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与《忮求诗》
2013年05月27日04:05 来源:人民政协网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论坛 | 网摘 | 手机点评 | 纠错 |
中国历史上有争议的人物很多,曹孟德、武则天就不说了,有清一代中兴之臣曾国藩,可能也算得上一位。
曾国藩之所以被否定,主要原因是镇压了太平天国的起义,太平天国是汉人造反,你曾文正公不帮汉人帮满人,而且帮得认真,帮得出色,不管你叫“汉奸”管谁叫?!
不过话又说回来,太平天国一旦真地夺取了大清江山,洪秀全登基,老百姓的日子究竟好到哪儿也很难说。因为历史是明摆着的事,天朝如果不诛杀异己,内讧不止,可能曾国藩也成不了那么大的名声。
对曾国藩有争议,但近读岳麓书社印行的《曾国藩教子书》发现这人了不起,也渐渐明白了他之所以成就大事业的个中原委,同时还发觉曾国藩懂诗。
曾国藩懂诗的例子有二:
其一是他于同治六年三月二十二日写给儿子曾纪泽的一封信,信中表扬了纪泽写的七律十五首步趋李义山颇似黄山谷,之后笔锋一转,论起诗来“凡诗文趣味约有二种:一曰诙诡之趣,一曰闲适之趣。诙诡之趣,惟庄柳之文,苏黄之诗,韩公诗文,皆极诙诡,此外实不多见。闲适之趣,文惟柳子厚游记近之,诗则韦孟白傅均极闲适;而余所好者,尤在陶之五古、杜之五律、陆之七绝,以为人生具此高淡襟怀,虽南面王不以易其乐也”。
父亲给儿子写信,竟聊起诗文趣味,而且最后得意忘形到“虽南面王不以易其乐也”,非真得诗文之趣味者,不能出此语。
曾国藩对陶渊明、杜甫、陆游高淡襟怀的向往,无疑也是真诚的,这一点可从他给儿子的另一封信上得到证实。这封信写于同治九年六月初四,开头设有“字谕纪泽儿”的称呼,甚至提到一旦自己逝世后的灵柩安排,颇近似一封遗书。在这封信里,曾国藩附了二首忮求诗,同时对忮求进行了认真的剖析。忮者,即嫉贤害能,妒功争宠;求者,即贪利贪名,患得患失。曾国藩认为“忮不去,满怀皆是荆棘;求不去,满腔日即卑污”。他总结了圣贤教人修身的千言万语,“以不忮不求为重”。在《忮求诗》中他这样吟道“争名日夜奔,争利东西鹜。但期一身荣,不惜他人污……消除嫉妒心,普天零甘露。家家获吉祥,我亦无恐怖”。这说的是“不忮”,平白如话,但极真切。关于“不求”他这样写道:知足天地宽,贪得宇宙隘。岂无过人姿,多欲为患害。
后面还有关于“不求”的铺陈排比,最后总结道“于世少所求,俯仰有余快。俟命堪终古,曾不愿乎外”。“有余快”三个字,其实就是前面说到的“南面王不以易其乐”的感觉,可见他是始终如一的。
曾国藩写这些家书时,名重于世,权力极大,但他念念不忘的是另一种修身养性的境界,对子孙的教育下大力气,“不忮不求”,实在难能可贵。
由此联想到廉政建设,想到干部子弟的品德教育,觉得曾国藩的《忮求诗》尽管说教味太重,思想大于形象,还是值得品味把玩以至于三思一番的。
因此把曾国藩称为诗人,料不为过。至于诗坛承认与否,另议。
图:作者近影
(来源:人民政协网)
![]() |
中国人大 |
|
1、大同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2、她把自己许配给19家 3、北京还能限制“大龄青年”吗? 4、虚假医药广告会害国家生病 5、公务员带甲归田是不应有的职业疲劳 |
中国政协 |
|
1、台著名学者张亚中:台当局不应回避政治协商 2、美女生发明超级充电器:20秒便可充满一部手机 3、湖南食安委对“镉大米”核实三月无结果 4、全国政协向不再连任的在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颁发纪念牌 5、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第22届颁奖大会举行 |
中国工会 |
|
1、山东省首个“小区光伏电站”并网发电 2、高端车,咋不叫人省心? 3、奇瑞被曝拟大规模裁员 4、汝阳看守所提升工作透明度 5、南阳公安全力提升“市民满意度” |
中国妇联 |
|
1、河南鹤壁2.8亿小额贷款助4000多名女性创业 2、一场迟到的婚礼 35年的爱情坚守 3、“90后”女孩:在校园里为母亲安个“家” 4、刘伟:中国网游史上首位女CEO 5、外交部:被朝鲜扣押中国渔船已获释 |
播客·视频 |
|||
|
|
时政要闻 |
|
·曝光湖南"缩水"营养午餐的女大学生入选浙江省"十佳大学生" ·退休领导人出书 副国级以上都需报告中办 ·李克强笑谈欧冠决赛:无论谁赢都是德国队赢 ·李克强透露抵达德国后观看了欧冠决赛 ·李克强:只有正视历史才能开创未来(图) |
频道精选 |
|
人民日报重要言论库 |
||
|
重要理论 |
|||
李君如:党的先进性的具体体现 李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法治意义 常修泽:自然垄断性行业也可以引入竞争 粮食安全始终是头等大事 俞可平:善治,打通幸福之路 程恩富:虚拟经济并不创造真实财富 |
时政资料 |
|
●胡锦涛活动报道集 ●吴邦国活动报道集 ●温家宝活动报道集 ●贾庆林活动报道集 ●李长春活动报道集 ●习近平活动报道集 ●李克强活动报道集 ●贺国强活动报道集 ●周永康活动报道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