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新立:實現居民收入翻番目標需要跨越四大障礙
2012年11月26日09:44 來源:人民政協報
【字號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論壇 | 網摘 | 手機點評 | 糾錯 |
![]() |
“中國能否走出中等收入陷阱、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取決於能否妥善解決城鄉差距、產業結構不合理、投資消費比例扭曲、第三產業比低四大障礙。”十一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原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鄭新立在11月19日在京舉行的2012年國際貿易與合作學術論壇上如是表示。
在這個由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等單位聯合主辦的論壇上,鄭新立以翔實的數據、客觀的分析,向羅伯特·蒙代爾、新布雷頓森林體系委員會主席馬克·讓等來自國際的經濟學巨擘,闡述了中國經濟前進的方向和目標。
剛剛閉幕的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提出,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在發展平衡性、協調性、可持續性明顯增強的基礎上,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不過,作為享有國際聲譽的經濟學家,鄭新立也冷靜地表示,我們面臨的並非一路坦途。他認為,2011年中國人均GDP已達5400美元,再增長1.22倍,即達到人均1.2萬美元才能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這個過程中,我國要真正實現居民收入翻番目標、跨入高收入國家行列,取決於能否真正解決好面臨的四大障礙。
第一個問題,是中國能否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縮小城鄉差距。
十八大報告已經提出美好願景,即加快完善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著力在城鄉規劃、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方面推進一體化,促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
鄭新立介紹說,根據國際經驗,高收入國家有三個重要條件,即城市化率達到70%以上,農業勞動生產率與二三產業勞動生產率拉平或超過,以及農民人均收入達到或超過城鎮居民人均收入。
他認為,當前中國還有7億農村人口,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呈擴大趨勢,農業勞動生產率仍然遠低於二三產業,在這樣狀況下很難跨入高收入國家行列。因此,必須按照報告提出的要求,真正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真正做到縮小城鄉差距。
第二個問題,是產業結構調整能否到位,即現在以勞動密集型、資源密集型產品為主的產業結構,能否提升到以技術密集型、知識密集型產業為主的結構。
正如十八大報告所指出的那樣,雖然到2011年,我國綜合國力大幅提升,去年國內生產總值達到47.3萬億元,但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依然突出,科技創新能力不強,產業結構不合理,深化改革開放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任務艱巨。
對此,鄭新立表示,中國需要通過自主技術、產品創新帶動產業升級,僅靠引進技術、外資不可能真正實現全面產業結構升級。
第三個問題,是我國投資、消費的比例扭曲能否真正實現轉變。
十八大報告指出,要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一戰略基點,加快建立擴大消費需求長效機制,釋放居民消費潛力,保持投資合理增長,擴大國內市場規模……強化需求導向,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健康發展。
前景很美好,但我們面臨的形勢很嚴峻。
鄭新立指出,2010年和2011年,我國投資率仍然高達40%以上,而居民消費率則下降了。
他認為,GDP的大部分用於擴大再生產,這是不合理的比例。如果不能通過收入分配結構調整,提高居民購買力、消費率,而仍靠投資拉動經濟增長將不可持續。
第四個問題,是取決於第三產業發展能否獲得大幅提高。
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2011年,我國服務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為43.1%,比2002年提高1.6個百分點。我國三次產業就業人員的比重,由2002年的50:21.4:28.6,轉變為2011年的34.8:29.5:35.7。第一產業年均下降約1.7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年均上升0.9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年均上升0.8個百分點。
鄭新立分析指出,我國第三產業發展慢的原因主要是稅負過重。
目前,我國第三產業實行營業稅,比第二產業的增值稅稅負重1/3左右。現在,我國營業稅改增值稅正從試點逐步向重點行業、地區擴展。按照國務院的工作規劃,最快在“十二五”期間,我國營業稅改增值稅將全部完成。
除了稅種,鄭新立指出,稅率及起征點問題,也值得進一步研究。
他認為,我國對小微型企業和個體戶營業稅的起征點過低,不利於服務業發展。應加快營業稅改成增值稅的步伐,為服務業發展創造良好的增長環境,促進服務業增長。
鄭新立說,如果我國通過稅制改革,使服務業的從業人員比重達到世界平均水平,即總就業人口的一半左右,那麼,我們服務業的從業比重有15個百分點的提升空間。這樣,服務業增加了、就業比重擴大了,民眾的收入也就會相應增加了。
“未來十年左右時間,我國能否走出中等收入陷阱,實現既定的歷史目標,這取決於我們今天的努力。問題如果解決得好,我國13億人口就能夠真正跨入高收入國家行列”。鄭新立最后說。(楊朝英)
(責任編輯:王?、段欣毅) |
![]() |
中國人大 |
|
1、強迫勞動一黑磚廠兩老板落法網 2、“國際慣例”說法是強盜邏輯 3、鄭州涉農職務犯罪窩案串案趨勢明顯 4、“肉霸”敲詐三口之家組織“稽查隊” 5、五個男孩兒,和一隻垃圾箱 |
中國政協 |
|
1、於丹遭轟嗆引發文化大討論 網友:於丹該醒醒了 2、張蘭任政協委員九個月改國籍 汪小菲演悲情公關 3、於丹微博還原北大被轟細節:並無不雅或過激語言 4、台灣金門高粱登陸開疆拓土今年銷量上看10億元 5、全國政協常委熱議:用"十八大精神"學習十八大報告 |
中國工會 |
|
1、地方企業“爭搶”退伍老兵 2、【道德觀察】“平墳復耕”不能暫停了事 3、DSG變速箱問題投訴仍在持續 4、深圳:你的工資,裝進口袋了嗎 5、我航母進行殲—15飛機起降飛行訓練 |
中國婦聯 |
|
1、母親為百元加班1小時 女兒獨留家中5樓摔下 2、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縣婦聯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 3、陝西寶雞市婦聯學習十八大會議精神 4、陳至立會見馬爾代夫人民議會議長沙希德 5、以十八大精神為指引 開啟婦女工作新征程 |
播客·視頻 |
|||
|
|
時政要聞 |
|
·山東率先啟動建設省級警務雲 提升信息聯動效率 ·河北省31006名考生參加公務員錄用公共科目考試 ·山東將逐步推行農業用水終端水價和計量水價制度 ·各地稅收壓力增大 專家:提高個稅起征點是給富人減稅 ·國考錄用比53:1 專家稱難度略升約三成考生棄考 |
頻道精選 |
|
人民日報重要言論庫 |
||
|
重要理論 |
|||
李君如:黨的先進性的具體體現 李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的法治意義 常修澤:自然壟斷性行業也可以引入競爭 糧食安全始終是頭等大事 俞可平:善治,打通幸福之路 程恩富:虛擬經濟並不創造真實財富 |
時政資料 |
|
●胡錦濤活動報道集 ●吳邦國活動報道集 ●溫家寶活動報道集 ●賈慶林活動報道集 ●李長春活動報道集 ●習近平活動報道集 ●李克強活動報道集 ●賀國強活動報道集 ●周永康活動報道集 |