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和保障公民的休假权

2015年04月14日02:11    来源:人民政协报    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     字号

  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印发了《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文件强调保障休息休假权利。《意见》要求企业完善并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还指出,企业因生产经营需要安排职工延长工作时间的,应与工会和职工协商,并依法足额支付加班加点工资。加强劳动定额定员标准化工作,推动劳动定额定员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定修订,指导企业制定实施科学合理的劳动定额定员标准,保障职工的休息权利。

  劳动者不是只会劳动的机器,而是享有休息权的公民。尊重公民的休假权是宪法宣示的“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应有之义。休闲度假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时代特征。欧洲人普遍信奉“度假权神圣不可侵犯”。欧洲的夏季假期大致从每年的7月开始延续到9月初,冬季假期从12月圣诞节前持续到来年的1月。欧洲人通常会在签署工作合同时,就明确假期和付薪假期的天数。保护劳动者的休息权,是不少国家法律制度的明确规定。英国是最早立法保护劳动者休息权的国家,早在1802年英国政府就通过了一项纺织工厂童工工作时间的法律《学徒健康与道德法》,规定18岁以下的学徒其劳动时间每日不得超过12小时和禁止学徒在晚9时至次日凌晨5时之间从事夜间工作。1993年,欧盟出台了《工作时间指令》,要求成员国通过设定自己的最高工时来保障欧盟工人的休息权和健康权。随后,英国于1998年制定和颁布了《工作时间法》,并将其适用于所有行业与企业中,打破了过去此类法律的分散适用原则。俄罗斯的节假日多得出奇,仅法定节假日就有11个。如新年、国际劳动妇女节、第一次世界大战胜利日、国家和解日等。此外,每个行业都可以宣布一年的某一天为其节日,于是便有了渔民节、护林工节、轻工业节、教师节、矿工节、体育节等近60个节日。

  尊重和保障公民的休息权,一是应当摒弃“加班为荣”的上班文化,严格规范加班行为,遏制朝九晚“无”现象。二是必须构建适度劳动制度。劳动必须适度,过度劳动是不符合人性的。毋庸讳言,我国当前处于亚健康、过度劳动的人群已经是相当大的群体。在“过劳死”悲剧现象时有发生的今天,我们必须正视日趋普遍的劳动者过度劳累的现实问题,有必要尽快达成适度劳动的社会共识,大力倡导适度劳动,构建适度劳动制度,完善适度劳动的法律保障,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三是必须真正落实带薪休假法律制度。目前我国虽有带薪休假的法律制度,但落实情况不尽如人意,这导致民众放假集中、出游集中,造成交通拥堵、景区瘫痪等问题。现行劳动法仅对带薪年休假作了原则性规定,但没有规定带薪年休假的休假时间及具体操作办法。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已经推行多年,但实施效果差强人意。带薪休假成为不少上班族享受不起的奢侈品。四是强化全社会依法休假理念,基本前提是要加快休假立法,健全和完善休假法律法规制度。目前有关休假的法律规定散见于劳动法、劳动合同法、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中,有必要为公民休假专门制定一部行政法规乃至法律,让休假权的保障真正有法可依。

  期待劳动者的休假立法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进一步从立法层面健全休假法律法规制度,为促进全社会依法休假和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提供法律保障。

  (作者系司法部《中国司法》杂志总编、研究员)

(来源:人民政协报)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特别策划

    《人民小厨,上菜了》
    2019两会进行时
    两会全媒派
    两会听我“蒋”
    两会夜归人
    两会KPI
    微信图片_20190308093320
    全息3D
    QQ图片20190308100032
    地方时刻
    微信截图_20190301102439
    幸福生活一起“拼”
    微信截图_20190301101450
    1550711825718
    MAIN201902121417505481045788924
    MAIN201902211649292310725479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