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學者金兆梓與中華書局
2013年06月27日01:27 來源:人民政協網
【字號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論壇 | 網摘 | 手機點評 | 糾錯 |
金兆梓(1889∼1975)著名語言學家、文史學家。字子敦,號芚廠,浙江省金華縣(今處於金華市城區內)人。父名城,號芷圃,家貧,早年為塾師,清光緒二年(1876)貢生,曾任金華府中學堂監督。金兆梓12歲應縣童子試,得案首,20歲畢業於金華府中學堂,23歲畢業於京師大學堂(1912年5月改稱北京大學)預科。1912年考入天津北洋大學礦冶系。1915年因母病輟學回家,應聘為浙江省立第七中學校(今為金華一中)國文教員,1916年任校長。31歲,執教於北京高等師范學校,所編《國文法之研究》講義,為漢語語法最早論著之一。
金兆梓是金華晚清學者、《光緒金華縣志》主要編修之一金城的幼子。長兄兆豐為清翰林編修﹔二兄兆棪,民國初年國會議員,與程硯秋共研京劇,任北平中華戲曲學校校長﹔三兄兆鑾,以國際法精通著稱。兆梓自幼受家教熏陶,聰慧不凡,12歲童試第一。1914年,從天津北洋大學輟學返鄉,盡孝侍奉病母。之后應聘於省立七中即金華中學國文教師,不久任金華中學校長。新中國成立后,金兆梓歷任中華書局副總編輯、蘇州市副市長、上海市文史研究館館長之職,在古籍整理編校出版、歷史文化研究和今用等方面具有突出貢獻。
2011年金華歷史文化名城日期間,金兆梓后人向金華市文物局捐贈了300多件珍貴文史資料。筆者是主要接贈者,從此對金家數杰往事行蹤尤為關注,忽見中華書局2001版《回憶中華書局》一書,所收盡是編者學者長者緬懷中華書局不凡創業史的親歷資料,分解放前后上下兩編。筆者品讀發現金兆梓與中華書局有極深淵源,竟有三進中華書局的傳奇經歷。
1920年秋,金兆梓應聘去北京高等師范任教。當年北洋政府積欠北京教職工薪金甚巨。1922年,兆梓迫於生計,在曾教他文史課的老師,時任上海中華書局編輯所副所長張相熱情引薦下,第一次應聘到上海中華書局,出任文史編輯,至翌年三月。雖時間不長,但兆梓編的《新中學教科書初級本國歷史參考書》暢銷全國。
1941年末,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夕,金兆梓到重慶,以中華書局總編輯的名義對外工作。1945年前后,金兆梓對1937年、1938年分兩次出齊的上下編《辭海》,進行節刪,計劃出一部更適合讀者使用的《辭海》節選本。據錢子惠考,經兆梓親自刪編的《辭海》一直未發排,原稿現存上海辭書出版社。1951年,退休后遷居蘇州。后當選為蘇州市人民代表,蘇州市副市長。1957年回上海,被中華書局復聘為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主任。同時被選為上海市政協委員,中國民主促進會上海市委委員,多次以特邀委員身份出席全國政協會議。1957年,金兆梓奉調重返中華書局,任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主任、中華書局副總編輯,翌年,他又被聘為國務院科學規劃委員會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歷史組成員。
1964年,金兆梓罹患腦血栓離職休養。“文革”期間,金兆梓橫遭迫害,健康每況愈下,1975年6月15日在京逝世。
兆梓晚年雖受心血管病和“文革”迫害雙重打擊,仍保持樂觀和堅定。從事《尚書》研究,頗有建樹。不幸的是,親筆所撰幾十萬字的《古文尚書清理》,“文革”期間被抄,不知下落。所幸的是,其后人金永禮在1978年前后,整理兆梓遺物遺稿時,發現還有一份當年請人抄錄的此稿。經30多年周折,輾轉於兩岸多個出版社,此稿終在2010年由中華書局出版。由於抄稿無法全璧,作為未完成遺作,書名改為《尚書詮譯》。
圖:向金華市文物局捐獻文物的金家后人金永禮
(來源:人民政協網)
![]() |
中國人大 |
|
1、新疆一廳官涉嫌巨額受賄受審 2、雇凶傷人案牽出地下“軍工廠” 3、向因文革而道歉的人致敬 4、鹽城市人大常委會聽取城市總體規劃修編工作情況匯報 5、美調查稱藍可兒為“意外溺亡” |
中國政協 |
|
1、河南省長謝伏瞻到西華縣調研台資企業 2、一張“萬裡長征圖”引發一項改革 3、審計署: 16億“三款科目”資金遭挪用冒領 4、避免地方政府公司化危及中國經濟 5、一張圖何以引發改革 |
中國工會 |
|
1、甘肅“高考狀元”姓名遭遇“官方封存” 2、【新聞觀察】巴西抗議浪潮緣何而起 3、【聲音】1比5后,中國足球向何處去 4、【每周快評】虛報的“板子”不該隻打統計員 5、曼德拉病情惡化引擔憂 |
中國婦聯 |
|
1、南京江寧兩女童死於家中事件調查 2、中國離婚率增幅十年來首超結婚率 3、於丹:“家和萬事興”仍應成為中國人的信念共識 4、“筑夢:半邊天的責任與擔當”征文討論活動啟動 5、老年類、文摘類報紙和廣播電視報 違法虛假醫藥廣告問題多 |
播客·視頻 |
|||
|
|
時政要聞 |
|
·習近平會見塞拉利昂總統科羅馬時強調 中非合作大有可為 前景光明 ·廣東“巡視組”正風肅紀 白雲區查處62名干部 ·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 研究部署加快棚戶區改造 促進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部署集中清理三類信息保護公民個人隱私 ·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 研究部署加快棚戶區改造 促進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 |
頻道精選 |
|
人民日報重要言論庫 |
||
|
重要理論 |
|||
李君如:黨的先進性的具體體現 李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的法治意義 常修澤:自然壟斷性行業也可以引入競爭 糧食安全始終是頭等大事 俞可平:善治,打通幸福之路 程恩富:虛擬經濟並不創造真實財富 |
時政資料 |
|
●胡錦濤活動報道集 ●吳邦國活動報道集 ●溫家寶活動報道集 ●賈慶林活動報道集 ●李長春活動報道集 ●習近平活動報道集 ●李克強活動報道集 ●賀國強活動報道集 ●周永康活動報道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