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2月18日03:39 来源:人民政协报 手机看新闻
他出生在江苏苏中地区的江都,出生时国共正发动北伐战争,到了大约10岁稍稍能记事时,日本悍然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的“卢沟桥事变”。当时的江都战事已起,他还依稀记得当时家乡有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国民党军队和日本鬼子。12岁时,随母亲去南京找外出经商的父亲,在寻父未果、经济极端拮据状况下,他不得不告别母亲,在南京栖霞山出家。
23岁时,他随当时国民党政府组织的僧侣救护队到了台湾,可正当他准备返回大陆时,却因国民党当局在台湾实行戒严制度,台湾只许进入,不许离开。从此,他便开始用一生去弘法、普度众生。而他开创的台湾佛光山更是在两岸荣享盛誉。
他,就是台湾佛光山开山大师星云。
尽管战争是星云大师童年的主要记忆,但模糊的童年记忆中,他却始终忘不掉小时候与母亲一起度过的短暂几年中,每个春节母亲为他们姐弟三人炒的玉米花。
“那个时候的玉米花,不像现在爆米花,虽然原料都是玉米,但是现代人借助先进设备,每个玉米都能炸开花,但我小的时候家里炒玉米花,很多是不开花的,叫哑花,原因是当时炒玉米花用的就是中国人过去传统炉灶———土块垒起来,上面支起一张大铁锅,旁边还加上一个风箱的草锅。”农历腊月二十八,当与本报记者聊起对春节“乡愁”的话题时,电话那头的星云大师对70年前发生的事似乎记忆犹新。
虽然母亲炒出来的很多玉米花都是哑花,但对于星云大师来说,那却是最香的。
“我小时候家里就很穷,不可能期待春节能吃上白米饭、白馒头,当时人能吃上玉米那就算不错了。”回忆起那段时光,星云大师说,他的家乡春节有风俗,大年初一一大早,小伢子(当地方言,指小孩子)们都要成群结队到本庄子(村)上长辈家去磕头,一般长辈都会给每个孩子抓一把玉米花,就算压岁钱了。
在星云大师眼里,儿时自己家和本族长辈们家当时虽是那样一幅贫穷的景象,但对于他来说,也是最宝贵的记忆。即便那样的时光也那么短暂,几年后他离开家乡,而这一走就是几十年。
此后的几十年中,每年春节,他都想念着母亲,想吃到母亲亲手炒的玉米花。但即便这样小小的期盼,却也因那一湾浅浅的海峡而变成奢望。
“同在高雄的余光中的《乡愁》发表后,一念起这首诗,就觉得它像一把尖刀扎在我的肉里。”星云大师说,前几十年自己与母亲天各一方,每到过年,总会向母亲所在的西北方跪拜。每当这个时候,眼前总会浮现儿时香香的玉米花。
后来,在两岸有关方面的帮助下,他和母亲在分别几十年后终于团聚。
星云大师说,尽管如今母亲已经去世十几年,但每到春节的时候,总能想起儿时母亲给他们炒的玉米花。“每当这个时候,我总会闭上眼睛,慢慢体味家乡玉米花那香香的味道,想到母亲忙碌的身影……”
(来源:人民政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