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音戏传承人霍俊萍:必须自觉主动地去传承
2013年09月03日01:44 来源:人民政协网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论坛 | 网摘 | 手机点评 | 纠错 |
“数九寒天降冰白……”婉转,柔美。66岁的霍俊萍,嗓音依然甜美。
每当唱起这一句,霍俊萍总会想起自己13岁刚进五音戏剧团时,师傅“鲜樱桃”邓洪山、“筱樱桃”邓吉祥教自己唱戏的情景。“我是从歌舞团跳舞的学生中挑选过来的,3个月我只听会了8句唱腔。‘鲜樱桃’老师听我在舞台上吼了几声后说,闺女,嗓子不错哟!‘数九寒天降冰白’,老师教了我一个上午,那8句唱腔,老师教了我半年,一个字一个字地教。”“鲜樱桃”常跟霍俊萍强调的一句话是:“闺女,唱戏一定要唱出戏理来。”
霍俊萍进剧团时,剧团家族色彩浓厚,还有当年五人班或者剧社的色彩,团里人人有自己的绝活,有自己叫得响的艺名,比如“一声雷”等。老师也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很青涩,很幸运,经历了‘鲜樱桃’老师最后十年的辉煌。”
“鲜樱桃”主工青衣、花旦,“筱樱桃”主工青衣。“鲜樱桃”老师的特点是唱中有说、说中带唱,酸中有甜、甜中带酸,尤其是大段的无伴奏清唱。“筱樱桃”老师唱腔低回、婉转、如泣如诉、深沉含蓄,特别擅长饰演悲剧人物。
那时,小小的霍俊萍天天蹲在边条幕旁边看戏,台上哭,她也哭;台上笑,她也笑,这一蹲就是三四年。因为两位老师不认字、不识谱,都是采用口传心授的方式教徒弟。霍俊萍只好自己想办法,开始像学拼音字母一样学简谱。如痴如醉中,将五音戏两大流派的精髓恰到好处地融合在一起。1963年,霍俊萍参与山东省地方戏曲汇演剧目《缫丝姑娘》的排练,她在剧中扮演三号人物左海英。
但“文革”给五音戏带来毁灭性地打击,剧团解散,种子演员下放农村、工厂。两位老师也被关了起来。以致上世纪70年代五音戏剧团的牌子再度恢复的时候,启用的是吕剧的班底。
跟随“鲜樱桃”、“筱樱桃”老师学习的岁月,霍俊萍称其为自己的“樱桃时代”,那是她最初的五音戏学堂。正是在这里,她扎下了深厚的艺术根基,形成了自己的艺术基因。她主演的《半把剪刀》1979年在济南、章丘、历城等地演出,连电风扇也没有,连续演满25场,观众热烈地为唱腔鼓掌。三个多小时的故事,一路唱红,也唱红了霍俊萍,被当时很多人称为“一个演员一部戏救活了一个剧种”。1984年,她主演的《豆花飘香》获山东省第二届戏剧月优秀表演奖第一名;主演的《石臼泉》获山东省第三届戏剧月首设唯一的最佳主角奖和第五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40岁前,一场接着一场演出。霍俊萍形容自己是一个戏痴,一个不知道东西南北的戏痴。
40岁那年,剧团发不出工资了:市场很萧条,财政只给50%,剩下的那一半,需要大家去挣。“无记名投票,我承包了演出团,领着大家出去演出。”霍俊萍记得,当时的团长给她打了1000元的白条,但一年后承包结束,也没拿到这1000元。但“演出开车出去,得有汽油吧;边条幕布烂了,得换吧;服装也要有吧。”当时刚拿梅花奖的霍俊萍,变成了一个五音戏“推销员”。提前一个月完成一年承包任务,霍俊萍不仅给大家发出了工资,把补助从几元钱提高到了十几元钱,还立了一个大戏《春打六九头》,参加了汇演。那段日子,因为她是角儿,观众要看她演出才肯买账,霍俊萍白天跑企业联合,甚至“在饭桌上给人家唱,为了就多演10场”,晚上回来抓紧化装、演戏。那一年的经历,霍俊萍感觉一个字:“累”!
那一年的奔波,剧团有了声乐队,账上余了两万元,重新制作了新的边条幕布,提高了剧团知名度,也锤炼了青年演员,而最深的感受,是感觉到人才的重要。1989年,当霍俊萍被正式任命为团长时,她根据自己的路、剧团的自然规律,提出“知识办团”。
40岁之后,霍俊萍开始做传承工作。任职院长期间,为了年轻人,她借助蒲松龄作品排练了聊斋戏,这些有着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的剧目,走进了北京,聊斋戏《窦女》还获得国家文化部主办的“天下第一团”优秀表演奖,一大批年轻演员也因此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年轻演员们都很喜欢和霍俊萍配戏,在一幕幕的演出中,她实实在在起到了传帮带的作用。
在霍俊萍看来,传承过程,有坚守,也有放弃。五音戏唱的,是这一方人的生活、情趣、家长里短、酸甜苦辣,是一方风情。这些剧种本质,是要坚守的。但老师的东西传到她这里,“就是再像,也已经有变化了”。这些年观众记得她的这几个角色,是因为其中有“我自己的文化理解,对声腔的理解,对生活和审美的理解”。所以,要有创新。这些,都是她经常讲给年轻演员的心声。
不过,担任院长期间,霍俊萍一直没有收徒。因为她觉得不超脱。“院长可以给职称、给上台机会,是个实权人物。”
2003年,霍俊萍正式辞去淄博市五音戏剧院院长职务;2008年又辞去山东省戏剧家协会主席职务。同年,霍俊萍成为文化部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今年,霍俊萍收徒了。
无论是《豆花飘香》中的劳动模范豆花,还是《石臼泉》中的鲁丫,霍俊萍深知,正是因为散发着泥土的芬芳,自己塑造的这些角色才能真正为百姓喜爱。如今,她要走向民间,去培养土壤。今年六一儿童节,淄博师专附小“五音戏娃娃剧社”正式挂牌。40多个娃娃给霍俊萍鞠躬拜师。看着、听着孩子们用稚嫩的动作、声音演绎师傅和自己都曾经表演过的经典剧目《王小赶脚》,霍俊萍很有信心:作为五音戏传承人,我必须自觉主动地去传承。“我已经把三字经、弟子规写进了五音戏,要用这些去影响孩子们,让他们知道山东有孔孟文化、齐文化、蒲文化,五音戏中有他们的文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孩子生机勃勃会强化五音戏的生命力。我要把娃娃剧社当做五音戏的香火来供养。”
(来源:人民政协网)
![]() |
中国人大 |
|
1、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听取报告 传染病防治形势依然严峻 2、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 3、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关于修改商标法的决定 4、被告人之间对是否殴打被害人供述不一 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 |
中国政协 |
|
1、民意是延迟退休决策的首要标准 2、政协委员热议“全媒体时代的文化责任与网络安全” 3、201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发布 4、税务总局 明确暂免征收小微企业“两税”有关问题 5、学苹果?中移动品牌手机找郭台铭代工 |
中国工会 |
|
1、“山西男童惨遭挖眼”恶性案件再鸣儿童安全警钟 2、一夫“两妻”的确权之诉 3、“我还想回到我的岗位上”——记呼和浩特火车站售票员孙奇 4、郭明义用大实话阐释干群关系 5、【《劳务派遣若干规定(草案)》热点聚焦②】劳务派遣用工比例… |
中国妇联 |
|
1、全国妇联强烈谴责近期侵犯儿童恶性案件 2、“情愿做残疾弟弟的拐杖” 3、马跃案若分析有误以死谢罪 4、最高法:性侵未成年人犯罪坚决依法重判 5、“太空教师”王亚平为首都中学生上“开学一课” |
播客·视频 |
|||
|
|
时政要闻 |
|
·习近平主席今日出访 首访中亚并出席两大峰会受关注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原党委书记涉嫌违纪被立案调查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院长金潇明涉嫌违纪被立案调查 ·李克强:中越应力争把海上问题带来的挑战转变为合作机遇 ·李克强:中缅双方将实施好两国重大合作项目 |
频道精选 |
|
人民日报重要言论库 |
||
|
重要理论 |
|||
李君如:党的先进性的具体体现 李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法治意义 常修泽:自然垄断性行业也可以引入竞争 粮食安全始终是头等大事 俞可平:善治,打通幸福之路 程恩富:虚拟经济并不创造真实财富 |
时政资料 |
|
●胡锦涛活动报道集 ●吴邦国活动报道集 ●温家宝活动报道集 ●贾庆林活动报道集 ●李长春活动报道集 ●习近平活动报道集 ●李克强活动报道集 ●贺国强活动报道集 ●周永康活动报道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