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国资国企改革大事记

2015年01月06日03:58    来源:人民政协报    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     字号

  ■混合所有制改革破冰

  2014年2月19日,中石化宣布,公司将启动油气销售业务重组,引入民资实行混合所有制,且授权董事长在社会与民营资本的持股比例不超30%的情况下,行使有关权力。此举被视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破冰之举。

  影响:

  中石化放开油品销售业务板块,引入社会和民营资本参股,打响央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第一枪,改革力度之大远超预期。不过,中石化拿出油品销售板块而非最核心的上游勘探和中游炼化板块向社会和民营资本放开,这是需要投入真金白银却没有决策权的社会和民营资本最大的顾虑。

  ■四项改革试点

  2014年7月15日,国资委宣布了首批四项改革试点企业名单。其中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中粮集团有限公司进行改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公司进行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试点;新兴际华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节能环保公司、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公司开展董事会行使高级管理人员选聘、业绩考核和薪酬管理职权试点;在国资委管理主要负责人的中央企业中选择2到3家开展派驻纪检组试点。

  影响:

  “四项改革”试点,是国资委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同时,也被形象地称为是吹响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集结号”。

  ■央企负责人薪酬改革方案

  2014年8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关于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的意见》等文件。会议认为,深化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要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出发,适应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国有企业改革进程,逐步规范企业收入分配秩序,实现薪酬水平适当、结构合理、管理规范、监督有效,对不合理的偏高、过高收入进行调整。

  影响:

  国企薪酬制度改革是国企改革的一个重点领域,也是新一轮价格、税收、财政及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中的重要配套改革。央企高管薪酬问题之所以一直饱受舆论关注和诟病,其实主要并不因为他们过高的薪酬数字,而是这一薪酬背后的发薪规矩、逻辑,显得很不合理。比如,央企的高管们一方面是拥有行政级别的官员干部,其任职的方式也主要遵循的是自上而下的行政任命逻辑;但另一方面,他们同时又以商人的身份,享受市场逻辑之下的市场化高额薪酬。■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成立

  2014年10月底,国务院组建了由国务院副总理马凯为主任,国务委员王勇为副主任的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包括中组部、国资委、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人社部、人民银行、证监会、银监会等,办公室设在国资委。该小组主要职责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国企改革的工作部署,加强对国企改革的组织领导和指导把关,统筹研究和协调解决改革中的重大问题和难点问题,跟踪督促国企改革进展情况,及时提醒国企改革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影响:

  国企改革领导小组的成立,解决了之前国资委统筹乏力的尴尬局面,同时,机构升格有利于更好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利益关系,加快改革方案的制定进程。

(来源:人民政协报)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特别策划

    《人民小厨,上菜了》
    2019两会进行时
    两会全媒派
    两会听我“蒋”
    两会夜归人
    两会KPI
    微信图片_20190308093320
    全息3D
    QQ图片20190308100032
    地方时刻
    微信截图_20190301102439
    幸福生活一起“拼”
    微信截图_20190301101450
    1550711825718
    MAIN201902121417505481045788924
    MAIN201902211649292310725479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