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要聞 參政議政 視察調研 提案工作 民主黨派 統戰新聞 熱點專題 地方政協 委員面對面 綜合報道 視聽新聞 政協論壇 圖片新聞 人民網首頁
人民網>>中國政協新聞網

鄉村醫生養老保障水平亟待提高

2013年04月01日01:21  

 【字號 打印 留言 論壇 網摘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我國鄉村醫生的前身稱為“赤腳醫生”,1985年更名為鄉村醫生,赤腳醫生通過考試后可以獲得鄉村醫生的資格,沒有通過考試的為衛生員。鄉村醫生工作在農村第一線,除了初級診療,還擔負轄區內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這裡談到的鄉村醫生是指在各種舉辦形式的村衛生室從業,未進入國家工作人員編制,不享受鄉鎮衛生院相關待遇並且戶籍性質為農民的醫務人員。據統計,到2010年底,我國共有109.2萬名鄉村醫生和17.3萬名執業(助理)醫師。第四次全國衛生服務調查顯示,農村地區58%的患者在村級衛生機構就診﹔2010年村衛生室的診療人次達到16.57億人次。

  鄉村醫生曾經為國家和人民作出過特殊歷史貢獻,又是我國公共衛生三級網絡的網底,是農村的基層公共衛生服務者,國家和政府應該重視這一特殊的社會群體。不能讓“赤腳醫生”永遠“赤腳”,應給他們穿上一雙合適的鞋子。

  鄉村醫生養老保障存在較大差異

  目前,我國鄉村醫生養老保障存在以下問題:國家對鄉村醫生養老待遇還沒有出台明確的政策,政策由地方制定,存在著很大的差異。一些地區已經根據本地實際制定和實施了鄉村醫生養老保障,其中絕大部分鄉村醫生被納入農村居民社會養老保險,養老標准過低。

  1.我國發達地區鄉村醫生養老保障狀況。

  2008年4月,衛生部辦公廳轉發了《北京、上海、江蘇三省市關於解決鄉村醫生養老問題有關文件的通知》,介紹四種鄉村醫生養老保險模式供各地學習和借鑒。

  模式一,將鄉村醫生納入農村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自2008年1月1日起,具有北京市戶口、取得鄉村醫生執業資格証書的人員可自願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模式二,將鄉村醫生納入小城鎮社會保險。2007年,具有上海市戶籍在崗的鄉村醫生,由其所在單位為其按月繳納社會保險費,納入小城鎮社會保險,也可採取“農保﹢補貼”的辦法。模式三,鄉村醫生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2007年12月,江蘇省取得執業証書的還沒有參加社會養老保險的鄉村醫生,可以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照靈活就業人員的參保政策執行。模式四,為受聘鄉村醫生統一辦理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江蘇省贛榆縣通過重組構建以縣鎮兩級、鎮村一體為特征的農村衛生服務體系,以此為基礎,對全縣范圍內在編在崗、並取得《鄉村保健醫生執業資格証書》的從業注冊的鄉村醫生辦理農村養老保險。

  以上三地四種模式可以看出,從保障水平看,退休預期的養老金水平並不高,鄉村醫生社會養老保險僅僅是基礎養老保障。如北京鄉村醫生到法定退休年齡每人每月領取養老金為300元。從籌資來源看,都採取多方籌資方式。三地均有省級或市縣財政補助,江蘇贛榆縣的集體籌資和個人承擔保費的比例都在50%以內。此外,可選擇方式較多。如上海市根據鄉村醫生的各種不同情況進行分類施保,滿足和適應不同鄉村醫生的需求。

  2.我國欠發達地區鄉村醫生養老保障狀況。

  以江西為例。2008年末,江西省共有注冊鄉村醫生5.3萬名,到2008年12月31日止,達到退休年齡的注冊鄉村醫生有4170人。當前江西省鄉村醫生中相當大一部分已經步入了中老年階段,養老保險需求非常的迫切。據了解,南豐縣是江西省最早辦理鄉村醫生社會養老保險的。自2007年開始,南豐縣採取鄉村醫生自願參與、參照靈活就業人員入保辦法,把鄉村醫生每人每年400元的公共衛生補助進行社會養老保險,不願意的仍可領到400元的公共衛生補貼。目前,江西省大部分地區鄉村醫生的養老保障已經按照“農村居民養老保險+養老補貼”的模式運行,隻要從醫滿20年、60歲以上的鄉村醫生每人每月領取養老補貼65元,養老金總額大約每人每月120元左右。

  合理解決鄉村醫生養老保障問題

  促進社會和諧進步

  鄉村醫生是農村的技術人才和知識分子,不能簡單地將他們等同於一般的農村居民,他們的養老保障應該區別於一般的農村居民。從公平和效率角度出發,應提高鄉村醫生的養老保障水平,創新鄉村醫生養老保障制度。

  與鄉村醫生相似的農村社會群體有民辦教師、農村獸醫和村干部。通過比較可知,在國家政策支持下,民辦教師轉為了國家公辦教師,每月工資有保障,享受退休工資等福利待遇﹔農村獸醫在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開始,通過獸醫資格考試,取得獸醫資格証,可轉為正式事業編制,享受事業單位在編人員的待遇。村醫生與民辦教師、獸醫等在養老保險等福利上存在的巨大差距,使得一些鄉村醫生改行或外出打工,導致鄉村醫生隊伍不穩固。由於該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不僅影響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質量,也導致鄉村醫生“上訪”事件的不斷增多。所以,合理解決鄉村醫生的養老保障,不僅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一項民心工程,也能促進全社會的和諧進步。

  為此建議:

  1.探索鄉村醫生退休制度。政府應給達到退休年齡的鄉村醫生辦理退休手續。按照“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的原則,對於年齡較大符合“前補后延”條件的鄉村醫生補償時限不應低於15年,超齡在崗鄉村醫生可納入城鄉居民養老保障,離崗人員根據實際情況參照超齡在崗人員解決。年輕鄉村醫生直接按繳費年限給予補助。提高鄉村醫生養老保障待遇,可納入城鎮職工養老保障,或者納入“農村居民養老保險+補貼”的方式,同時提高補貼水平。總之,應參照城鎮居民或企業職工的退休水平,不能太低。

  2.政府財政主導多途徑資金來源。應以政府財政投入為主,根據鄉村醫生的歷史作用採取多途徑籌集資金。可以把鄉村醫生養老保障制度作為現有農村居民養老保障制度的延續和發展,因此,對於欠發達地區中央政府應該給予資金政策的傾斜,加大中央政府的財政支付力度,中央財政應承擔主要的資金支持。建議財政、衛生、勞動保障等部門齊抓共管、多方投入,切實保証鄉村醫生老有所養。

  3.完善鄉村醫生養老保障的配套措施,規范制度,提高養老水平。首先整合鄉村醫生隊伍,按照農村居民人數比例配置鄉村醫生的人數。其次要加強鄉村醫生績效考核,將收入、養老和效益結合起來,保証鄉村醫生的業務質量。將鄉村醫生納入鎮村社區衛生統一從業管理,在工資待遇、人員聘用、養老保險等方面同等對待。對其年齡、資質、實踐技能進行審查考核,淘汰分流一批年齡老化、技術水平落后的鄉村醫生﹔招聘或培養一批掌握適宜技術、有一定資質水平的衛技人員到基層工作﹔條件成熟后按照執業化要求對鄉村醫生實行整體非農化身份轉換。第三要加強鄉村醫生的監管,確保鄉村醫生隊伍穩定和發展。加強推動鎮村社區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政府應採取公開招考、定向培養等方式,鼓勵大中專畢業生到農村工作,通過完善的育人、用人、留人機制,保証鄉村醫生隊伍的穩定和可持續發展。

  4.鄉村醫生的社會保障可先進行試點。實行全國統一的養老保障制度,可以在有條件的地方先搞試點,積累經驗。應避免在發達地區搞得紅紅火火,經濟落后地區鄉村醫生的養老保障冷冷清清,統一解決全國鄉村醫生養老問題,使他們消除后顧之憂。

  (作者張新生系南昌大學MPA教育中心副教授,張學棟系中國行政管理學會副秘書長、九三學社中央委員)

(來源:人民政協網)

新聞檢索:    
   中國人大
1、盧展工辭去河南人大常委會主任職務 郭庚茂辭去省長職務
2、記者調查“死刑改判案”前因后果
3、王晨會見美國客人
4、公職名單管理,技術反腐期待突破
5、防止熱點新聞“爛尾”不能隻靠媒體
   中國政協
1、趙本山:退出春晚是正確選擇 與央視溝通越來越難
2、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解禁引爭議 委員紛紛提出意見
3、俞正聲:凝心聚力推動科學發展 加快后發趕超
4、俞正聲:以改革創新精神提高專委會工作水平和成效
5、全國政協機關黨組中心組舉行集體學習 張慶黎講話
   中國工會
1、【圖說】污水灌溉
2、上海法院用測謊儀助斷“分手戀人爭房”案
3、電動自行車消費大家談活動舉行
4、好意公示學區房 泉城房價“聞風漲”
5、為掙600元運費偷儲假煙被罰8000元並擔刑責
   中國婦聯
1、女孩給殘疾乞丐喂飯遭疑"深圳最美女孩"假新聞?
2、彭麗媛在南非廣交朋友
3、“李安當導演后,我還是林惠嘉”
4、陳至立出席管理發展圓桌會開幕式
5、留守兒童的“課后圖書館”
   播客·視頻
六大為何遠赴國外召開六大為何遠赴國外召開
鐵道游擊隊護送劉少奇鐵道游擊隊護送劉少奇
   時政要聞
·中國空軍一架蘇-27戰機在飛行訓練中失事
·從李克強總理考察家庭農場看現代農業發展新趨向(圖)
·(圖表·漫畫)[反腐倡廉]算計
·永遠的朋友 真誠的伙伴——記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非洲之行(圖)
·天津發布房地產市場調控“國五條”實施細則
頻道精選
   人民日報重要言論庫
   重要理論

李君如:黨的先進性的具體體現
李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的法治意義
常修澤:自然壟斷性行業也可以引入競爭
糧食安全始終是頭等大事
俞可平:善治,打通幸福之路
程恩富:虛擬經濟並不創造真實財富
   時政資料
      ●胡錦濤活動報道集
●吳邦國活動報道集  ●溫家寶活動報道集
●賈慶林活動報道集  ●李長春活動報道集
●習近平活動報道集  ●李克強活動報道集
●賀國強活動報道集  ●周永康活動報道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