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體質逐年下滑?民革中央提交提案呼吁重視
2015年03月27日10:24 來源:人民政協報
【字號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論壇 | 網摘 | 手機點評 | 糾錯 |
學生體質逐年下滑,心理脆弱,不敢批評﹔體能、耐受力、柔韌性等指標不理想﹔周邊韓國、日本同類體質指標一直上升……這些問題統統指向我國的學校體育教育。我們的體育課究竟怎麼了?它面臨哪些窘境?又該如何“突圍”?今年兩會上,民革中央提交提案呼吁,重視體育教育功能,促進青少年全面發展。
提高體育在國民教育中的地位
體育問題不僅關系體質健康,還關乎心智成長、意志磨煉、人格培養,關乎規則、協同參與、公正公平等意識的養成,影響著健全人格的形成。
民革中央認為,雖然我國領導人對體育有高度認識,但體育工作的實際地位不高是不爭事實。比如,《關於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出台7年,但少有地方以實施細則跟進,收效打折。另一方面,學校體育的表現也未能足夠體現體育作為教育的價值,對體育的功能認識偏差、體育課程被邊緣化、農村學校體育課虛設等現象突出。
民革中央認為,尤因我國當下獨生子女時代,體育改革已刻不容緩,建議確立體育在國民教育體系中應有地位。
“體育的意義需要重新認識,國民教育中德智體之‘體’的地位需要提高,應以基本權利保障、以人的完善為考量,實現體育的教育功能。”民革中央有關負責人表示,應將體育發展指標納入《中國兒童發展綱要》,動員各種媒體、以各種形式加大對體育價值的宣傳。
改革和改進學校體育
體育課是一門課程嗎?這個問題的尷尬性在於一些學校在體育教學上執行不實。民革中央在調研中發現,如“陽光體育一小時”,有的學校竟以早操、課間休息時間充數﹔還有學校對體育的重視唯在功利性競技,體育特長生以奪取獎牌為目的,中學生運動會甚至也異化為專業運動員的角逐。
從校外狀況看,學生的課外運動難以保証。民革中央調查發現,能保証每天課外鍛煉一小時的學生佔45%,而課外活動又以低肢體運動、低合作性的棋類、電子競技等為多,其體育含量下降。
“究其原因,主要是公共體育設施不足,而家長對孩子的體育運動不贊成更不鼓勵。”調研中,民革中央發現,三分之二的家長不希望孩子進行戶外體育活動,普遍將體育運動與文化功課對立,文化課應試緊迫,唯體育可緩行、少行、讓行。
教育家蔡元培曾說“完全人格,首在體育”。民革中央認為,應該從體育課改和完善保險保障入手,完善考核體系,提升體育成績和參與度在各類考試中的比重。保障課外體育,落實“陽光一小時”。將體育納入公共服務的設施配置,並發展體育社會組織。積極推廣體育示范學校,不要止於“特色”。
民革中央進一步呼吁,檢討全社會對待體育的態度,讓體育健將與文化學霸同享尊榮,讓孩子今天的運動為他40年后的奮斗積累身體資本,讓國民教育培養“完善的人”。
(責編:曾偉、盛卉) |
![]() |
中國工會 |
|
1、【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 2、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為推動新時代… 3、堅守理想踐行初心,為黨的工運事業貢獻智慧力量 4、安徽省總工會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勞… 5、推動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在廣大工會干部和職工群… |
播客·視頻 |
|||
|
|
時政要聞 |
|
·《中國共產黨組織建設一百年》出版發行 ·中央宣傳部、退役軍人事務部、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全國雙擁辦聯合發布“最美擁軍人物”先進事跡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743號 ·《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單行本出版 ·國家移民管理局:堅決防止疫情通過出入境渠道傳播 |
頻道精選 |
|
人民日報重要言論庫 |
||
|
重要理論 |
|||
李君如:黨的先進性的具體體現 李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的法治意義 常修澤:自然壟斷性行業也可以引入競爭 糧食安全始終是頭等大事 俞可平:善治,打通幸福之路 程恩富:虛擬經濟並不創造真實財富 |
時政資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