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学者金兆梓与中华书局
2013年06月27日01:27 来源:人民政协网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论坛 | 网摘 | 手机点评 | 纠错 |
金兆梓(1889~1975)著名语言学家、文史学家。字子敦,号芚厂,浙江省金华县(今处于金华市城区内)人。父名城,号芷圃,家贫,早年为塾师,清光绪二年(1876)贡生,曾任金华府中学堂监督。金兆梓12岁应县童子试,得案首,20岁毕业于金华府中学堂,23岁毕业于京师大学堂(1912年5月改称北京大学)预科。1912年考入天津北洋大学矿冶系。1915年因母病辍学回家,应聘为浙江省立第七中学校(今为金华一中)国文教员,1916年任校长。31岁,执教于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所编《国文法之研究》讲义,为汉语语法最早论著之一。
金兆梓是金华晚清学者、《光绪金华县志》主要编修之一金城的幼子。长兄兆丰为清翰林编修;二兄兆棪,民国初年国会议员,与程砚秋共研京剧,任北平中华戏曲学校校长;三兄兆銮,以国际法精通著称。兆梓自幼受家教熏陶,聪慧不凡,12岁童试第一。1914年,从天津北洋大学辍学返乡,尽孝侍奉病母。之后应聘于省立七中即金华中学国文教师,不久任金华中学校长。新中国成立后,金兆梓历任中华书局副总编辑、苏州市副市长、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长之职,在古籍整理编校出版、历史文化研究和今用等方面具有突出贡献。
2011年金华历史文化名城日期间,金兆梓后人向金华市文物局捐赠了300多件珍贵文史资料。笔者是主要接赠者,从此对金家数杰往事行踪尤为关注,忽见中华书局2001版《回忆中华书局》一书,所收尽是编者学者长者缅怀中华书局不凡创业史的亲历资料,分解放前后上下两编。笔者品读发现金兆梓与中华书局有极深渊源,竟有三进中华书局的传奇经历。
1920年秋,金兆梓应聘去北京高等师范任教。当年北洋政府积欠北京教职工薪金甚巨。1922年,兆梓迫于生计,在曾教他文史课的老师,时任上海中华书局编辑所副所长张相热情引荐下,第一次应聘到上海中华书局,出任文史编辑,至翌年三月。虽时间不长,但兆梓编的《新中学教科书初级本国历史参考书》畅销全国。
1941年末,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金兆梓到重庆,以中华书局总编辑的名义对外工作。1945年前后,金兆梓对1937年、1938年分两次出齐的上下编《辞海》,进行节删,计划出一部更适合读者使用的《辞海》节选本。据钱子惠考,经兆梓亲自删编的《辞海》一直未发排,原稿现存上海辞书出版社。1951年,退休后迁居苏州。后当选为苏州市人民代表,苏州市副市长。1957年回上海,被中华书局复聘为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主任。同时被选为上海市政协委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上海市委委员,多次以特邀委员身份出席全国政协会议。1957年,金兆梓奉调重返中华书局,任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主任、中华书局副总编辑,翌年,他又被聘为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历史组成员。
1964年,金兆梓罹患脑血栓离职休养。“文革”期间,金兆梓横遭迫害,健康每况愈下,1975年6月15日在京逝世。
兆梓晚年虽受心血管病和“文革”迫害双重打击,仍保持乐观和坚定。从事《尚书》研究,颇有建树。不幸的是,亲笔所撰几十万字的《古文尚书清理》,“文革”期间被抄,不知下落。所幸的是,其后人金永礼在1978年前后,整理兆梓遗物遗稿时,发现还有一份当年请人抄录的此稿。经30多年周折,辗转于两岸多个出版社,此稿终在2010年由中华书局出版。由于抄稿无法全璧,作为未完成遗作,书名改为《尚书诠译》。
图:向金华市文物局捐献文物的金家后人金永礼
(来源:人民政协网)
![]() |
中国人大 |
|
1、新疆一厅官涉嫌巨额受贿受审 2、雇凶伤人案牵出地下“军工厂” 3、向因文革而道歉的人致敬 4、盐城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情况汇报 5、美调查称蓝可儿为“意外溺亡” |
中国政协 |
|
1、河南省长谢伏瞻到西华县调研台资企业 2、一张“万里长征图”引发一项改革 3、审计署: 16亿“三款科目”资金遭挪用冒领 4、避免地方政府公司化危及中国经济 5、一张图何以引发改革 |
中国工会 |
|
1、甘肃“高考状元”姓名遭遇“官方封存” 2、【新闻观察】巴西抗议浪潮缘何而起 3、【声音】1比5后,中国足球向何处去 4、【每周快评】虚报的“板子”不该只打统计员 5、曼德拉病情恶化引担忧 |
中国妇联 |
|
1、南京江宁两女童死于家中事件调查 2、中国离婚率增幅十年来首超结婚率 3、于丹:“家和万事兴”仍应成为中国人的信念共识 4、“筑梦:半边天的责任与担当”征文讨论活动启动 5、老年类、文摘类报纸和广播电视报 违法虚假医药广告问题多 |
播客·视频 |
|||
|
|
时政要闻 |
|
·习近平会见塞拉利昂总统科罗马时强调 中非合作大有可为 前景光明 ·广东“巡视组”正风肃纪 白云区查处62名干部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研究部署加快棚户区改造 促进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部署集中清理三类信息保护公民个人隐私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研究部署加快棚户区改造 促进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 |
频道精选 |
|
人民日报重要言论库 |
||
|
重要理论 |
|||
李君如:党的先进性的具体体现 李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法治意义 常修泽:自然垄断性行业也可以引入竞争 粮食安全始终是头等大事 俞可平:善治,打通幸福之路 程恩富:虚拟经济并不创造真实财富 |
时政资料 |
|
●胡锦涛活动报道集 ●吴邦国活动报道集 ●温家宝活动报道集 ●贾庆林活动报道集 ●李长春活动报道集 ●习近平活动报道集 ●李克强活动报道集 ●贺国强活动报道集 ●周永康活动报道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