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福林委員:未來10年中國經濟仍將處於上升通道【2】
2012年11月06日08:34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論壇 | 網摘 | 手機點評 | 糾錯 |
城鎮化帶來巨大的投資需求,推進人口城鎮化需要投資轉型
中國未來5∼10年的經濟增長,究竟是以投資為主還是重在擴大消費?我的看法是,中國尚處在轉型發展過程中,保持一定的、合理的投資率符合基本國情。問題在於,多年來投資率居高不下,投資規模增長過快,由此使投資消費失衡成為經濟生活的突出問題。適應人口城鎮化帶來的消費需求結構變化的大趨勢,需要加快推進投資轉型。
以擴大消費促進投資轉型。消費既是增長的目的,也是增長的動力。消費對經濟的促進作用,不僅在於能夠直接拉動增長,帶動投資增長,而且能夠引導投資結構優化調整。從短期看,消費是一個慢變量,投資對穩增長是至關重要的,穩增長確實需要穩投資。從中長期看,消費才是投資的根本目的,投資要有效地轉化為消費,才能形成有效投資,並成為內在的增長動力。應當看到,低成本擴張時代的終結、人口紅利的遞減等多方面的趨勢是不可逆轉的,長期以投資驅動的增長也是不可持續的。沒有消費需求支撐的投資在保短期增長的同時,會給中長期的經濟增長制造更多障礙,積累更多的結構性矛盾。例如,導致產業結構扭曲、投資邊際效益下降、生產過剩的危機等。加快投資轉型,重要的在於實現投資與消費的動態平衡,使投資的增長能夠反映城鎮化發展轉型與社會需求結構變化的基本方向和客觀趨勢。
盡快改變投資結構。當前,適應全社會消費需求的大趨勢,需要盡快改變投資結構。首先,要加大公益性項目的投資。適應中國進入公共產品短缺時代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長的基本趨勢,把投資的重點轉向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公共產品領域的投資上,將會起到多方面的積極效果:能夠切實推動人口城鎮化進程﹔能夠提振國內消費預期﹔能夠有效縮小城鄉差距和化解社會矛盾。應當說,在這方面的投資空間很大。其次,要加大消費供給能力的投資。由於經濟結構調整的滯后,許多發展型消費需求並不能得到有效滿足。例如,未來5年,隨著文化需求的增長,中國文化產業增加值有可能從目前的3%上升至5%,預計需要4萬億元的投資。如果能夠加大文化產業的投資,不僅可以將潛在的文化消費需求轉化為現實的經濟增長,還有望在加快服務業主導的經濟結構轉型升級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優化投資來源。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投資的可持續取決於社會資本是否成為投資的主體。隻有社會資本的投資佔大頭,經濟才有活力,投資才可持續。當前的突出問題在於,政府與國有企業的投資增長過快,民營資本的投資明顯不足。穩增長的首要條件是社會資本有穩定的投資信心。盡管實踐中有一定的推進,但由於壟斷行業改革的滯后,社會資本進入公益性領域和壟斷性行業尚未有實質性破題。從具體情況來看,當前民營經濟發展的主要障礙既有“政策玻璃門”的障礙,更有“利益玻璃門”的阻力。壟斷行業的改革不盡快破題,民營資本的進入是很困難的。
改變國有資本配置格局。投資轉型對改變國有資本配置提出新的要求。應當說,這些年國有經濟在做大總量上功不可沒,但是從實際結果看,如果國有資本在競爭性領域分布過寬的局面不改變,激發社會資本活力就相當困難。我的看法是,盡快把國有資本主要配置在公益性領域,給社會資本投資騰出更大的空間,是中國進入公共產品短缺時代、社會需求結構變化升級的客觀要求,也是防止資本外流、提振社會資本信心的重大舉措。為此,要加快國有資本的公益性回歸:國有資本逐步從一般競爭性領域退出,重點轉移到公共產品領域﹔把競爭性領域的國有資本,集中配置在事關中長期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能源、資源和高科技等新興戰略產業,充分發揮國有資本在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中的重大作用﹔對確有必要保留在其他競爭性領域的國有資本,要提高收租分紅比例,並將收租分紅收益主要投入到社會公益領域,為加快人口城鎮化創造有利的條件。
未來10年,是中國轉型發展具有歷史性意義的關鍵時期。以人口城鎮化為支撐,走向公平可持續,是中國現代化進程中二次轉型與改革的戰略目標。把握城鎮化帶來的歷史機遇,需要在轉型上取得共識,更需要在改革上取得共識:第一,堅持消費主導,把推進人口城鎮化、釋放13億人的消費需求作為最大的經濟結構調整﹔第二,堅持民富優先,使城鎮化真正承載起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的重要功能,形成以中等收入群體為主的社會結構﹔第三,堅持綠色增長,推動綠色城鎮化﹔第四,堅持市場主導,調動社會資本力量推進城鎮化﹔第五,加快政府轉型,以公共服務為中心轉變政府職能,使政府能夠有效地履行公共職責。
![]() |
(責任編輯:王?、段欣毅) |
![]() |
中國人大 |
|
1、母親用衣架“教育”致三歲幼子死亡 2、官員公開財產需要健康的權力生態 3、何健被任命為四川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廳長 4、高息借款2500萬元隻為建豪華別墅 5、“幸福社會”要從小處著眼 |
中國政協 |
|
1、歷史揭秘:西安事變中毛澤東曾想一舉除掉蔣介石 2、唐山:韓式城市商業綜合體開工 3、一位被稱為“國叔”的人 4、瑪雅文物展揭示"世界末日預言"謬誤 5、親歷“九一三”事件:我在機場堵截林彪專機起飛 |
中國工會 |
|
1、爭議焦點剖析:收入分配改革緣何長期懸而未決? 2、后奧運時代的乒超“亂象” 3、人民幣國際化穩步快走 4、讀懂“漲工資最幸福”背后的民意訴求 5、臨汾鐵警給力“查緝追逃” |
中國婦聯 |
|
1、組圖:那些記錄溫馨瞬間的全家福(第4季) 2、中國0-14歲的兒童超過2.2億 佔全國人口16.6% 3、“虐童照”引發社會極大憤怒 中國幼師問題在哪 4、離婚兩月后丈夫查出肝癌 妻子主動復婚捐肝救夫 5、我國流動兒童受教育水平主要集中在初中以下 身體素質差 |
播客·視頻 |
|||
|
|
時政要聞 |
|
·國家文物局局長呼吁:盡快商簽兩岸文物交流協議 ·昆明規定:學生體質3年連續下降將問責教育局長 ·首都互聯網協會黨委成立 為全國首個互聯網協會黨委 ·珠海市有關部門全力搞好后勤保障助力航展 ·政協委員賈康:全年經濟一定能實現7.5%以上增速 |
頻道精選 |
|
人民日報重要言論庫 |
||
|
重要理論 |
|||
李君如:黨的先進性的具體體現 李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的法治意義 常修澤:自然壟斷性行業也可以引入競爭 糧食安全始終是頭等大事 俞可平:善治,打通幸福之路 程恩富:虛擬經濟並不創造真實財富 |
時政資料 |
|
●胡錦濤活動報道集 ●吳邦國活動報道集 ●溫家寶活動報道集 ●賈慶林活動報道集 ●李長春活動報道集 ●習近平活動報道集 ●李克強活動報道集 ●賀國強活動報道集 ●周永康活動報道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