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轮:倾覆在历史的海中
2014年12月06日03:25 来源:人民政协报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论坛 | 网摘 | 手机点评 | 纠错 |
国内战事爆发了,李彤一家人从上海逃难出来,乘太平轮到台湾,轮船中途出了事,李彤的父母罹了难,家当也全淹没了,李彤得到消息时在医院里躺了一个多月,她不肯吃东西,医生把她绑起来,天天打葡萄糖和盐水针,李彤出院后沉默了好一阵,直到毕业时,她才恢复了往日的谈笑,可是她们一致都觉得李彤却变得不讨人喜欢了。——白先勇《谪仙记》
12月2日,著名导演吴宇森指导的电影《太平轮(上)》在大陆上映。这部电影以有“中国泰坦尼克号”之称的太平轮沉没事件为背景,讲述了1949年战争的末尾一群人的事业与命运,爱与离散,生与死。
虽说号称“中国的泰坦尼克号”,但是,携1000多条鲜活的生命共同沉没的太平轮身后却有着与泰坦尼克号迥异的命运:泰坦尼克号的沉没引起了全球轰动,且常年有着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然而罹难人数相近,亦损失了数额巨大的货物的太平轮在长达数十年的时间里却默默无闻。无人纪念它,亦无人寻找它。
今天,我们走近太平轮的故事,向历史寻找答案,问问那深海中的“黄金船”:你为何沉没,又为何沉寂。
■只有星星,没有灯
在谈论太平轮沉没的原因时,不少资料都会提到一个特别的细节:当时的淞沪警备司令部发布海上戒严令,船只不能挂灯。为了逃避霄禁,船难当天,太平轮一路上不点灯、不鸣笛,甚至为抄近路改变航线,导致最终与从基隆开出的装满木材和煤炭的建元轮呈丁字形相撞。
1949年1月27日,农历腊月廿九。天气极有利于行船,无风、无雨、无雾。船上的不少人赶着到台湾与家人团聚。由于战争的临近,去台湾的船越来越少,这让不少人,尤其是已有家眷抵台的人近乎疯狂地寻找着一切能够前往台湾的渠道。从上海开往基隆的太平轮很快卖光了508张船票,然而之后又有500多没有船票的人托关系、递香烟、塞纸币,用尽方法挤上了这艘客轮。这还不算,船上还塞进了600吨钢材、大量的国民党党史资料、中央银行的18箱卷宗甚至陈果夫家的汽车……不停地进货,让起航时间从上午一直拖到了下午六点多(亦有资料称起航时间是下午四时左右)。
人们不知道自己乘坐的这艘船已超重700余吨,在几乎人挨人的轮船上,人们仍有兴致与萍水相逢的陌生人一起打牌、抽烟,畅想着登上台湾岛之后,等待他们的将是太平。
晚上11点45分左右,绝大部分乘客都已沉沉睡去。视线很好,甚至连远处小岛上的渔火都看得清。在这样的情况下,太平轮意外地与建元轮相撞。撞击后,吨位较小的建元轮随即开始沉没,但太平轮最开始却似乎并没有大的异常,轮船上的船员与乘客甚至救起了建元轮上的一些船员。但不久之后,太平轮的船体开始进水,在驶向附近岛屿的途中爆炸下沉。1月28日凌晨0时30分左右,除夕刚到,太平轮在白节山、白羊山与三星山之间的三角区域消失了踪迹。
1949年前后200万人随国民党溃退台湾的大潮里,诡谲莫测的海面上未及发出声响就被吞噬的绝不仅是太平轮:1948年12月3日,一艘从上海开往宁波的轮船在吴淞口爆炸,找到的尸骸有1300余具;而太平轮沉没后不久,肇兴公司的来兴轮被国民党强征用于运送军人及眷属,在从青岛开往台湾的途中触礁沉没。
■赔偿草草了事
“船上漂流散落的珠宝首饰、佛像牌位,让许多附近的渔民大吃一惊,悲喜交杂。”台湾著名艺人蔡康永的父亲蔡天铎即是太平轮所属轮船公司中联公司的经营者。蔡康永在《我家的铁达尼号》里写下上面的话。根据官方记载,澳大利亚军舰华尔蒙哥号救起太平轮落水乘客28人、船员6人以及建元轮的船员2人。另外还有几位幸存者被自发前来的渔民救起,超过1000人的客轮上,生还者仅有40余位。
事故发生后,忧愤的家属捣烂了中联轮船公司总经理周曹裔家中所有的家具和中联公司的办公室。中联公司投保的上海华泰保险公司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宣布破产,中联公司只能自负盈亏。股东四散,周曹裔变卖了全部家当用于赔偿,但无异于杯水车薪:由于不少人是几乎携带着全部家产准备赴台定居的,因此太平轮的沉没让不少家庭不仅失去亲人,更失去了在陌生的台湾岛赖以生存的全部资源。
然而这才刚是开头。很快,连赔偿的“杯水”也在历史炽热的熏烤下蒸发于无迹。
太平轮沉没后的第4天,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2月5日,国民党政府迁往广州。在一片慌乱与动荡中,4月6日,上海法院开庭审理了太平轮一案。上海法院判决中联轮船公司赔偿,但因当时战乱流离,赔偿金额又属天文数字,中联轮船公司最后结束营运,此事遂不了了之。
遭受离乱之苦的又岂止太平轮死难者的家属,还有更多的家庭直面了两岸对峙的生离与死别。
台湾著名作家白先勇的《谪仙记》,描写的就是一位因太平轮船难而家破人亡的贵族小姐。全文提到太平轮仅有一处,但主人公一生的命运却全是围绕这艘沉没的船。这样的描写恰如其分地反映了太平轮死难者家属的心境:他们的一生因太平轮的船难而改变,但他们却不愿再说起太平轮。生活已经够苦,他们没有时间,也没有精神回头看。有限的精力,要全部用于紧抿着唇,咬紧牙关面对莫测的明天。
就这样,太平轮不仅沉没在冰冷的深海底,也沉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60年后的祭祀
2011年6月,台湾作家张典婉的作品《太平轮1949》在大陆出版。一位媒体人曾经如此记录这本书的一次读书会:“时光在作者张典婉准备的影像资料中悄无声息地溜走了。偶有观众悄声感叹:‘哦,原来还有这么一艘船。’”
在张典婉开始“寻找太平轮”之前,它已沉默了太久。如今的那些悲欢倏忽又浮上了海面,一点也不梦幻,只让人觉得惆然。张典婉自己坦言,这一路的追寻并不顺利,许多人不愿再讲,甚至有人对她恶语相向。但她锲而不舍,终于将这艘船从历史的海中捞了起来。
那是个将人性的善恶没有任何修饰地摆在眼前的夜晚。澳大利亚军舰上的海员给了幸存者干净的衣服、食物、热水,将他们的个人物品一字排开供人认领。“未短一张名片,未短一块金元。”也有人拿着枪支逼迫别人让出木板,有人不顾身边的哭喊与求救,划着救生艇扬长而去。
1951年,于右任亲书的“太平轮遇难旅客纪念碑”竖立在了基隆,但两岸的对峙却让死难者的家属非但没机会到舟山群岛轮船沉没的地方祭祀,甚至无从提起记忆深处的亲人。这让张典婉唏嘘不已,在她的奔走下,太平轮沉默61年后,两岸太平轮罹难者家属才完成了第一次合祭。
2010年5月,包括叶伦明、王兆兰两位张典婉采访过的太平轮幸存者在内的两岸四地30多位太平轮沉没事件罹难者家属首次合祭太平轮。他们来到舟山群岛的海上,抛洒鲜花与纸鹤,以纪念逝去的亲人。
太平轮事件罹难者张生之子张昭雄对着海面念了祭文。张家弟兄姊妹9人,本是个富庶和乐的大家庭。1949年,张生把家眷安顿在台湾后孤身回到上海,准备结束大陆的生意定居台湾,谁知冰冷的海底成了他永久的居处。张生的死也彻底改变了张家的境况,自幼养尊处优的张昭雄不得不开始打零工贴补家用。母亲36岁守寡,只手带大9个儿女,一生没有再嫁。共祭之时,张老太太已经作古,张昭雄将母亲的遗像与父亲的照片和祭文一起抛入海中。
“我跟我爸爸说,希望能够好好照顾妈妈。”
(来源:人民政协报)
![]() |
中国人大 |
|
1、图解:人民网记者关注地方实践依法治国的七个看点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04年修正) 3、最高检举行首次检察官宪法宣誓仪式 4、切实增强宪法意识 推动全面贯彻实施宪法 5、最高法法官在国家首个宪法日宣誓 |
中国政协 |
|
1、法治电影《黄克功案件》首映式在京举行 2、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赴云南省开展“卫生三下乡”活动 3、庆贺第一个“国家宪法日”到来 4、抢购3D邮票年册 5、驻南京侵华日军集体出逃事件 |
中国工会 |
|
1、一汽马自达第100万辆轿车下线 2、11月经销商库存指数再高企 3、南非举行摩托车慈善大游行 4、大量北京市民持医保存折取现 5、人人影视、射手网关闭,字幕组该怎么办? |
中国妇联 |
|
1、卫计委:社会抚养费暂不取消 放开二胎尚无时间表 2、火车票退改签再推新规则 提前15天退票不收退票费 3、全国妇联主席沈跃跃主持召开反家庭暴力法座谈会 4、延安表彰10户“圣地最美家庭” 5、评论:“八角卤鸡肉”论文至少接地气 |
播客·视频 |
|||
|
|
时政要闻 |
|
·报销低价机票需优惠证明 ·粮食安全如何保障(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 ·重点领域改革措施有力成效明显 ·两年来近九万人受处理 ·中共中央决定给予周永康开除党籍处分 |
频道精选 |
|
人民日报重要言论库 |
||
|
重要理论 |
|||
李君如:党的先进性的具体体现 李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法治意义 常修泽:自然垄断性行业也可以引入竞争 粮食安全始终是头等大事 俞可平:善治,打通幸福之路 程恩富:虚拟经济并不创造真实财富 |
时政资料 |
|
●俞正声活动报道集 ●刘云山活动报道集 ●王岐山活动报道集 ●张高丽活动报道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