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當局不要過度“消費”大陸善意
2013年04月20日00:31
【字號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論壇 | 網摘 | 手機點評 | 糾錯 |
從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提出“探討國家尚未統一特殊情況下的兩岸政治關系,作出合情合理安排﹔商談建立兩岸軍事互信機制,穩定台海局勢﹔協商達成兩岸和平協議,開創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新前景。”到今年2月下旬“習連會”、“胡連會”達成的五點共識,年初中央對台工作會議提出“提倡兩岸民間開展政治對話”,再到近日在海南博鰲亞洲論壇期間“習蕭會”的“六點共識”。台灣輿論普遍認為,對於兩岸和平發展,相對於台灣方面的保守應對,大陸方面超越過去幾十年的意識形態“挂帥”,站在民族大義高度,對台灣釋放越來越多善意。
然而,對於大陸不斷釋放的善意,台灣輿論認為,自去年台灣地區領導人第二個任期以來,兩岸關系本應該出現的“經熱政也熱”新局面,卻因近一年來的台當局單方面不斷給越來越融洽的兩岸關系“潑冷水”,讓應該出現的“經熱政也熱”重新回到“經熱政冷”原點。面對未來兩岸關系,台灣政黨人士和專家學者呼吁——
就在中日釣魚島危機仍在繼續,台灣卻和日本就漁權問題達成協議,同時台灣“海巡署”負責人宣稱:和日本劃定海域如果出現大陸漁船將被驅離。台日漁權是在台灣單方面提出“擱置主權爭議”,而日本卻並不承認的情況下,和日本達成的“棄主權保漁權”的協議。對台灣此舉,不僅兩岸及港澳地區民眾,還包括世界華人均表示不滿。甚至海外媒體也稱台灣此舉不顧民族大義,在大陸方面一再釋放善意的前提下“背后插刀”,是在嚴重“消費”大陸善意。
■缺乏誠意“消費”善意
日前,台灣一位政黨高層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2008年以后,尤其兩岸啟動恢復兩會制度性協商后,至去年兩岸簽署了18項協議。可以說這些協議的簽署和落實,展現兩岸共求和平發展,共同為兩岸人民創造福祉的新境界。而這個過程中,由於台灣特殊的政治生態,尤其島內一些政治人物和政黨為了一己之利,一黨之私,刻意制造“逢中必反”,如果沒有大陸方面不斷釋放的善意和大度,恐怕這18項協議的達成、簽署和落實隻能是“天方夜譚”。
這位台灣政黨人士表示,去年中共十八大在政治報告中首次將“九二共識”寫進政治報告,提出“探討國家尚未統一特殊情況下的兩岸政治關系,作出合情合理安排﹔商談建立兩岸軍事互信機制,穩定台海局勢﹔協商達成兩岸和平協議,開創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新前景。”在台灣引起熱烈反響,這事實上是台灣方面特別關注的問題。加上十八大后的“習連會”、“胡連會”等,大陸又陸續釋放許多善意,都讓大家對未來兩岸關系發展有了更多信心。
“盡管大陸方面對台灣當局和台灣地區人民釋放的善意不斷,但也不斷遭到當局的‘潑冷水’,甚至刻意‘曲解’。”上述這位台灣政黨人士坦承。
他說,僅以今年2月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受邀參訪大陸為例,連戰雖然以民間身份,但在行前,和台當局領導人作長時間交流。而就在“習連會”、“胡連會”中,連戰提出了“一個中國、兩岸和平、互利融合、振興中華”16個字箴言后,島內個別政黨和政治人物以此操弄議題,詆毀連戰。原本大家以為台當局會站出來支持連戰,但令所有人意外的是,當局領導人和其辦公室連夜出來撇清關系,說明“連戰此行參訪是民間行為”、“所有言論當局領導人不知道”。
台灣政治大學一位著名政治評論員就台當局近期兩岸關系和“習連會”等問題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在兩岸關系中,大陸始終比台灣積極、務實、真誠、善意和大度。
這位政治評論員表示,台當局之所以那麼著急和連戰撇清關系,主要是因“一個中國”認同問題,到現在為止,雖然台當局在和大陸交流中聲稱堅持“九二共識”,而“九二共識”的一個核心就是“一個中國”,但至今台當局卻不敢承認“一個中國”原則。“這種和大陸交流方式,不僅僅是台灣當局不真誠,更突顯其未來也可能步李登輝和陳水扁‘一邊一國’的老路。”
在談到兩岸政治對話和政治談判時,台灣多位專家和一些政要表示,當局一直呼吁大陸能從民族大義出發,給台灣足夠國際空間。而中共十八大也提出“探討國家尚未統一特殊情況下的兩岸政治關系,作出合情合理安排。”應該說,這一精神凸顯大陸已經從民族大義出發,照顧台灣民眾關切。
“但參與國際組織這是一個政治話題,必須通過兩岸政治協商才能夠解決的。”上述台灣政治大學專家表示,但是大陸前兩年就提出兩岸應該開展相應的政治談判和政治對話,而且十八大報告和中央對台工作會議也都再次提出“政治對話”問題,今年2月“習連會”、“胡連會”時,連戰先生也提出,兩岸政治對話和政治談判不可避免。然而,台灣當局領導人和當局有關部門負責人卻在不同場合不斷拋出“兩岸暫時還不需要政治對話和談判。”既要國際空間又不願意政治對話,本身就自相矛盾。“說到底,台當局就是在‘消費’大陸不斷釋放的善意。”
■盼藍綠都放棄操弄“民意”
在兩岸交流中,往往面對一個新的事物和問題時,台灣方面總會提出是否符合“民意”。尊重民意是對的,無論在兩岸交流還是台執政當局處理台灣地區事務中,都應該充分尊重民意。但近些年,台灣“民意”也不可否認的被一些政黨和政治人物所操弄,被操弄下的“民意”其實只是某個政黨或者某些政治人物個人意願,並不代表主流。
在兩岸簽訂ECFA之前,台灣地區一些政黨和政治人物同樣拿“民意”來要挾當局,說台灣民眾絕大多數反對。然而,當ECFA正式簽署和執行后,尤其兩岸去年實行絕大多數產品和項目“零關稅”后,包括當時反對者在內的人轉而支持該協議。
對於“一個中國”認同,原來島內藍綠陣營都強調“台灣主體論”,認為絕大多數台灣民眾隻認同自己是台灣人,而不是中國人。“經過調查,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台灣人的比例高達61%。”近日,台灣競爭力論壇舉行記者會發布最新民調結果,論壇執行長謝明輝在會后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此數據顛覆以往其他民調所謂的多數台灣人認為自己“並非中國人”的印象。
根據該調查,有90%的台灣人認同自己是中華民族的一員,認為自己非中華民族者僅佔6%。同時,調查還顯示,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比例為61%,否定者為35%。而就法理與現實考慮上,堅持自己“是台灣人不是中國人”者,則僅有26%。
“過去,台灣操弄民意是綠營專長,但現在藍營也學會了。”台北市一位非黨籍議員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在兩岸開展政治對話和政治協商議題上,其實很多台灣民眾是支持的,但是台當局卻說目前台灣民眾不支持政治對話。
這位台北市議員表示,這次台日漁權協議,完全是藍營操弄民意的典型。在台灣,除了少數像李登輝這樣的“獨派”之外,絕大多數台灣民眾更重視主權,多數希望台當局能和大陸聯手保護釣魚島,而非棄主權得漁權。
“一個健康的兩岸關系需要雙方真誠和積極,但台灣方面顯然不如大陸。”親民黨一位高層表示,真要為了民眾好,就要正確坦誠解決兩岸問題。他呼吁島藍綠政黨,應順應時勢,不要操弄民意。
(來源:人民政協網)
![]() |
中國人大 |
|
1、張德江到山東調研 2、張德江主持召開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次委員長會議 3、張德江到山東調研 4、四川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命名單 5、沒有公正的標准才有年齡論英雄 |
中國政協 |
|
1、廣東:政協委員飯店內遭蒙面人槍擊 中霰彈400顆 2、人感染H7N9禽流感新增確診病例5例 3、毛新宇偕夫人同游河南天池山 當眾唱紅歌(組圖) 4、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治療人感染H7N9禽流感效果肯定 5、尹卓:朝鮮曝光導彈非作戰部署 系軍事威懾(圖) |
中國工會 |
|
1、全國五一勞動獎狀、獎章和全國工人先鋒號推薦人選(集體)公示 2、江西省總唱響“中國夢·勞動美” 3、一汽集團傳聞不斷引關注 4、H7N9沖擊 家禽養殖業現“斷崖式”下跌 5、邢春寧當選新一屆江蘇省總工會主席 |
中國婦聯 |
|
1、板藍根真可預防H7N9禽流感嗎? 2、警車開道送迷路寶寶回家 網友贊警察叔叔有愛(圖) 3、癌症青睞“好女人” 總生氣太認真易得癌 4、戴口罩、喝板藍根……防禽流感這些方法靠譜嗎? 5、重慶市涪陵區“三大行動”深入開展“我的中國夢”主題宣傳教育… |
播客·視頻 |
|||
|
|
時政要聞 |
|
·網媒首次同步開設“舉報監督專區” ·李克強會見國際計生聯會長和總干事 ·研究部署在全黨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工作 ·要求各地區各部門切實加強疫情防控 確保人民群眾食品安全和生命安全 ·李克強會見國際計生聯會長和總干事 |
頻道精選 |
|
人民日報重要言論庫 |
||
|
重要理論 |
|||
李君如:黨的先進性的具體體現 李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的法治意義 常修澤:自然壟斷性行業也可以引入競爭 糧食安全始終是頭等大事 俞可平:善治,打通幸福之路 程恩富:虛擬經濟並不創造真實財富 |
時政資料 |
|
●胡錦濤活動報道集 ●吳邦國活動報道集 ●溫家寶活動報道集 ●賈慶林活動報道集 ●李長春活動報道集 ●習近平活動報道集 ●李克強活動報道集 ●賀國強活動報道集 ●周永康活動報道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