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返鄉路或柳暗花明?
2013年08月17日00:05 來源:人民政協網
【字號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論壇 | 網摘 | 手機點評 | 糾錯 |
林毅夫,1952年10月15日出生於台灣宜蘭縣,前世界銀行副行長,現任全國政協常委、全國工商聯副主席,曾任台軍上尉連長的他,因離開台軍回到祖國大陸,被台軍方定為“敵前叛逃的罪犯”﹔洪仲丘,1989年9月8日出生於台灣台中市后裡區墩北裡,作為還有不到一周就要退出現役的台軍下士,疑因揭露台軍士官長存在經濟舞弊於今年6月28日被禁閉,在禁閉室凌虐致死。
林毅夫和洪仲丘,這是兩個看似沒有任何交集的人,卻因為洪仲丘之死引發島內民眾大規模抗議活動,從而導致台當局於8月6日進行了1949年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修法”——廢除軍方司法,將原屬於軍方司法的案件移交地方司法。而台當局這一“修法”也讓思鄉幾十年,卻不能返台的林毅夫回鄉路或許變得不太遙遠。
鄉情是割不斷的思念,鄉情對每一個游子來說,總會魂牽夢繞。
▲▲30余載苦“鄉”思
其實,今天再談林毅夫返台回鄉路,已不是什麼新鮮話題。不過,隨著台當局“修法”,林毅夫返台再次引人關注。
很多和林毅夫熟悉的朋友都曾關心地問他:“你想老家嗎?”、“想回台灣嗎?”很多時候林毅夫可能只是淡然一笑,或選擇了沉默,但在家鄉,在台灣宜蘭有他對童年的回憶,有他對長眠地下父母雙親的思念……
思鄉之情有時候可能無法言表,但有時候他的每一個神情,每一個動作就能透徹體現。
今年4月的海南,林毅夫在“博鰲亞洲論壇2013年年會”上作了題為“新結構經濟學”的報告,針對記者的提問有問必答。與今年兩會期間不同的是,林毅夫此次在博鰲亞洲論壇上主動找台灣記者,侃侃而談當前全球和台灣經濟發展狀況,以及自己的思鄉心情。
而當台下有人詢問台灣的經濟發展面臨哪些問題時,林毅夫則回應,“台灣呢,你知道我想回去,但一直沒能回去,一直想了解多點,但沒有機會。”
“一直想了解多點,但沒有機會。”這句朴實得不能再朴實的話語,卻透露出一個游子對家鄉的深情牽挂和現實的無奈。參加本次論壇的一位記者同行告訴本報記者,當時林毅夫神情透露出的內涵外人難以言表。
時間再退回到5年前的2008年3月7日,第一對台灣籍的全國人大代表夫妻檔林毅夫、陳雲英聯袂舉行兩會記者會。在回答台灣記者清明節是否准備回鄉祭祖的問題時,這位56歲的經濟學家語聲哽咽,眼角泛出淚光,以致無法把回答進行下去。
其時,林毅夫父親去世6年多,由於回台奔喪的問題已被泛政治化,林毅夫最終放棄了返台奔喪的念頭,由妻子陳雲英代為奔喪。所以當天的發布會上,台灣記者舊事重提,並問林毅夫在當年清明是否准備回鄉祭祖。一直面帶微笑侃侃而談的林毅夫變得很沉默。停頓片刻,他說,“其實這是我一直想回避的問題,這是我很難面對的問題……我想清明節快到了……確實有這個願望。希望回去,作為台灣的子弟,能到台灣去,看看自己……以后再說吧……”林毅夫哽咽著無法繼續說下去。記者注意到,在下一個記者提問時,他悄悄抬手拭去眼角的淚水。
▲▲回鄉或不再遙遠
2008年是兩岸關系的一個分水嶺,就在林毅夫夫婦舉行的那個新聞發布會不久,台灣島內政局發生了變化,中國國民黨重新“執政”,也就在幾個月之后,中斷已久的兩岸兩會恢復了制度化協商。
5年來,兩岸關系發展迅速,大發展大交流形勢已經形成。就在這一期間,台灣民間,乃至民意代表中,出現“應允許林毅夫返台”的呼聲,他們希望為林毅夫打開返鄉路。
不過,因在台灣方面看來,他當年的不告而別,月黑風高之夜游赴大陸犯了國軍的“叛逃罪”,至今仍未能消除此“罪”,仍需面對“法律”,這無疑成了林毅夫歸鄉的最大困阻。
更有台灣媒體報道,林毅夫遲遲回不了台灣,還有因為洪仲丘案剛剛引咎辭職的前台灣防務部門負責人高華柱的因素,因當年林毅夫由金門泅水赴大陸的事件,驚動了軍方,而高華柱為其直屬長官,“應負有責任”,因此高華柱對林毅夫也一直耿耿於懷。由此,過去在台灣民意機構幾度由民意代表質詢林毅夫有否可能返台時,高華柱以防務部門負責人身份,表態說絕不可能,“毫無探討之余地”。
不過,時過境遷,就在8月3日台灣25萬民眾自發走上街頭為被軍方凌虐致死的下士洪仲丘討真相,要求修改台“軍事審判法”,廢除軍審。迫於壓力,台灣民意機構8月6日修正通過“軍事審判法”,將“承平時期軍人‘犯罪’回歸一般司法機關追訴、審理”,而根據修改后的規定,林毅夫案則也包括在內。盡管林毅夫能不能返台,還有很多變數,還要等5個月后看台當局是否將林毅夫案轉地方司法管轄。不過,台灣部分民意代表、法律界人士表示,林案交地方管轄符合本次“修法”,一旦林毅夫案轉交地方司法,按照林毅夫案判例,他已經過了刑事追訴期,也就是說,他已經不屬於“代罪之身”。
但也有法律專家表示,台灣“軍審法”修正后,承平時期現役軍人犯凌虐部屬、阻撓部屬陳情、殺人、性侵或竊盜等罪,為第一階段移送司法機關偵審范圍﹔其余陸海空軍刑法或特別法等罪,自修法公布后5個月后施行。
軍方人士表示,第二階段移轉范圍包括通緝中案件,林毅夫涉及陸海空軍“刑法‘投敵罪’”,將在第二階段,也就是軍審法修正案公布后5個月后函移檢察機關。
台灣一位法律界人士表示,林毅夫案移轉后,是否繼續構成“陸海空軍刑法”中“投敵罪”,將由地檢察署依相關卷証認定,並決定是否繼續通緝。“因此,林毅夫返台能否柳暗花明還得等5個月之后才能明了。”不過,這位法律界人士對林毅夫順利返台持樂觀態度。
(來源:人民政協網)
![]() |
中國人大 |
|
1、江蘇省人大常委會黨組專題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張德江委員長重要… 2、四川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名單 3、一蠢再蠢決策習慣無長進 4、成都發生惡性暴力拒捕案 5、新余市人大常委會關於接受劉捷辭職請求的決定 |
中國政協 |
|
1、蔣中正下令保護三蘇祠 2、抗戰期間在安徽的“新桂系” 3、對高齡環衛工不能“一清了之” 4、“華夏國博”被查處 涉及電話推銷收藏品陷阱 5、民進寧夏區委建議解決村醫養老筑牢醫療網底 |
中國工會 |
|
1、【有話直說】火車站從拆除到復建,民意不該一再缺席 2、秦皇島全面布控防止海蜇傷人 3、把勞務派遣真正關進法制的籠子裡 4、【圖說】超載“月票” 5、公車零私用,“科技盯梢”剎住“車輪腐敗”? |
中國婦聯 |
|
1、染毒奶粉對嬰幼兒危害最大 2、從“中國好單身”調查看女性擇偶觀 3、“天使女孩”的付出與愛 4、武漢舉辦七夕公益交友活動 5、陝西省婦兒工委要求各級成員單位深入開展普法宣傳和職業道德教… |
播客·視頻 |
|||
|
|
時政要聞 |
|
·國務院副總理汪洋撰文:要把食品藥品安全當做頭等大事 ·解放軍第455醫院軍醫在執行醫療援藏任務中犧牲 ·安徽馬鋼原黨委副書記受賄案開庭 15年收300萬 ·溫州市原副市長葉際仁因濫用職權罪一審獲刑三年 ·北京貫徹落實"七條底線" 進一步打造網絡辟謠平台 |
頻道精選 |
|
人民日報重要言論庫 |
||
|
重要理論 |
|||
李君如:黨的先進性的具體體現 李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的法治意義 常修澤:自然壟斷性行業也可以引入競爭 糧食安全始終是頭等大事 俞可平:善治,打通幸福之路 程恩富:虛擬經濟並不創造真實財富 |
時政資料 |
|
●胡錦濤活動報道集 ●吳邦國活動報道集 ●溫家寶活動報道集 ●賈慶林活動報道集 ●李長春活動報道集 ●習近平活動報道集 ●李克強活動報道集 ●賀國強活動報道集 ●周永康活動報道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