城鎮化率年均提高1.2個百分點,將再有2億農民進入城鎮,加上現有的1.6億農民工,新增城鎮人口將達4億左右。按較低口徑,農民工市民化以人均10萬元的固定資產投資計算,也能夠增加40萬億元的投資需求。從消費需求看,2011年城鎮居民與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比約為3.3:1,農村勞動力和人口合理轉入城鎮就業和生活,其收入與消費必然會明顯增加。

  可以說,加快推進人口城鎮化進程,以城鎮化為主要載體擴大內需,充分釋放城鎮化的需求潛力,是中國走向公平可持續發展的立足點和戰略重點。

  城鎮化持續釋放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能夠支撐未來10年中國7∼8%的中速增長

  當前,各方對中國未來10年的經濟增長前景有不同的研判。在我看來,今年的增速下行既是短期經濟波動的表現,更是中長期經濟增長趨勢的反映。一方面,未來10年中國再保持兩位數的高增長並不現實﹔另一方面,由於有著巨大的內需動力,未來10年中國經濟增長前景仍然看好。加快推進人口城鎮化,促進消費主導的經濟轉型,未來10年雖然經濟增速比照過去10年的高增長將下一個台階,但對轉變發展方式總體上比較有利,可以使消費上一個台階,城鄉居民生活水平上一個台階。

  消費釋放的歷史新階段。隨著全面進入以人的自身發展為主要目標的發展型新階段,城鄉居民的物質文化需求內涵、結構與規模都在發生深刻變化,消費結構已經從生存型需求向發展型需求、從物質性消費為主向服務性消費為主的轉變,未來5∼10年消費升級潛力與提升空間巨大。此外,隨著人口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和收入分配改革的破題,中等收入群體比例在2008年23%左右的基礎上,每年提高2個百分點,到2020年有可能達到40%以上。屆時,中國將形成6億人的中等收入群體,有望成為拉動全球消費市場的重要力量。

  消費需求釋放處於歷史拐點。國際經驗表明,消費對G D P拉動的主導地位往往在人均國民收入達到3000∼5000美元之后得到確立並逐步加強。2011年,中國人均G D P已超過5000美元。今年前三季度,最終消費對G D P增長的貢獻率為55%,10年來消費對增長的貢獻率首次超過投資的貢獻率(50.5%)。消費正在取代投資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

  ———未來5年,通過體制政策創新,尤其是農民工市民化問題的初步解決,人口城鎮化率有可能達到42.5%左右,城鄉居民消費需求規模將有望從2011年的16萬億提升到2016年的30萬億左右,居民消費率有望回升到40%左右,最終消費率達到55%左右。這樣,將初步實現消費主導的經濟轉型。

  ———未來10年,通過徹底打破城鄉二元結構,人口城鎮化率有望達到50%以上,城鄉居民消費需求將有望達到45∼50萬億左右,居民消費率將達到50%左右,最終消費率達到60%左右。這樣,將基本形成消費主導的經濟增長格局。

  消費需求釋放有望支撐中國經濟7∼8%的中速增長。有效需求規模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一個國家或地區增長的潛力與增長的前景。分析中國未來5∼10年的經濟增長趨勢,需要建立在對消費需求增長規模的客觀判斷和相關政策上。如果未來10年,人口城鎮化蘊含的45∼50萬億的消費潛力得到比較充分釋放的話,能夠支撐7∼8%的經濟增長,由此使中國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

  著眼於未來10年的中速增長目標,需要把改善消費環境、促進消費需求釋放,作為衡量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指標,作為政府工作的重點任務。也就是說,加快推進消費主導的經濟轉型,既是短期政策的著力點,又是中長期發展的重點﹔既是發展面臨著的突出矛盾,又是改革面臨著的重大挑戰。

(責任編輯:王?、段欣毅)
新聞檢索:    
   中國人大
1、母親用衣架“教育”致三歲幼子死亡
2、官員公開財產需要健康的權力生態
3、何健被任命為四川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廳長
4、高息借款2500萬元隻為建豪華別墅
5、“幸福社會”要從小處著眼
   中國政協
1、歷史揭秘:西安事變中毛澤東曾想一舉除掉蔣介石
2、唐山:韓式城市商業綜合體開工
3、一位被稱為“國叔”的人
4、瑪雅文物展揭示"世界末日預言"謬誤
5、親歷“九一三”事件:我在機場堵截林彪專機起飛
   中國工會
1、爭議焦點剖析:收入分配改革緣何長期懸而未決?
2、后奧運時代的乒超“亂象”
3、人民幣國際化穩步快走
4、讀懂“漲工資最幸福”背后的民意訴求
5、臨汾鐵警給力“查緝追逃”
   中國婦聯
1、組圖:那些記錄溫馨瞬間的全家福(第4季)
2、中國0-14歲的兒童超過2.2億  佔全國人口16.6%
3、“虐童照”引發社會極大憤怒 中國幼師問題在哪
4、離婚兩月后丈夫查出肝癌 妻子主動復婚捐肝救夫
5、我國流動兒童受教育水平主要集中在初中以下 身體素質差
   播客·視頻
六大為何遠赴國外召開六大為何遠赴國外召開
鐵道游擊隊護送劉少奇鐵道游擊隊護送劉少奇
   時政要聞
·國家文物局局長呼吁:盡快商簽兩岸文物交流協議
·昆明規定:學生體質3年連續下降將問責教育局長
·首都互聯網協會黨委成立 為全國首個互聯網協會黨委
·珠海市有關部門全力搞好后勤保障助力航展
·政協委員賈康:全年經濟一定能實現7.5%以上增速
頻道精選
   人民日報重要言論庫
   重要理論

李君如:黨的先進性的具體體現
李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的法治意義
常修澤:自然壟斷性行業也可以引入競爭
糧食安全始終是頭等大事
俞可平:善治,打通幸福之路
程恩富:虛擬經濟並不創造真實財富
   時政資料
      ●胡錦濤活動報道集
●吳邦國活動報道集  ●溫家寶活動報道集
●賈慶林活動報道集  ●李長春活動報道集
●習近平活動報道集  ●李克強活動報道集
●賀國強活動報道集  ●周永康活動報道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